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回不去了 0006 我们的“本”
作者:李昊然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小时候,鲜米汤就是我的厄运。

  我在湖北黄石长大,可老妈是高墙湾人,妈妈不到20岁就离开了高墙湾,嫁给了爸。但这味道却是一丁点没变。热腾腾的鲜米汤是高墙湾必备的一道汤,简单方便的锅巴饭加大量的开水在大火里运作一番,然后加些许糖,喜欢吃咸的也可以加点盐或者味精之类的,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酌情添加。不要太重口味了,不然这汤可就没法喝了。

  但这些让我难以接受,我吃着吃着就想吐,妈妈就绷着脸瞪着我,开始训斥我。好在,也不是天天喝嘛,毕竟是去外婆家才喝上一次。可老妈和几位舅舅舅妈都感慨:“哎呀,我们这才多久见一次面啊?这儿时的记忆可都全在这鲜米汤里,一滴都不能落下全喝光。”一大锅鲜米汤很快就见底了,他们一个个喝得都满头大汗。喝完鲜米汤,聚会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就是唠唠家常,小孩围坐一团玩家家,稍微大点的去玩弹珠,再大点就是玩电脑游戏,而我呢呆呆着坐着无所事事大眼瞪小眼注视着眼前这一大家子。

  放鞭炮了,噼里啪啦。

  鲜米汤是每次回外婆家都必须喝得,它是迎客必备的汤水,就好比蒙古的羊奶酒作为迎客饮品。有一次,我不怀好意在他们面前提起了奶奶的藕圆子,“那有什么好吃”。

  只见舅妈端着鲜米汤,一个劲儿地奚落我,然后在大吞一口。

  “那有什么好吃?”

  多年之后,在江西,老婆提起盐水鸭和烟熏肉,我也是如此反应。在此之前呢,我介绍爸爸寄来的藕圆子,“周末必备食材,”老婆,还象征性地尝了一口。

  她生气了,吐掉咬了一半的圆子,说,这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吃的,她“呸呸呸,”“呸”得我真想给她一巴掌。

  然后我们彼此也不搭理谁,我去厨房,把藕圆子分开装好,放进冷藏冰箱里,,老婆嘴不停念叨就你们家的东西好吃。

  “以后有了伢,要让他吃江西的饭,”还要学南昌话,“跟着你只会忘了本”,他忘了,我手里抓这也是我的“本”。

  我突然想起外婆家的米汤,“那有什么好吃”;“呸呸呸”和“呸”出的耳光。

  此地尝到的吃食别处是未必尝得到的,上一代人们的“本”来铭记他的故土,下一代人身临其境才能体会。

  我的藕圆子,老婆的盐水鸭和烟熏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