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剩女除光记 第61章 差点错过
作者:木子琴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61章差点错过

  “驾,驾”,两匹骏马在官道上疾驶,忍得路人纷纷往路两旁闪。随着马匹的经过,湿润的天气,似乎更阴寒。马匹扬起的寒风,吹动路边的枯枝,摇摇晃晃。

  路人亦感到一股寒流袭,均不由得暗暗打了个寒颤。

  终于,马匹停了下来。因为城门已经出现在眼前,那高大的城门上刻着‘渝洲’两个大字。

  骑马的两人是汤煜琅与他的小厮书远。

  小厮书远道:“世子爷,前面就是渝洲了,天也快黑了,咱们找个客栈好好歇息吧。您都两天一宿未曾好好休息用膳了。”

  自从田心失踪后,两天过去了,目前仍未有她的下落。自那日在废弃的平房里得到过田心的消息后,又断了询息。

  仅仅从废弃的平房后发现的一丝痕迹来看,是向着南方去了。

  汤煜琅这才带着人快马加鞭,出了青塘岭,一路向南行。

  赶了一夜又一天,这才到了离青塘岭最近的渝洲。

  汤煜琅急得嘴上都长泡了。紧蹙的眉头就没再舒展过,俊美的脸庞上也染上了憔悴。

  他紧紧抿着嘴,望着前面。在书远的热切的目光中,点了点头。

  两人进了渝洲城门,寻着客栈歇脚。

  经过一个药房,见到门口围着一群人。听着好像是买药的客人与店小二的争执。

  “小二哥,求求你,就差一种药的银钱不够,小妇人下次一定带齐还上的。”一位妇人有些怯懦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

  那妇人的话刚落,就听到店小二略带不耐烦的声音:“银钱不够,回去取齐了再来。”

  “可,可小妇人家离这里有些远,回去都已经天黑了,来不及了呀。求你了,这药真的急着救人用呢。”

  “少啰嗦,快走,快走,别影响我们做生意。没钱就别来买药。”店小二恶声恶气地赶人。

  一下把妇人推到了路边。妇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满脸的焦急。想走又不甘心,不走银钱又不够。

  汤煜琅路过看见了这一幕,对书远点了点头。书远会意,下了马,走到那妇人面前,递了一块银两过去,道:“这位大娘,这银子先拿去买药吧。病人要紧。”

  不是汤煜琅有多好心,而是那妇人焦虑的神情触动了他的恻隐之心。他现在就经历着这种焦燥的煎熬。

  那妇人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突然面前出现了一只手,手上还放着一锭银两,足足有五两。又听那人说了话。

  不由抬头看了看,踌躇着没接。

  书远把银两一把塞到她的手上,转身走到马旁,上了马。

  那妇人反应过来,忙追上来,拦马前道:“恩公,请留下姓名,来日小妇人好把银两还上。”

  书远看了汤煜琅一眼,笑道:“不必还了,这是我家公子的一片心意,谁家都有遇到难处时。”

  可那妇人是个固执的,她仍坚持着,对汤煜琅福了福身道:“话虽如此,可这是如何使得。”

  汤煜琅有些不耐了,书远觉察到他的不耐烦,想着尽快打发了这妇人:“大娘,你还是不要再耽误的好,病人急要吃药呢。”

  那妇人一听,果然急起来,连忙对两人道了一句:“那小妇人就谢过两位了。”

  说完急匆匆地向药房走去。

  离渝洲城最近的一个村庄叫下弯村。

  下弯村,一户农家小院。屋外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屋内如豆大小的烛火,把屋子染得晕黄。

  屋子靠里边,放着一张床,床上躺着一个人。

  床前坐着一位老妇人,老妇人旁边站着一位较为年轻的媳妇。

  “娘,怎样,她还有救么?”

  “难说,刚喂了药汤下去,如若能发一身汗出来,幸许能熬过一劫,不然……”那老妇人的的话没说完,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那较为年轻的媳妇明白老妇人的意思,如若吃了药也不能发一身汗出来,这姑娘只怕凶多吉少。

  她不由想起之前与婆婆刚刚看到这姑娘时的那一幕。

  她与婆婆晌午后,来到自家的地里,正准备劳作,却发现,地里边躺着一个人。以为是死人,两人被骇了一大跳,心砰砰地乱跳起来。

  两人小心翼翼地走近,更是吓得瑟瑟发抖。只见这人,被黑布蒙着双眼,破布堵住嘴,手脚也被绳子捆着。

  不止如此,衣裳凌乱,满身伤痕,一动不动。那伤痕溢出血迹,把衣裳都染红了,而且已经是干的。干了的血迹结在衣裳上,使得衣裳的布料都变得硬硬的。

  而且这是一位姑娘。

  看到这惨状,老妇人骇得后退几步,嘴里直念阿弥佗佛。

  老妇人颤微微地伸出手,在那姑娘的鼻子下探了探,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两人都不由松了口气,但看她这个样子,就算有口气也不知能不能活过来。

  但,不管怎样,两人都是心慈良善的人,既然还有气息就不能丢下不管。

  两人赶紧合力,把蒙着眼睛的黑布摘掉,堵着嘴的破扔掉,手脚的绳子也用镰刀割断。然后,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姑娘弄回了家中,把她放在床上。

  她的衣裳粘着血迹与伤口沾在一起,不能强行脱下,只得小心翼翼地帮她把衣裳用剪子剪开,慢慢撕下来。

  再用清水把身上的伤口清洗干净,找来旧棉衣帮她穿上。

  弄好这些,老妇人到村子找来郎中,给她看看。那郎中摇了摇头,说烧得厉害,赶紧退热,然后开了个方子,走了。

  老妇人交待媳妇先照顾着,她则咬咬牙,带上家里的全部积蓄到城里抓药了。

  不料,还差半两银子不够药钱。老妇人哀求药房先允她欠着,以后再拿来,却被哄了出来。

  她不甘心,从家里出一趟不容易,如果不把药抓回去,那姑娘就会没命了。

  所以硬着头皮哀求,希望药房能答应。

  药房的人没答应,却被好心人相助了。

  也许是这姑娘命不该绝呢,老妇人暗暗想道。

  喂这姑娘喝下药汤有一柱的功夫了,还是浑身滚烫,似能把这屋里的寒意烫沸了。

  婆媳俩暗暗着急,一眨不眨地盯着睡在床上的姑娘,希望有奇迹出现。

  等待的时光是难熬的,而且是对无法预知的未来的等待,更是揪人心。

  好在,上天不会顾负了有好生之德的人,在婆媳俩殷殷期待中,那姑娘终于发出了汗来。

  此时天已大亮,婆媳俩守着床上的人一夜未合眼。

  汗水不一会就打湿了那姑娘的头发和衣裳。

  额头的热度慢慢冷却下来,两人松了口气。赶紧又帮那姑娘把湿透的衣裳脱下来,重新换上一件。

  可,热退了,人却仍没有醒来。

  两人又急了,有些无措。

  老妇人端了碗温水,小心往那姑娘的嘴里喂水。水从嘴角流了下来,只滋润了嘴唇,却半点也没进到嘴里。

  “不行,媳妇,看来还得把她送到城里找大夫看看。”老妇人对那较年轻的媳妇道。

  那媳妇没有异议。

  经过一夜的歇息,汤煜琅终于气色显得好了些。却仍面色阴郁,愁眉不展。手中拿着福形玉佩,不停摩挲,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安抚满满的思念,及焦虑的心。

  书远进来,小心翼翼地问道:“世子爷,咱们现在就起程么?”

  “再等等,那边快有消息传来了。”

  “对了,世子爷,不久前影十一传来消息,说在弃平房处遇到的那男子名叫柳子明,是邬石县最大粮商柳府的公子。”

  “他与田姑娘可是认识?”

  作为汤煜琅的贴身小厮,书远怎么能不清楚自家世子爷对田姑娘的心思?他吩咐要查此人的最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他继续说道:“他是在邬石县田姑娘的‘食之味’用餐,碰见田姑娘的。一见之下,对田姑娘一见钟情,曾激烈追求过田姑娘。全饭庄的人都知道。”

  汤煜琅听了不由心头一紧,双手握起,性感的喉结快速滑动了一下。

  书远假装没看到他的异样,继续说:“可是,无论他怎么表白,田姑娘都拒绝了。”

  汤煜琅似乎绷紧的神色松弛了下来,暗自吁了口气。

  书远还没停:“而这位柳公子不管田姑娘或明或暗,或轻或重地拒绝,仍未死心。而且田姑娘的爹田捕头似乎是对柳公子颇为欣赏,觉得两人很般配,有意撮合两人。”

  烫煜琅目光幽幽地盯了书远一眼,书远被看得心头一跳,忙收起打趣的小心思,一口气把话说了出来:“田姑娘一直避着他,直到去了京城后,也没再见过面。”

  “说完了?”汤煜琅阴森森盯着书远道,那目光如随时扑上来的狼。

  书远不由暗暗咽了咽口水,头皮发麻地回道:“说,说完了。”

  “说完就滚出去!”

  书远如获免敕令,从屋中逃了出去,到了门口,不由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大大呼了口气。他暗骂自己嫌活得太痛快了,竟然在这个时候打趣世子爷。

  刚才差点被汤煜琅散发的强大气场冻结。

  而屋内的汤煜琅却低声喃喃:般配?心儿跟那人般配??看来有机会得跟田捕头好好说一说了。不管怎样,心儿不想认陆盛炎为父,对田捕头却是敬重得很。

  自己怎么忽略了田捕头了呢?得把这人拉到来这边来,与自己成为同盟者。

  不可否认,汤煜琅把书远说的话放进了心里。

  他被突然冒出来的这个田心的追求者,闹得心神不宁。虽然她拒绝了他,但久了怕也抵不过他那一副温文尔雅的骗人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