回到明朝当土豪 第一百零二章 捷报传来
作者:有点小胖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报告!”

  浮山行政大楼李承的办公室门外,一名士兵左手拿着一沓文件,右手敲了敲房门,大声说道。

  紧接着,一道低沉的声音传来:“进来。”

  李承正紧锁着眉头,低着头在桌案后不知道在阅读什么,这名士兵进来后,轻轻的走到桌前,声调很低,但是却很洪亮的说道:“报告委员长,辽东军报今日送达,请您批阅。”

  “哦?”李承抬起头,一脸的喜色,原本紧锁着的眉毛也舒展开了,情不自禁的说道:“是不是已经拿下沈阳了?”

  边说边从士兵手里接过那一沓文件,看了起来。

  “好好好!哈哈,魏有才他们还真行,竟然活捉多尔衮和多铎,不错!”李承一边看,一边大笑着夸奖魏有才几人,没多长时间,一份军报就已经看完了,李承转出桌子,走向房间左侧的大落地窗户前,望着街市上繁忙的景象,在心中思绪了一番,然后对着那名士兵说道:“你记一下。”

  士兵听到后,赶紧从上衣的口袋中掏出本子和铅笔,然后准备记录李承的指示。

  “第一,命魏有才派出骑兵部队疏通京城到沈阳一线的官路,清剿沿线的鞑子残兵以及匪寇;第二,将辽东地区散落的汉人百姓聚集到沈阳城,先恢复基本的生产生活,口粮不够的话先从军粮中匀出来,后续我会派人继续往辽东运送粮食;第三,继续追剿围歼辽东地区小股的敌人,严防鞑子反攻,继续扩大胜利成果,并派出大部队继续向北开进,辽东北方的奴儿干都司可还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等着我们去开发呢。”

  李承一边说,士兵一边飞快的在记录着,“还有,让尚泽谦撤回七堡,继续屯田开发,顺便严密监视朝鲜人的动态。暂时就这些吧,你马上去联系李固国,让他选派一部分基层干部,让他们跟着下一批去辽东的船到沈阳去搞基建。辽东军政事务分别由魏有才和李固国主持,小事不必上报,大事商议后自行处理,然后发回备案就可以了。”

  想了想,暂时没有其他的事情要说了,李承便挥了挥手,示意这名士兵可以出去了。等士兵出了办公室之后,李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走到办公室一侧的落地窗前,手扶栏杆,眺望着一望无际的浮山城区,看着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无比的欣慰。

  “终于了结了一大顽疾,自此大明北方再无大患,只要给大明十年的休养生息的时间,这头疲暮的狮子,就会焕发新生,迎来第二春!”想到兴奋处,李承不禁拍打了几下栏杆,“到时候,什么吐蕃蒙古高丽越南,统统趴在哥的脚下跪舔吧!”

  “对了,现在北方大患已然不复存在,自己也得尽快进京见见那便宜皇弟去,有时候吹吹耳边风是很有必要的,免得那一帮子自诩清流的大臣再出什么妖蛾子,毁了我一番心血!”

  打定了主意后,李承将手中的工作放下,又将一些主要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安排了一下具体工作后,李承带领一支五百人亲卫队向着京城赶去。

  就在李承接到辽东捷报的同一时间,北京东城门广渠门外,一骑快马在骑士的快鞭之下向着城门飞奔而来。

  “紧急军报!闲人闪开!拦路者斩!”这名骑着快马而来的士兵双膝委曲,半伏在马上,身体随着马匹的颠簸而上下起伏着,边赶马嘴里边大声的喊着。

  沿途进城的百姓商贾甚至是官宦小轿闻声纷纷向官道两侧闪躲,给这名骑士让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咯嘚咯嘚咯嘚咯嘚咯嘚……”只听见这马蹄声由远及近,站在路旁的人甚至还没看清这士兵什么模样,便只剩下漫天灰尘了,可见这人骑得有多快。

  今天在广渠门外职守的九城兵马司中的官兵中有几人是新来的,并没有见识过什么大场面,平日里也就是收收入城税,负责维持一下入城的秩序。但是今天这个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心里十分紧张,连手里的腰刀都拔了出来。

  “拦路者死!”

  骑士越来越近,城门兵也越来越紧张,嘴里也是大喊:“兀那骑士!速速下马!”

  纵使他喊得非常卖力,那骑士却对这话没有什么表示,反而手中的马鞭挥舞的更加快了。

  “你小子找死啊!”就在千钧一发之时,这名新来的城门兵被身后的老资格一把拽了回来,摔坐在地上。

  “你******,自己想死,不要连累我们这班弟兄!你知道他是谁吗?是传递军情的军驿!就算他砍死你,你也是白死了,知道吗!”

  一番话下来,那新来的顿时脸色煞白,连忙站起来对着身前的老大哥弯腰抱拳,道了声谢。

  这名骑士进了城门之后,呼喊声更加频繁,连喊话的内容也变了:“辽东大捷!虏酋多尔衮被俘!闲人闪开!”

  一连三遍,路人纷纷惊诧不已。

  什么?辽东大捷?咱们大明胜了?!

  不对呀,什么时候打的这仗,怎么一点风声也没听见啊!

  嗨,我倒是听见过一点风声,据说是……

  骑士快马过市,只留下漫天灰土以及聚拢在一起高谈阔论的路人。

  辽东传来的捷报最终会通过骑士送进五军都督府,随后又一层层上递,经兵部以及内阁,最终呈到崇祯帝面前。

  但是此时捷报尚未进宫,就已经惊动了各方势力,毕竟在京城为官,要是没点眼线,什么时候被政敌弄死都不知道。

  基本上有点实力的官宦人家,都有一众沿线分布在各处,随时打探消息。

  此时内阁首辅周延儒听闻辽东大捷,俘虏多尔衮以及一应贝勒王爷后,顿时坐不住了,连忙吩咐下人将自己的一些党羽召集到府中叙事。

  没过多长时间,几名重要的党羽就到了周府内,这些人大多是被周延儒借首辅之权安插在朝堂咽喉,但是却不是那么引人瞩目的东林党成员。

  “诸位,如今辽东大捷已经定局,北方大患已然不复存在,而这几年,皇帝陛下被山东的李承蛊惑的不成样子,成天喊着要革新,这万一要是皇帝腾出手来整饬吏治税收,那以后咱们的日子可就不太好过了呀。”

  周延儒端坐中堂正位,一手端起一盏官窑茶碗,一手捏着盖,刮了刮茶叶沫,细细啜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的说道。

  “嘿,某位大人弄出来的劳什子浙江茶税十二两的典故还历历在目,皇帝陛下要是一查,恐怕还不知道要出多少笑话呢!”

  在堂下坐着的一名官员拿捏着鼻腔,说出来的话尖酸不已,让在座的几名官员听了满脸羞愧。

  “首辅大人,您说怎么办吧。现在东林上下都听您的,我们也不例外。”

  “唔”周延儒三角吊眼微微一抬,看了一眼说话的人,顿了顿,然后说道:“老夫心中已经有了办法。辽东大捷,最迟明日早朝,陛下就会拿出来说一说的,毕竟是文治武功,彰显皇帝圣治的功绩。但是,老夫听闻江浙等地发生数起番夷人闹事,打死我大明百姓之事,并且闹得沸沸扬扬,这几处地方的百姓十分抵制这些番夷人,连陛下推广的革新都给推翻了,我看这事足以闹一段时间了吧?”

  “嗯?回禀首辅大人,在下专职风闻奏事,怎么此事在下在都察院从未听同僚提起过呢?”一名坐在右手最末端的官员站起身来,对着周延儒深深一作揖,说道。

  听到此人说出这话,其余几人皆是满脸嫌弃,心道,就这智商还想被大人提携?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吧?

  周延儒坐在上位也是被这名言官一句话给噎的满脸通红,不知该如何回答,而这名言官还不知自己做了多么愚蠢的一件事,仍然直矗矗的站在那,等着老大人的回答。

  “李大人,此事刚刚发生不久,想必都察院还未接到消息吧,我等家乡就在浙江会稽,此事我倒是听家中父老提过,闹得很厉害呀!”旁边一名官员赶紧站起来解围,说话时不住的对这李言官挤眉弄眼。

  这言官虽然迂腐,但是还不是那么愚蠢,顿时明白了,闹了个大红脸,连忙对这周延儒鞠躬作揖,口中念念有词:“原来是这样,首辅大人勿怪,是下官无知了……”

  就在周延儒在家召集党羽商量对策的时候,周延儒的老对头,同样入了内阁,但是却比周延儒矮了一头的温体仁也接到了风声,并且也通过安插在周延儒家中的细作知道了老周在家秘密会谈,以及谈话的内容。

  “快,速速将几位大人请来,周延儒这老混蛋竟然抢在我前头了,我要赶紧商量一下对策,明天早朝好应对皇帝问答!”温体仁的声音带着一丝暴戾之气,吓得几名下人连滚带爬的跑出府去请几位大人去了。

  ……………………………………………………………………

  “砰!”

  崇祯帝在暖心阁内,一手拿着那封军报,一手重重的一拍桌子,噌的一声,站了起来。

  “好!好!好!好!好!”

  一口气连说五个好字,这才将堵在心口那日积月累而成的怨气吐出,转而间脸颊上涌出一抹红光,看得出来,崇祯帝此时十分的兴奋。

  “自万历十一年开始,虏酋野猪皮犯上作乱,公然反叛我大明,直到今日(崇祯四年)将近五十年了,这鞑虏屠我汉家百姓何止千万,奴役我汉家百姓何止千万!如今,朕这心头顽疾,终于被除去,痛哉快哉!”

  伺候在暖心阁的王承恩以及一应宫女太监全部跪伏在地,高呼道:“皇上英明,大明中兴在即,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日里对这些马屁话十分反感的崇祯,此时竟然乐呵呵的享受着这些人的马屁,龙颜大悦,说了一声:“好!赏,都赏!”

  别看崇祯是九五之尊,天下共主,是皇帝,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但是终究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孩子,换做在后世,这个年龄还在上学,无论是心境修养还是对人性的认识还是差了一些。

  得知如此重大胜利后,崇祯帝心花怒放,对着大伴说道:“大伴,拟指,朕要封赏李承,朕曾经说过,同患难共富贵,如今李承帮朕去了这么大一个心事,朕又岂能失言?就封李承为辽东王!”说罢,龙腿迈开,来到摆放着辽东地形沙盘旁边,手指一挥,说道:“山海关以东,朝鲜以西,就划给辽东王为封地,至于以北的海西故土,只要李承能打的下来,朕也不会吝啬,一并封给他!”

  王承恩在地上跪着,越听越心惊,心道:“我的个祖宗呦,整个大明才多少土地,您这龙爪随便指了指,这么大一片地就分了出去,您当这是白菜萝卜啊?王爷不是您想封,想封就能封的呀!”

  想到这里,王承恩咬了咬牙,大呼一声:“陛下三思呀!”

  “陛下,自洪武爷开朝以来,从来没有过异姓王的先例,且不说在您这能不能开这个先例,首先那些大臣们就不会同意啊!”王承恩涕泪俱下,嚎啕着对崇祯说道。

  “哼,大臣大臣,这些大臣们,有帮朕打下一城一池吗?有帮朕治理好这万里江山吗?去年山陕民变,你看哪个大臣主动请缨帮朕剿灭叛军?”

  崇祯帝怒气大盛,厉声喝问道:“什么都帮不上朕,还敢自称什么天子门人,国之栋梁?狗屁!做事不力不说,还拖朕的后腿,看来李承说的没错,对这些士子大夫确实不能惯毛病,这些人就是欠,就得随时抽打着!”

  “啊!”这下王承恩懵了,听着皇帝陛下说的这些话,一下呆立当场,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茬了。

  “陛,陛下,还请三思……”

  “大伴,不必多说了,朕要做一个中兴之君,要做一个明君,我要文治武功,将大明边陲营造成一个铜墙铁壁,将大明内地经营成一个盛世桃园,要让百姓有衣穿有钱花有饭吃,安居乐业!”

  “今日将圣旨写好,明日早朝大伴你随我去,当堂宣读,我倒要看看谁敢反对!我就是要让李承堂堂正正的成为辽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