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天子养成记 第七章 战与和
作者:一品芝麻官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邺都——大周国都。

  文武百官齐聚昭文殿,天子符闰鸿背靠金龙椅正襟危坐,两名宫女交叉蒲扇伺立一旁,殿内飞龙玉柱屹立,虎贲卫林立。

  “吾皇万岁,万岁!”

  符闰鸿微笑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昨日留宿荣华阁,直到现在他身上还留存着王贵妃的体香,一旁的总管马德才心领神会,不等符闰鸿开口,便上前一步代替天子请文武百官平身。

  群臣得到授意纷纷卷起宽大的袖口起身站直,文武官员分成三列,分别由季无益、沈钰婓、薛万海三位文渊殿大学士领头,这三位老臣位高权重深得天子符闰鸿信任,被誉为‘三柱国’。

  “儿臣有本奏!”

  魏王——符弘浩(‘弘’乃皇族辈分代表,符浩),在皇子皇女中排行老二,有大才颇受天子喜爱,母亲正是荣华阁王贵妃。

  按照惯例,每次奏报都应该先由三位大学士开头,而魏王自持受到天子符闰鸿喜爱于是打破惯例,不等三位大学士发话便率先奏报。

  对于魏王不遵守规矩,符闰鸿并不惊讶,面带微笑双手握着龙头,他知道魏王这个儿子不拘一格关键时候总能想出好点子,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惯例并非祖宗留下的规矩,所以打破惯例并不算违背礼制。

  “讲。”

  “启禀父皇,边关八百里加急,楚国派兵屡次侵扰大周边境,使得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儿臣奏请父皇发兵攻打楚国,以儆效尤!”

  天子符闰鸿面色凝重,适才轻松的神情消失殆尽,用眼神扫视群臣后,最后把目光落到一具廋弱身躯上,旋即正色问道。

  “太子对这件事情有何看法?”

  太子符弘礼(符礼)听到父皇询问,跨出队列上前一步,拱了拱手回答道:“儿臣以为眼下还不宜出兵讨伐楚国。”

  魏王符浩瞥了一眼太子,大步走到太子旁边,而后面向天子说道。

  “父皇!楚国杀我百姓掠我牛羊,边疆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等食君之禄,百姓如衣食父母,犯我大周者虽远必诛,更何况楚国毗邻大周,昔日太祖武皇帝戎马一身东征西讨才有今日大周广袤国土,身为太祖武皇帝子孙,儿臣宁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不愿做缩头乌龟!”

  “这,魏王殿下这是何意?”沈钰婓神情激动,心想魏王怎么可以将太子比作缩头乌龟这成何体统,太子身为嫡长嫡孙未来皇位继承人决不能受此侮辱,随即面对天子大声说道:“请陛下明断!”

  符闰鸿当然知道沈钰婓的意思,不过魏王的话的确没有说错,只是将太子比作乌龟...这的确不妥。

  “咳!”天子符闰鸿咳嗽一声,旋即笑着说道:“魏王和太子所言都有各自道理,沈大人不必太在意呐。”

  “这,陛下这...”沈钰婓还想替太子争辩讨回公道,却被季无益一个深邃眼神阻止,前者心领神会遂不再多说。

  此刻群臣都议论纷纷,讨论两国关系,周国与楚国交战数十载各有胜负,边疆好不容易消停几年却没想到楚国又开始骚扰周国边境,边境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周国就一刻也不得安宁,天子符闰鸿对此事也是一筹莫展,打又没绝对把握,不打别人又来骚扰。

  其实就战和问题文武百官已经讨论数次,可是仍然没有统一意见,以太子、沈钰婓两人为首的人主张讲和,理由是两国互伐互讨几十载也没有决出胜负不如讲和息事宁人,专心治理内政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再徐徐图之。

  而以魏王、薛万海为首的人极力主张同楚国重新开战,原因很简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楚国敢动武,周国也不会示弱,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只不过大家都不愿也不敢提及,早在十年前楚国大败周国主力,一战坑杀周国二十万将士,最精锐的羽灵卫几乎全军覆没,此战奠定楚国霸主地位,周国从此转攻为守,而当时军队总指挥正是现任天子符闰鸿。

  符闰鸿为了一雪前耻,被迫与楚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此专心治理内政,十年后的今天,周国各个方面都已经恢复活力,军队鲜衣怒马磨刀霍霍准备再度与楚国一决雌雄。

  近来因为周国国力上升,因此以魏王、薛万海为首的大臣才有底气提出同楚国重开战火,最重要的是一雪前耻。

  此刻昭文殿内人声鼎沸,主战派与主和派轮番轰炸唇枪舌剑,双方嘴巴就如同机关枪,嗒嗒嗒,吵个不停,天子符闰鸿一个脑袋两个大看着群臣不顾礼仪你推我搡更加烦躁。

  而此时季无益面无表情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权当看戏,突然他心中一愣似乎觉察到有人在观察自己,下意识地抬头望去,这才发现天子符闰鸿正注视着他,他瞬间读懂后者意思。

  “退朝!”总管马德才提声吼道。

  群臣三三两两散去,太子叹了口气正要离去却被魏王拦住。

  “太子最近身体可好?”

  “额,多谢二弟挂念,太医让我多加休息并无大恙。”

  魏王眼神闪过一丝狡黠说:“如此甚好,皇兄保重,本王告辞。”

  沈钰婓早就不满魏王的傲慢无礼,望着后者远去的身影,小声说道:“太子殿下,您可要当心魏王。”

  太子符礼苦笑说道:“沈阁老多虑了。”

  沈钰婓无奈,心想太子过于仁慈,而天子符闰鸿又年轻力壮,东宫太子位难保不被他人觊觎,当下只有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保护太子直到登基。

  透明人季无益等到群臣相继离开,才慢悠悠地走出昭文殿。

  “季大人,陛下...”

  “马总管不必多说,快带老夫去见陛下。”

  马德才点头示意,随即领着季无益来到文渊殿面见天子符闰鸿。

  符闰鸿退朝后,摆驾文渊殿,他背靠楠木椅,揉揉眉心,放松心身,不大一会,近侍马德才便领着季无益来到文渊殿。

  “臣季无益拜见陛下。”

  “免礼,赐座。”

  “季大人对此事有何良策?”符闰鸿一扫懒散的神情正襟危坐说道。

  一旁的马德才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不敢打搅两人谈话。

  “太子宅心仁厚一心为百姓着想,避免战争让百姓休养生息,魏王英勇可嘉一心为国,和平对于周楚两国不过是一纸空文,一山岂容二虎两国总有一天要决出胜负,臣以为陛下应该当机立断尽发雄兵讨伐楚国,此战我军必胜!”

  十年前符闰鸿帅军出征却惨败而归,心头大恨他从来没有忘却,这么多年励精图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一雪前耻,而现在这个机会就在眼前,只要他一声令下,周国数万将士必定人人努力向前,子报父仇,弟报兄仇,奋勇杀敌。

  可是符闰鸿却不敢妄下决断,十年前战火飞扬,周卒血染残阳,尸体堆积如山,惨状不断在脑海闪过,他见识过楚军厉害,因此十年间一直加强军队训练,在不断努力下他相信现在的周军绝对可以经受住战火考验,他太想打败楚军,正因为如此才畏惧再次失败。

  “季大人可有必胜把握?”

  “陛下您看。”说完,季无益从怀里掏出一方布巾亲手呈给符闰鸿。

  符闰鸿急忙起身接过布巾,仔细阅读后大喜过望,转眼又严肃地问道:“这消息是否属实?楚军为何远征西域?”

  “回禀陛下,这份密保是由周国派出混在楚国的细作所报,句句属实,至于楚国为何远征西域臣并未得到确切消息不敢妄论,不过以臣愚见,楚军此番集全国之力大举进攻西域诸国应该是为打通西域通商道路,以前周国也曾出兵西域打通商道。”

  闻言,符闰鸿频频点头,季无益所言不假,周国的确派出不少细作潜伏在楚国国内,目的就是打探楚军动向并且及时汇报给周国,至于楚国集全国之力攻打西域开辟商道也在情理之中,打通商道固然能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只不过自从周军十年前被楚军击败,丢失霸主地位,无力掌控西域诸国,遂下令闭关锁国安心内治不再过问西域事务。

  “传朕旨意,令大将军李继陇率十万大军讨伐楚国!”

  “诺!”

  季无益告退,他心中何曾不想战胜楚国,如今真是天赐良机呐,带来这个机会的人并非什么周国细作,如果楚国连周国细作都查不出怎么敢倾全国之力讨伐西域诸国。

  青阳城依旧平静,却不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符勋和往常一样,来往于两点一线之间,这不,刚结束《论语》,符佑沅便又开始教符勋、符威、符武三人学习《富国论》。

  弄地符勋脑袋整日晕乎乎的,心想学什么不好非要学些不着边际的东西,燕王府还没富裕,又想国富,这不是痴人说梦么,可就算符勋百般抗拒,符佑沅这个老顽固依旧面不改色讲地津津有味,符勋没办法只好和符威、符武两人凑合着听。

  一上午度日如年,终于熬到头,符勋急忙拍屁股走人生怕又被先生单独留下训话,刚走出宗族学堂不远便突然发现一条水沟里躺着一个人,符勋来不及多想赶紧架住那人赶往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