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王妃:王爷,别撩火 第513章 折子中的内容
作者:沙芽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严行衍!”立德帝不得不将谴责的目光转向太子,这一次,他直呼了太子的名字,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喊太子。

  事情严重了!

  太子闻言,心里咯噔一下,心里有种不太妙的预感,总觉得龙御史在参他的折里所写之事必定小不了,可到底是什么事呢?

  疑问归疑问,他仍镇定自若地踏出队伍走到大殿中间,朝立德帝拱手道:“儿臣在!”在等待立德帝说话的同时,他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回想最近这段时间有什么奇怪的事情,是否有什么事做了却没有把手尾收拾干净,让人揪住了小辫子。

  可惜想来想去,仍然一无所知,不知是哪里出了纰漏。

  “你自己看吧www.shukeba.com。”立德帝没有通过福实的手把折子给太子看,而是用力一掷,把折子砸到了太子的头上。

  立德帝倒是想保太子啊,可是这件事已经触到了他的底线,不是他想保就能保的。

  他不但不能保,还得秉公处理,摆出正确的姿态给下面的大臣们看,免得大臣们认为他是在包庇太子,还包庇得那么明显,彻底寒了大臣们的心。

  这个逆子,真是气煞他也!

  太子被折子砸中脑门,不敢生气,只是疑惑地从地上捡起折子看了起来,越看折子中的内容越是心惊,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最后抖着手,咬牙切齿地把折子给捏起皱了。

  当他看清折子中所写之事后,太子颤声道:“父皇,儿臣冤枉啊。”他终于无法保持太子的姿态,低下高贵的头颅,跪在了立德帝的面前。

  立德帝还未开口,参了太子一本的御史却在边上凉凉地开了口:“太子殿下,‘冤枉’二字可不能随便喊啊,你这一喊,岂不是将臣陷于不忠不义之境地?若是臣污蔑于你,折子中所言为虚假之事,便是对太子你的不敬,是为不义;而臣若是敢当着陛下的面诬陷你,便是欺瞒于陛下,是为不忠……”他本就一直跪在地上没有站起来,说了太子一通之后立即朝着立德帝叩首。“陛下,臣对您的忠心日月可鉴,绝无二心,是以太子的指责,臣断断不敢认!”套用一句现代常用的流行语,那就是:“这个锅,我不背!”

  御史的话让太子气结,急急道:“龙御史,孤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这事儿孤确实冤枉,或许是你误信了流言,对孤产生了误会,此事错不在你。”但错也不在我。

  太子把一切都推给误会的做法让御史深感不屑,再次冷笑出声:“太子,你为求生子,不惜动用巫盅之术,导致沈良娣腹中胎儿不保,最终流下一名怪胎这种事,岂是臣等能捏造得出来的?事后,为免事情败露,你更是将沈良娣幽禁了起来,半个月后对外宣称沈良娣得了急病暴毙,匆匆将其下葬,就葬在你书房的那棵桂花树下……”

  御史再次语出惊人,引得群臣再一次哗然,打断了他后面的话。

  不需要听清后面的事情,光是听到前面那几个字眼,都够大臣们惊慌的了。

  巫盅之术,这在大翌朝可是严令禁止的,一经发现严惩不怠,不论是谁都会被定为死罪,没有任何人情可言。为了永绝后患,杜绝类似事情发生,严重的更是可以诛连九族。

  想不到堂堂太子为了求得一个子嗣,连巫盅之术都用上了,为此还害了沈良娣的性命,太子是多想要生一个儿子啊?

  经御史这么一提醒,君臣也后知后觉地想起来了,半年前的太子东宫内确实有一名沈良娣,她也确实是突然得了急病,很快便身亡了。由于沈良娣只是东宫中的一名小小侍妾,还是商家之女,身份并不尊贵,所以未能引起别人足够的注意,只以为她是在后宅斗争失败了才落得身死的下场。

  没想到啊没想到,沈良娣并非死于后宅女人之手,而是死于太子之手,还流产了,流下一个怪胎?

  怪胎啊,那可是被神灵惩罚才会怀上的孩子,也难怪太子要把这种事藏着掖着了,若是被外界知道,太子这个位置能不能保住还得两说呢。

  再一想到太子居然把沈良娣的尸首埋在书房前的一棵桂花树下,这……光是想想就觉得毛骨悚然。

  群臣再次华丽丽地集体打了个大哆嗦,某些坚信鬼神之说的人甚至立时觉得汗毛直竖,哪怕站在人数众多的大殿,也觉得周围凉飕飕的,阴风阵阵吹来,吹得他们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太可怕了!

  可是,太子为何要将沈良娣的尸首埋在书房前的桂花树下呢?

  莫不是太子为了子嗣一事疯魔了吧?

  还是那埋尸之处,也与巫盅之事有关?

  这下子,群臣们看向太子的目光立马变得诡异起来,用一种看魔鬼似的眼神看着他,眼中的疏离与恐惧都让太子抓狂。

  恼羞成怒的太子大声呵斥道:“龙御史,不得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孤是大翌朝的太子,何需为了子嗣之事去走歪门邪道,动用巫盅之术求子?还将那沈良娣埋在桂花树下……”说到桂花树下的尸首,就连一向不信奉鬼神之说的太子也忍不住打了个一个大冷颤。

  哎玛啊,太可怕了,是谁把那个沈良娣埋在桂花树下的?

  说起来太子也真够冤枉的,不管巫盅之事是不是真的,最起码把沈良娣埋在桂花树下这种事,他是不可能也不敢做的。然而现在却通过御史之口听到这么一件可怕的事,他想,他以后都不敢在那间书房办公了,更对桂花树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可惜,太子的辩解不但不能得到大臣们的谅解,反而被他们用着一种更加可怕的眼神望着他。

  谁说他不需要为了子嗣之事去走歪门邪道了啊?

  谁说他不需要动用巫盅之术来求子了啊?

  东宫那么多女人,没有一个能帮他生下一男半女的,太子已经二十六岁了,再没有子嗣,他的太子之位便岌岌可危,立德帝将来会不会让他继位都成了未知之数。若是他们自己本人遇到这种事,不要说行巫盅之事了,就是要他们杀光全后院的女人,他们也会眼都不眨地提剑把人全给杀了。

  此时的御史已经不需要多说了什么,只需要用一种同情的、怜悯的、同时又是惧怕的眼神望着太子,便足以说明他的态度——他压根不信太子的解释!

  解释就是掩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