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王妃:王爷,别撩火 第364章 取笑
作者:沙芽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等回到了营帐,卓琪华把事发经过一一告诉了郡主,并将自己对周绫怡所做的事也说了。

  当朝霞郡主听到卓琪华说的那句“我这人一般不记仇,因为有仇我当场就报了”,顿时笑倒在软榻上,捂着肚子哎哟哎哟了半天。

  最后郡主拍着胸脯向卓琪华保证,绝对不会让周明成找她的麻烦,周绫怡想害她,这个哑巴亏周绫怡不想吃也得吃,不然周家还以为她这个郡主是闹着玩的。

  没多久,护国王府的老太妃和王妃也派了人过来问这件事,得知卓琪华安然无恙之后,安慰了她几句,表达的意思与朝霞郡主一模一样。

  郡主和卓琪华在营帐内笑笑闹闹的说了半天,却不知道这件事在外面又传了个遍,于是卓琪华再一次出名了。

  吕计留在营帐内“养伤”,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差点直接冲去周家的营帐将周绫怡拖出来弄死。只是理智尚存,明白他和卓琪华名分未定,若是贸然出面替卓琪华讨回公道,帮她出气,一定会影响她的闺誉,所以他只能暂时忍着,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去看她。

  但在他记黑账的小本本中,又给周家重重地记上了一笔。

  很快,外面打猎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那些人听到卓琪华骑术绝佳的传言,不免起了好奇之心,纷纷打听当时的情况。那时候在场见证过的人都成了被询问的对象,尤其是有说书爱好的欧阳轩,那是兴奋一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发挥他从集思楼学来的说书技巧,嘚吧嘚吧的说了半天,将他在周家营帐说过的话又再说了一遍。

  听到的人信者有之,不信者有之,嗤之以鼻者也有之,反应不一,总的来说,不信者居多,特别是听到卓琪华那神奇的正骨手法时,觉得更加不可信了,肯定是那些人以讹传讹,夸大其词了。

  不管那些人信不信,除了周明成随后送了一份贵重的谢礼过来之外,其他人对此都没有什么反应。

  虽说卓琪华有护国王府在背后撑腰,但她毕竟是商人之女,那些官员自恃身份高贵,即便很想与护国王府搭上关系,也不愿纡尊降贵的巴结讨好卓琪华。

  卓琪华以为这件事很快便过去了,没想到有人对此却暗暗上了心,并且在几天后的比试大会中故意为难她。

  人生哪,有时候就是那么的无奈。

  秋狩中狩猎比赛日期共分为三天,三天后计算各家公子打下的猎物总数来分出胜负。最后夺得前三名的分别是护国王府的世子朱飞白、威远公府的世孙石璟,还有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曹昭,自然是得到了皇上不少的赏赐。

  因狩猎比赛的前三名都是中立一派的人,所以太子和二皇子等人的脸色十分难看。为了不打击其他世家公子的积极性,皇上又下令举办了两场比赛,一是武比,一是文比,加上之前的狩猎比赛,也就是说,这次秋狩时一共举办了三场比赛,每场三天,前三名者均能得到奖品,还有皇上的赏赐。

  这个决定自然得到了各家官员的大力赞成,那些官员之子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准备上场比试比试,好在皇上面前露露脸,让皇上记住自己。

  首先开始的是武试,因为护国王府的世子朱飞白和威远公府的石璟都已得了狩猎比赛的前两名,为了不让他们专美于前,所以这次他们并不出战。

  没有自己关心的人参加比试,百无聊赖的朝霞郡主便拉着卓琪华坐在比武场最偏僻的角落,一边吃着小点心,一边窃窃私语。

  正说到高兴处时,前面的人突然回过头,对卓琪华说道:“卓五姑娘,卓五姑娘……”

  “啊?”卓琪华愣愣的抬头,正好看见前面那名少女似笑非笑的脸。

  少女指了指前面,笑容里带上了一丝嘲讽:“比武场中有人要挑战你www.shukeba.com。”她嘲讽的眼神看似是望着卓琪华,实际上却是对着朝霞郡主,只是朝霞郡主是她惹不起的人,所以她只能把嘲讽全部投向了卓琪华。

  “啊?”卓琪华继续发愣,整个人都不在状态中。

  倒是朝霞郡主不悦地丢下手中的糕点,站起身朝比武场内看了一眼,随即坐下恨恨道:“那是突厥的三公主阿史娜丽,以前跟随突厥三王子来访时,把我打败过一次。”说到这个,朝霞郡就气得不行,那一次根本就是她本人的耻辱柱啊,也是她被朝中许多贵女嘲笑的起因。

  当然,那时候是她学艺不精,她认了,但现在要是再比一次,她可不相信自己还会输给那位三公主。

  “啊?”某个弄不清关系的人依旧怔忡着,不明白好好的怎么把火烧到她的头上。“那关我什么事?”

  朝霞郡主揉了揉额头:“大概是你前几天的事传得沸沸扬扬的,而你又与我交好,所以她就把矛头对准了你。”

  卓琪华:“……”这算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么?

  “别说了,三公主在叫你呢。”前面那个少女再次小声提醒道。

  果然,那位三公主的话从比武场中传了过来,听得出是正在取笑卓琪华:“卓琪华是哪位?可否出来相见?还是觉得自己见不得人,所以躲起来不敢出来了?也是,我听说这位卓五姑娘可是丑得人神共愤,所以要天天带着面纱才敢出门呢……”

  “哈哈哈哈……”

  她的话立即引来了阵阵大笑声,可以听得出来,那些笑声中带着满满的恶意与嘲弄。

  发出笑声的人绝大部分是各国的使臣,他们听了阿史娜丽的话后笑得尤其疯狂,小部分则是大翌朝的一些贵女和公子,只是他们因怕被人冠上叛国罪论处,所以只敢捂着嘴小声笑着,不敢笑得太大声,免得被人拿这事做文章,告他们一状。

  负责带阿史娜丽过来的突厥二王子阿史那都也憋着笑,假意指责她道:“丽儿,快回来,不要为难她了,人贵有自知之明,她大概是不想出来吓着我们吧……”

  他不说话还好,说了,那些别国来使笑得更大声更放肆了,甚至有的人已经拍着桌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完全就是看不起大翌朝的样子。

  只有匈奴来使不敢笑,因为他们大王子贺兰光还被关在大翌朝的监牢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