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同人过芙 第113章 番外之十六年后39族人
作者:大盗兔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绝情谷。

  陡峭的山崖,断肠崖,腥红的三个大字如同狰狞的猛兽,虎视眈眈。

  “程姑娘,多谢你来看我……”一张绝美绝丽的脸庞,飘逸纤细的身形,宛若仙子下凡,龙姑娘,你还是那么美,一尘不染,程英自形惭秽,她虽然也美,但毕竟已年过三十,可龙姑娘,却仍似盈盈十八,“龙姑娘,杨大哥再不会理我们了,你知道么……”

  “过儿……”她白得透明的脸上流下泪水,悲恸之际,嘴角竟渗出一丝猩红:“他在意的只是她!”

  “为什么?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郭芙!”

  小龙女道,敛了表情,“程姑娘,你走吧,我只等着过儿……”

  “龙姑娘……”

  “你走吧,我也走了!”

  她转过身,毫不犹豫,往山崖下一跃!

  “龙姑娘!”程英吓得大叫!

  “你走吧!”

  山谷中隐隐传来小龙女的声音。浓重的迷雾阴沉沉的看不到尽头,小龙女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果然来找她!”忽地一个声音道。程英一惊回头:“杨大哥!”

  “不要再叫我!”杨过狠狠的道,“你们都想来算计芙妹,我今日一个也不饶!”他冷笑着,眼中露着阴森森的光茫,“我没有,我没有……”她一边辩解,一边快要退到悬崖的最边,脸上只是惊恐,“我从没有算计郭姑娘……”

  “郭姑娘?她是杨夫人!”杨过倏地手掌伸出,拍到她身上,“啊!”她一声惊呼,身子如断了线的的纸鹞般飞出,向崖底坠去……

  “杨大哥!”她大叫!

  “表妹!醒了么?”

  忽地一个声音问道。程英猛地坐起,心中剧跳,冷汗涔涔,眼前是一张关切的脸,陆平!

  “二……二哥?”

  陆平点点头,“做恶梦了?身体可还有不适?”

  程英一时无法回过神来,是在做梦,那场雨,都已经过去了吗?房内只摆着一张桌子,几张椅子,显然是客店中。

  “二哥,你怎么……”

  “你们两人出来这么久,我不放心!对了,无双呢?你怎会晕在路上?”陆平递了杯热茶到她手上。

  自那天她们离开陆家庄到临安,陆平心中便惴惴不安。虽然知道她们身有武功,年纪也已不小,但毕竟未嫁,在他眼中看来,还是当年的两个妹妹。待到临安,他对铁掌帮以礼相待,虽未问得杨过去处,却也知道蒙古大汗会攻襄阳,猜测杨过郭芙也必定是回襄阳了!于是他便一路北上,打听之下,果然程陆二人也往襄阳而来!不料襄阳未到,却在路上遇到晕倒的程英!

  程英呆呆不语!

  陆平叹了口气,道:“表妹,我跟你说过多次,有些人你想见,但见了,反而是徒增烦恼,无双跟她说不通,难道,你也不懂我的意思么?”

  程英默默望了他一眼,伸手在床边摸索,却什么也摸不到。陆平从桌上递了东西过去,正是那已断做两截的玉萧,却已被他整理干净!程英双手微颤接过,那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陆平知道她平日极少掉泪,而且从未见过她这般孱弱与狼狈,他自大哥死后便与这两个妹妹一起,也知道若非父亲,程英与陆无双绝不会过得如此凄苦,因而一直在心里存了一份愧疚感,只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她们,只有感情之事实是无法可想,又无可劝解。他自小读书,是个儒雅书生,极为心软,这时见程英与往日那坚强淡定的样子大不相同,不由眉头紧蹙,心疼道:“表妹,告诉我无双在哪里?我去接了她,咱们回嘉兴罢!”

  程英掀开被子走下床,只用双手握着两截玉萧,道:“我不回嘉兴!”陆平道:“不回嘉兴?你要去哪里?”程英道:“表妹她在襄阳师姐家里,你去接她罢!不用管我!”陆平忙道:“我怎能不管你?我们是一家人!”程英摇头道:“你和表妹才是一家人,我和表妹家本来就是远房亲戚,与你家,那更说不上有什么亲,我从小,不过就是寄养在表妹家的一个丫头罢了,后来拜了师傅,也就做了师傅的丫头……从来,就没有什么家人……”陆平道:“你这说的什么话?你和无双都是我的妹子,我答应过祖母亲和大哥,这一生都要好好照顾你们的!”

  程英眼神忽闪,道:“大哥……”陆平道:“对,你忘了么?我们每年,都要跟大哥说,我们过得很好,我们一起在陆家庄,程英妹子和无双妹子都很好,除了……”提起陆青,陆平也不禁激动,差点掉下眼泪,“以前,大哥很喜欢郭姑娘,”程英忽道,“他明明很喜欢很喜欢,可是,他却不愿意见她,我知道,那是因为郭姑娘不喜欢他!可是他不见,她便永远不可能喜欢他……”

  “郭姑娘……表妹,我们不提也罢!”陆平打断道,“我现下去找无双,你在这里等着,好么?”

  程英只是望着前方,也不答话。陆平微一犹豫,解下腰间长剑放在桌上,道:“表妹,你玉萧已折,先拿我的剑用!”他这剑是陆家祖传宝剑,原是陆青所用,他知道程英性子执拗,只怕真的不会再跟他回陆家庄,他却也无法勉强,现今找到陆无双要紧,于是将剑给她,就算她不回去,也使用陆家之剑,陆家视她如女儿之意!

  程英也不推辞,仍是抱着玉萧,眼中忽而浮现那恶梦中的情景,绝情谷,断肠崖……

  襄阳城。

  蒙古果然连日攻城,但也不强攻,却似虚耗双方兵力粮草。这日蒙军退兵,众人正在厅中商议,却接到密探来报忽必烈差十万大军,分三路正往大理国都!郭靖道:“上次忽必烈南下失败,这一次十万大军绕路而行,看来是难以阻挡了!”朱子柳低头沉吟,黄蓉道:“大理乃朱师兄和武师兄故国,当此时期,我们不敢再留……靖哥哥,你说呢?”郭靖点头道:“蒙古鞑子若是破城,大理百姓遭殃,朱师兄武师兄乃大理国子民,理应回去助守国都!”朱子柳忙道:“多谢郭兄弟郭夫人成全……”

  黄蓉叹道:“你们回去守城,与助守襄阳一般无异。大理若破,襄阳更是危在旦夕!”

  众人均是默然!

  武三通向大小武示意,大小武分别携着耶律燕完颜萍向靖蓉跪下,武三通便道:“郭兄弟郭夫人,我这两个儿子由你们养大,他们是去是留,由你们来定!”

  郭靖道:“儒儿和文儿均已长大成人,不管留在哪里,你们都应当记住,为国为民,保全百姓!”武敦儒和武修文均应了,黄蓉道:“儒儿文儿,你们都长大了,是去是留,师傅师娘都没有意见!便是回去大理,你们曾在襄阳立功无数,襄阳百姓都会记得你们的!”

  大小武自然明白,这是要让他们自己决定走还是留。武敦儒望向耶律燕,耶律燕不动声色,只在他掌心轻轻一捏!武敦儒微皱了皱眉头,沉默不语。一时厅中安静了下来,郭芙忽地张口欲言,杨过便站在她身边,一把捂了她小嘴,摇了摇头。

  武敦儒只觉掌心又被一掐,抬起头来道:“师傅师娘,儒儿愿跟父亲回大理守城!若能击退鞑子,儒儿必再回襄阳,侍奉师傅师娘;倘若城破……儒儿也必不逃避,当与城中百姓共存亡!”靖蓉对望一眼,均点了点头,武修文道:“师傅师娘,我当与哥哥一起!只是从此不能在师傅师娘左右,我……”他心中不舍,声音竟似哽咽!郭靖也甚感动,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快起来吧!”

  四人在地上嗑了三个响头,方才站起,郭芙终于叫道:“耶律姐姐,你现今怎能出远门?”耶律燕微笑道:“芙妹莫担心,我没事!”黄蓉沉吟道:“燕儿的身体,确是个问题!”武敦儒甚为忧虑,只望着她不语。耶律齐忽站出来道:“郭大侠郭夫人,请让我送三妹到大理!”黄蓉点头道:“若是耶律公子一起,那便放心多了!不过若是你也离去,这襄阳……”杨过道:“岳母,我与芙妹都会留在襄阳,忽必烈既分精力南下,他们再攻襄阳的兵力,我们应能应付!”黄蓉道:“好!那便是这样!”叹了口气,“忽必烈若真攻下大理,到时南北合攻襄阳……怎样的景况,也只有看步走步了吧!”

  商议既定,靖蓉二人与朱子柳武三通已是知交十余年,而大小武又难舍师傅师娘。众人均不忍散去。黄蓉便吩咐摆上酒菜,围坐着话别!

  郭芙心中更是郁郁不欢,只和耶律燕完颜萍坐在另一边上小桌,三人握着手均是默默无言,郭芙流泪道:“你们一定要守住大理,然后……然后再回来……”耶律燕伸手抹抹她眼泪,道:“我们来日……来日……”说到这里,却也无法说下去,低头抽噎!郭芙见她也哭,哭得更厉害。

  郭芙自从当年绝情谷回来,便日夜与耶律燕完颜萍相伴。而自终南山回来,三人更是无话不说,虽然离开十几年,但三人相处仍是亲密无间,这时的分离,却不似十几年前她回桃花岛般自己离去。他们这样一去,若大理国就算能守住,只怕也是死守,不知守到何年何月,若无法守住,不是战死便是俘虏,只怕是再没归期了!不禁心中悲伤不已,都只坐着默然垂泪,均是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直至入夜,众人散去,各自回房。郭芙翻箱倒柜,杨过皱眉道:“你在做什么?”郭芙撇嘴道:“不关你事!”杨过哼了一声,半躺在床上看她忙乎。半晌,只见她找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又在化妆桌中取了首饰,把整个盒子装满,开门要走出去,杨过忙伸手拉住她,问道:“你去哪里?”

  郭芙抬起盒子,道:“耶律姐姐明日便走了,我去把这些送给她!”杨过道:“我也去!”郭芙“扑哧”一笑:“不害臊!我们讲话,你在旁边做什么?”杨过笑道:“看你!”郭芙脸上一红,嗔道:“油嘴滑舌!你若没事,便去把安儿带回来,别让他老是烦着爹娘!”杨过笑道:“岳父岳母还没答应他能上城墙,他怎会跟我回来?”郭芙侧头道:“咦,奇怪,这次你怎不帮他想法子?”杨过笑笑不答,放开了她手,道:“你快点回来,别让我去找你!”郭芙低低一笑,走出了房门。

  “三妹,怎不回去休息?”耶律齐才回到房中,耶律燕后脚便跟了过来!

  “二哥,”耶律燕道,“这次大理……”

  “蒙古兵气势凶猛,大理恐怕难守!”耶律齐道。

  耶律燕叹了口气,道:“其实留在襄阳,也必有这一天的,怎么说,大武哥也是大理人,而且公公回去,我们应当尽孝!”她也知道,此行凶险,自己又有身孕,其实大武尚犹豫,只是诸多原由,使她不得不仍是决定回去。耶律齐点了点头。

  “二哥,你是要去建安府么?”耶律燕问道。

  建安府便在大理国都之邻,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城。耶律齐点头道:“三妹,你也去!”

  “我也去?”

  “嗯!”耶律齐道,“你现今怀有身孕,我不能让你到国都冒险!至于妹夫,他是定要上战场的!不过以他的武功,想来也能自保,你不必担心!”

  耶律燕蹙眉道:“二哥,城若不破,我们都应能平安。但若是城破,你当年和景大哥千辛万苦,才把与咱们家相近的家族中人迁往建安安置妥当,城破蒙古鞑子屠城,只怕连他们都无法幸免!”

  耶律齐道:“他们的所在极为隐蔽,而且早已改姓换名,与一般大理人无异。我在的时候,也曾教他们粗浅功夫,还有不少是功夫极好的,真被鞑子追杀,应也能自保,只是生活又不得安宁罢了!”说着叹了口气!耶律家族原是大辽皇族后裔,自金灭辽,而又蒙灭金,耶律家族多数便倚蒙古而活。以前耶律楚材在蒙古为官,对族中人颇有照料,而自他被害,不仅同族中人也被杀害不少,苟得逃生的,为避免再遭追杀,也只能隐姓埋名,分散而居!

  当年蒙哥身亡,忽必烈争汗,方无人再留意耶律冤案。而耶律齐离开襄阳后,辗转踏入以前族人聚居之地,却是漫漫一片青草,已无人烟!难道这世上,除了他和三妹,竟已无一人幸存?他不由心中战栗,天地茫茫,只不知要去往何处!

  他沿着漠北,一路打听。偶有一日,竟结识了同族兄长耶律景然,这耶律景然曾心怀大志,各地游历,所以不曾改姓,而且习得一身好武功,他也曾想在耶律楚材处谋一好职位发挥才能,不想事未成,耶律楚材父子被害,耶律齐耶律燕不知去向。两人虽不打不相识,但倾谈下来,均是一番惊喜,两人便结伴寻找失散族人,终在北边的一小村落中,找到几十族人,而这一找到,各处族人纷纷聚来。耶律齐道:“蒙古新汗登基,必到处征兵,我们在此处终为鱼肉,不得安宁,不如迁往南方,习文学武,耕种作息!”耶律景然大赞,道:“兄弟,我也曾去过宋国,但宋室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日子难过,我们不如迁往大理,有宋国做屏障,远离蒙古!”

  耶律齐自是同意。只是说得容易,几百族人,有老有少,其中自是艰辛无比。他们集了青壮者做领头人,悄悄分批而迁。终到大理建安府郊外山地中进行开垦耕作,耶律齐自小官场长大,很快与建安府甚至周边的府弟熟稔,在天灾洪荒之际,出谋划策,立下之功,自也使族人之村得益,更为耶律景然谋了将领之职。耶律景然道:“兄弟,你才是将材人物,我虽想为官,却也不能占你的位置!”耶律齐却道:“大哥,三妹尚在襄阳,我无法在此处长住,日后此间之事,还要劳烦你来担当!”耶律景然便不再推托。

  耶律齐又道:“忽必烈若为新汗,必会打听耶律家族,若发现蒙古再无我们族人,恐会再度到处搜寻,我再回蒙古一趟,让他以为,我们只往北而去!”耶律景然点头:“办妥之后,兄弟不若把三妹和妹夫也接来建安,襄阳现在也无战事!”几年前他们路经宋境之时,已与耶律燕见过数面,只是,襄阳再无郭芙音讯……

  “二哥……”耶律燕欲言又止。

  “什么?”耶律齐问道。

  “有一位莹真公主……”

  耶律齐微微变色,道:“你见过她?”

  耶律燕点点头。

  “说了什么吗?”

  耶律燕道:“那天找悦儿时碰到,她说……”

  “耶律姐姐!”

  忽地听得郭芙在门外脆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