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王妃:王爷,别撩火 第92章 三年后
作者:沙芽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弹指一挥间,三年的时间便过去了。

  三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段期间有人上升,自然有人下降,有酒楼开张,当然也有酒楼会倒闭,世间之事变幻无常,浮浮沉沉之间,谁能说得清,自己一定能看得透、参得透其中的玄机呢?

  京都内的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便是地处黄金地带的珍馐楼在三年内扩建了好几次,如今俨然已成为京都饮食业中的翘楚,但凡京都人就没有没吃过珍馐楼内的菜式,你若没吃过?那不好意思,肯定不是长驻的京都人。

  就连皇宫内的皇子及后宫妃嫔们,也偶尔会溜出来打包新鲜出炉的菜品回去尝试一番。一来二去,消息被有心人泄露了出来,无意中又帮珍馐楼做了一次免费的广告,使得珍馐楼的生意更上一层楼,客人们更是趋之若鹜,纷至沓来。

  不知不觉间,京都悄然新开了许多的酒楼酒肆、青楼楚馆及赌场茶庄,它们几乎占据了京都娱乐业的半壁江山,崛起及发展的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仿佛是一夜之间,它们就遍地开花了。

  据说这些产业的背后都有着同一个东家,可惜那位东家的身份太过神秘,从来不在人前露面,自然无人知晓他的真面目了。

  若问这三年中京都城中老百姓最爱谈论的八卦是什么,其一,便是猜测珍馐楼幕后的东家是哪一位;其二,则是盯着太子府后院,看看今日的太子妃和穆侧妃又闹出什么新鲜的争宠事件了。

  穆凝果如前世一般,回到京都没多久便遇上了太子,随即被封为太子侧妃,进入太子的后院。

  穆侧妃忙,很忙,忙得心力交瘁,对于外间的事已无暇过问。她既要一边忙着帮太子出谋划策,一边又要忙着与边茜儿内斗,可谓是耗神又耗力,不过是十九岁的年龄,整个人却老了一大圈,看着更像是二十出头的妇人了。

  当然了,这一世的穆凝绝不会出现性命之虞,只因为她此生没有了做母亲的资格,一辈子不会再有生儿育女的机会。

  然而并不知情的她仍在心心念念如何能成功怀上太子的孩子,为此不惜整日里喝那些又苦又涩的汤药。

  穆凝一心希望生下皇长孙,让太子的心里只有她,边茜儿则比之更为焦急,巴望着能生出嫡出的皇长孙,将穆凝踩在脚底下。

  二人既要拼太子的宠爱,又要拼子嗣,整日斗得跟乌眼鸡似的,争斗日益白热化,已经不顾脸面,直接摆到台面上来了,还时不时的殃及一下池鱼,连累后院中的侍妾丧命。

  后院的女人们为此惶恐不安,太子却为此焦头烂额,不得不两边奔走,却又夹在中间,两头为难。

  太子妃边茜儿是右相之女,地位尊贵,太子需要借助右相之势替他拉拢权臣,得罪不起;然穆凝地位虽不显赫,却极为聪慧,屡屡替他排忧解难,帮他解决了不少的难题,他需要她的心机与谋略。

  这样的两个女人,要他放弃哪一个都不舍得,只有两边不断地和着稀泥。这一边轻拿轻放了,那一边就许下甜言蜜语,暂时安抚她们的心情。若是遇到下一次争吵,那成,他便反过来,这边许下甜言蜜语,那边轻拿轻放,如此反复……

  他是两个女人的天,当着他的面自是和好如初,言笑晏晏了,但一转身,又是斗了个你死我活。

  太子的后宅不宁,事业却处于平稳上升期,成功办妥了好几件大事,被圣上当着朝中大臣们的面称赞不已,并多次赐下重赏,令他在朝中声名鹊起,还顺利拉拢了好几位大臣,应了人们常说的“情场失意,事业得意”。

  可惜他只是表面风光,内里实情到底如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得到了。

  表面上看,他确实拉拢到了几位大臣,只是他们所处的位置比较尴尬,属于不上不下的职位,对整个格局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至于那些在朝中举足轻重,跺一跺脚能让大翌朝震三震的重臣们,仿佛是统一了口径一般,一个个表现得滑不溜手,不管他如何使手段拉拢,他们始终不肯松口偏向他这一边。反而在他若有似无的几次接触下,与他渐行渐远,防心日重,竟让他拿捏不到一点把柄。

  当今圣上最忌外戚干政,也更忌皇子与朝臣们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最终威胁到他的皇位,所以太子与大臣们都只能暗中来往,这使得他的某些举动难免束手束脚,诸多不便,危机感日重。

  他虽身为太子,但圣上身体健康,面色红润,想必近几年内恐无疾病之忧,而他的皇弟们却渐渐长大成人,一个个封了王,拥有了自己的属地,势力也在逐渐扩张中,开始对他的太子之位虎视眈眈,他不能不防。

  为了那个位置,他只得早做打算,暗中进行了许多的准备,绝不让皇弟们有可趁之机。

  无奈世事不能尽如人意,原本一切都极为顺利,他所做的布置也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这三年内却处处碰壁,还被人在暗中挑了好几处暗桩据点,将他辛苦培训出来的精英杀手们拔除得一干二净。

  而他,竟连下手之人都查不到,这不由得令他大为头痛。

  他有一种错觉,觉得暗中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他的命脉,将他的全盘计划给打乱了,使得他接下来的行为捉襟见肘,寸步难行。

  到底是谁在与他作对呢?

  不管太子是如何想的,另一边的卓府则渐入佳境,每天都跟过节似的热闹,完全将庄子上的卓琪华给遗忘了。

  卓府的正室主母卫氏过逝三年的孝期一过,卓府便成功选上了皇商,成为商家中的佼佼者。圣上为了给他们涨脸,还特意赐下旨意,将白姨娘扶正,让她成为卓立行名正言顺的继室。

  这下了旨意的扶正,于白姨娘而言可是极大的荣耀,让她走路有风,见了谁都忍不住拿出来炫耀一番,同时借着圣上的名头,在各位商家妇面前赚足了眼球,拉足了面子,赢得众位商家妇的一致敬重,导致她整个人都飘飘然了起来。

  卓立行本是属意白姨娘扶正的,但一道圣旨下来将他打懵了,他非但没有因此而感到荣幸,反而整日里摆出一副如丧考妣的脸面,对白姨娘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都不顺眼,对着她发脾气的时间也多了,一点点错能被他揪着骂上半天,完全不若以前的温柔体贴。

  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的白姨娘虽对卓立行那不同寻常的表现有些疑惑,却并不怎么上心,仍是每日里高高兴兴地出门应酬,四处炫耀这份难得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