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归园田居 四十三章 眼界
作者:录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浑不是那死人的女儿,真是长了千八百个坏心眼子,竟要夺咱们家的银钱啊!”柳氏抱着女儿哭嚷着,“那小贱人开口就是二百两白银,分明就是仗着有人撑腰,要将咱们陶家往死里欺负啊!”

  “夏妹妹竟是这种人?”陶玉欣听得目瞪口呆。陶庆年拿到银票,又要去铺子找现银,听到身后女儿哭道:“爹爹,就这样任她欺负到头上来了吗?”

  “外面的事你插什么嘴!还不赶紧跟你娘一起回房待着!”说罢,急匆匆的走了。

  柳氏气的将手中的帕子揉的不成模样,扫了一眼四周,屋里的两个丫鬟顿时底下了头,大气儿不敢喘一声。陶玉瑶陶玉欣二人扶着柳氏起身,二人被方才那一闹,弄得心里慌乱。

  “娘,我就说那个乡下丫头不是什么好人,她爹都是那副德行,她能好到哪里去!”陶玉欣年纪虽小,但心思比姐姐陶玉瑶要重上许多。

  陶玉瑶因到了出阁的年纪,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庶物了,知道这二百两对自家来说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如今被夏君妍夺了去,说不定她的嫁妆都要减半。

  柳氏轻轻拍了拍两个女儿,缓了下情绪,“莫要慌。如今你们爹爹还在衙门里,等他回来后为娘自会询问清楚!旁的不说,我瑶儿的嫁妆是万万动不得!”

  陶玉瑶哭哭啼啼道:“全依仗娘亲了。真没想到夏妹妹竟将长辈告上了衙门,这样歹毒不孝之人,女儿真是第一次见。”

  与陶家的一片阴云相比,衙门里的夏君妍倒是十分自在。新来的柴县令为人十分和善,又有着之前的那位做对比,夏君妍只盼着柴县令能在云安县多待几年。

  “一早听说夏掌柜的食铺以冷淘闻名,当初老夫在京城时倒是吃过几次,没想到这小小云安县上竟也有人会做这道消暑良品。”柴县令边说着,嘴里已经开始冒口水了。爽滑可口的冷淘配上拌好的胡萝卜丝儿黄瓜丝儿,再配上一壶冰镇米酒,那滋味儿……不行了,先喝口茶垫吧垫吧。

  “祖父曾云□□商,又是位饕餮客,每到一处一定要尝到当地特色,否则就好像是过宝山而不入之遗憾。所以也寻来了不少方子,这冷淘便是其中一味。”夏君妍顿时将菜谱的来历推倒去世的夏祖父身上,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原来是老先生带回来的。”柴县令又喝了一口茶,“本官听闻夏掌柜已经将冷淘的秘方公开了?”

  “是的。”夏君妍道,“不过夏记食铺也不是仅靠一道冷淘来维持的。大人若是不嫌弃民女手艺粗糙,正好明日民妇要推出新菜,到时候可请大人帮忙品尝一二?”

  “这自然是极……”柴县令正要答应,突然觉得身为官吏与一商户走的太近对名声也不好,一时间颇为犹豫起来。

  “看来大人是公务繁忙了。小店倒是也有跑腿的伙计,大人若想吃什么,只需提前知会一声,到时候让伙计送来也就是了。”

  “夏掌柜这生意做得果然是处处为他人着想啊!”柴县令心里顿时美了起来,“贵铺肯定会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啊。”

  “大人金玉良言,民女便先谢大人吉言了。”说罢,起身又微微一福。

  气氛正好,吴大将陶庆年带回来了。经过一番折腾,陶庆年身上灰尘扑扑,柴县令放下茶杯,看着他这落魄的模样也有些不忍,便想着快些结案为好。

  “虽说是有些嫌隙,但到底还是一家人,这一页翻过去后便不要在闹事了!”柴县令看着陶庆年签字画押,又将银子悉数给了夏君妍后,便退了堂。

  夏君妍略略数了数,十分满意。抬头冲着陶庆年微微一笑:“这衙门,大家以后最好还是别来了,都规规矩矩开自己的铺子,井水不犯河水。舅舅觉得如何?”

  “……好!”陶庆年咬牙,甩袖而去。

  夏君妍也咬咬牙,提了一口气,将那一百两银子拎起来,走了几步路,又无奈放到衙门一脚歇息了一下。这段日子她每天下午晚上连番和面,又是天不亮就要开门做生意了,本就累及。当初一百两现银一百两银票的说法,本就是故意为难陶庆年,却没想到一百银子竟然这么重!夏君妍掂量了一下,这差不多有十斤了吧!

  要送衙门背回铺子,这么长的距离……

  夏君妍欲哭无泪,她是为什么最后为难了自己!一个人默默在衙门的角落里站了半响,最后还是回头小声喊道:“莫大哥,你过来一下……”

  莫如深正好奇她为何一直站在那里,听到喊他,便大步流星的走去。

  夏君妍尴尬的指了指地上的钱袋子:“莫大哥,这银子……咳……我搬不动,我能先放衙门里吗,等会儿让钱贵过来拿。”

  钱贵?!

  莫如深直接将钱袋子拎了起来,看了夏君妍一眼,下巴朝着衙门大门处扬了扬。

  ——要那浮云来作甚,我直接帮你送去不就成了。

  云安县公安局局长,朝廷一等内卫亲自押送白银一百两,这安全指数简直碉堡了!

  钱贵和长生在铺子里眼巴巴等着,心里七上八下。不多时,便看见夏掌柜两手空空的走在前面,衙门的莫捕头则手里拎着一个布袋子跟在后面,画面颇为诡异……

  “可算是回来了!”钱贵瞧见夏君研平安无事,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他暂时不用考虑换老大了。

  见着夏君妍直接将银子摆上桌上,钱贵和长生两个人眼睛都直了。钱贵好歹在赌坊里也算是见过世面,但长生则是彻底的长大了嘴巴,半响都合不拢!

  整整一百两的现银,这是他要干多少年农活才能挣的回来呀!

  “姑奶奶果然是财神娘娘转世!”钱贵喜的又是端茶又是倒水,要不是碍着夏君妍是个女的,恨不得还要帮她捏肩捶腿。

  “行了,瞧你这模样,八辈子没见过银子的。”见莫如深又回衙门去了,夏君妍直接让钱贵关了店门,反正闹了一天,今天这生意算是全黄了。

  “有钱大家一起赚。”夏君妍直接将一百两银子分成了四分,一份二十五两,推到长生和钱贵身前,“这是你们的。”

  “我……我……”钱贵看着那闪瞎眼的白银,一口气没提上来,直接往后晕倒,惊的夏君妍和长生两个人赶紧将他扶起来,又是掐人中,又是泼凉水,好容易,钱贵总算是清醒了。

  “二十五两?!!我的娘啊,我的亲娘啊!!”钱贵一把将银子抱在了怀里,“这都是我的?!”

  “瞧你这点出息!”夏君妍揉了揉额头,“你还没长生经得住事儿呢!看看长生!”

  正说着,突然听到一阵傻笑——“呵呵,呵呵,呵呵呵呵……”长生那小子呆呆站在一旁,也不知在想什么。

  夏君妍长长叹了口气,这店内培训的课程看来是要提上议程了!直到过了快一炷香的时间,钱贵和长生两个总算是正常了些,虽然二人都一直抱着银子舍不得撒手。

  “这么点银子就把你俩给打发了?”夏君妍敲了敲桌子,“你们瞧瞧那聚福楼的掌柜,醉仙楼的掌柜,哪个将区区二十五两放在眼里的。就算是陶庆年,我今天向他要的是二百两,这二百两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一年的收成。”

  “二百两?”钱贵顿时回了神,同时也发现方才夏君妍将一百两现银分成的是四份,“姑奶奶是要在盘下一间铺子吗?”

  夏君妍见他们二人都认真了起来,便道:“知道陶庆年今儿为什么敢欺负到咱们头上来吗?”

  “因为他不是个东西!”钱贵狠狠道。

  长生动了动嘴巴,又觉得说长辈坏话不好,毕竟他一直接受的教育便是要尊敬长辈,哪怕长辈在无理,也不能反驳。虽然被夏君妍洗了一次脑,但他还是保持了沉默。

  “错!”夏君妍道,“既然他不是个东西,那为何他没有去砸聚福楼醉仙楼的场子?因为他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聚福楼和醉仙楼是咱们镇上数一数二的大酒楼,你可瞧见过那位食客敢对聚福楼里的伙计随意呵斥?”

  钱贵垂着头,想起来今天早上那些人掀他老底的场景。他以前的确是赌坊看门的,也跟着刘五身后吆喝了不少,但他从未打过人。可今天早上对方朝着他一盆一盆的泼脏水,他竟无力反驳,那种滋味实在不好受。

  “咱们的铺子刚开张,又是小铺子,没甚根基所以才会让人随意欺负。”夏君妍无奈的叹口气,“世道艰难,旁的都是虚的,这次因为咱们认识莫大哥才侥幸逃过一劫,日后莫大哥和柴县令调去别处,咱们还能靠谁呢?只能靠自己!唯有将这食铺也做成聚福楼那样的,旁人打上门来时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姑奶奶说的没错!”钱贵被点起了斗志,“等姑奶奶成为了大掌柜,就算是是个陶庆年来了咱们也不怕。”

  夏君妍不置可否。

  “今天咱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人二十五两拿回家去。剩下的这一份,我打算拿来招新的伙计,咱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钱贵每天跑外面都忙的够戗,而长生再过几月还要去先生哪儿念书,到时候人手肯定不够。剩下的银票暂时放着,等遇到了好铺子在盘下来,等有了新铺子,钱贵也能弄个掌柜当当。”

  “我也能当掌柜的?!”钱贵大吃一惊。

  “难道你想一辈子当个小伙计?”

  “我……”一向机灵的钱贵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是个混混,家里穷得只有几亩薄田,十岁以前从未吃过一顿饱饭。后来装着胆子偷了邻居家的两个鸡蛋,这才尝到了荤菜的滋味。他娘也管不住他,任凭他在村子里偷鸡摸狗,最后混进了赌坊。他娘早就对他死了心,浑当时自己没这个儿子。当初在夏君妍这领了第一个月的月钱回去后,他娘还以为这钱都是偷来的,气的拿起棍子就要打。钱贵边跑边喊这钱是他给人当伙计赚来的,他老娘这才将信将疑的问了好几声。

  “夏掌柜是个好人,虽然是个女子但竟有如此见识,说不得以后会是个人物!她不跟你计较你以前的那些混账事,你就好好给夏掌柜跑腿,要是再像以前那样混帐,你就别回来了!”

  钱贵一直记着他老娘的这几句话,如今他这跑腿的跑着跑着竟要跑成掌柜了!娘耶,您真的是我亲娘啊,不愧是吃的盐比我吃的饭还多,看的真准!

  “……所以,想要当掌柜,首先就要学认字。”夏君妍从柜台后将沙盘拿了出来,“先写自己的名字,再把咱们食铺里的菜肴的名字都写一遍,写错一个字,扣一钱银子,就当是充公了。”

  钱贵:姑奶奶,不带这么吓人的!qaq

  因着夏君妍如此爽快的分了钱,钱贵和长生干劲十足。尤其是小长生,之前还只是在村子里放牛的幼童,突然被分了如此巨款,吓得都不敢独个儿回村了,便托钱贵回去的时候与自家里捎个话。不到一个多时辰,安大娘便匆匆赶来。之前听钱贵说起今天之事的时候已经震惊了一回,现在亲眼看见银子后,这份触动更大了!

  “你这丫头咋……咋一点都不心疼呢。”安大娘看着那一堆白花花的银子,闪的眼睛都快闭上了。虽说这笔银子来的快,但过程却是无比危险,万一出个什么差错,这丫头一辈子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银子就是用来花的嘛。”夏君妍正起锅,见着安大娘那纠结的模样不由笑道,“大娘来得正好,帮我尝尝这道菜味道如何。”

  安大娘知道她这里人手不够,原本今天来的时候还在犹豫是否带小玉一起来,可又想到夏君妍这铺子今天遇到的那些事,想想都有些后怕。罢了罢了,自家闺女也不像夏君妍这样泼辣,况且说句实在话,她情愿穷一些,也不愿让闺女处在夏君妍这样的境地。——一介孤女,无依无靠,这夏家丫头如此泼辣,有几分是真的又有几分是被活活逼出来的。

  闻到香味,飘远的思绪顿时被拉了回来。安大娘看着那一盘子红彤彤的豆腐,上面还散着不少肉沫,鲜亮的颜色顿时让人食欲大增。

  “这是……豆腐?”安大娘尝了一口,印象中一向温和的豆腐竟然也有如此霸道的一天,顿时放下筷子找水去了。

  夏君妍望着安大娘那奔跑的背影颇为歉意,她似乎又辣过头了。

  古人的食物都是偏清淡的,而且普通老百姓家里也舍不得放油,没有经过爆炒的食物,味道一般都浮在表面。除非熬汤,但农家熬汤也是以清淡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不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做。毕竟重口味的调味品中,胡椒是奢侈品,二荆条辣椒在夏君妍的记忆中是从福建引进来的,然后在四川全面推广,可她穿到这偏僻小镇要上哪儿去找福建啊。

  所以每一道后世流传的日常菜肴都是一等吃货的智慧结晶,大家要感谢五千年的吃货们啊!

  “这里不能叫麻婆豆腐了。”夏君妍按照味道改了名儿,“就叫麻辣豆腐吧,味道得在调清一点。唔……可以让壮士大哥试试。他要是吃得下去,应该大家就都能接受了吧。”夏君妍嘿嘿笑着,自从发现莫如深不能吃辣的之后,她越发想和莫如深一起吃顿红油火锅了。

  还好,她为了适应这里人的口味将玉子豆腐给折腾出来了。所谓鸡蛋十三吃,每天换一样就够她折腾一段时日了。

  “这便是明天的两道新菜?”安大娘总算是将嘴里的辣气散干净了,此时正吃着玉子豆腐,“这豆腐味道不错,不辣,味道也好。”

  夏君妍点头道:“就是这两道了,大娘若无事,我来教大娘如何做。”

  “啥?”安大娘差点又把自己的舌头的咬着了。

  “这两道菜并不难。况且经过今天的事儿我也算是看明白了,我不能只躲在后面灶房里,既然我是掌柜的,就得在店里站着。”

  “可……”安大娘小心道,“这可是秘方啊!”

  “哪有什么秘方”夏君妍笑了笑,“祖父从旁人那学来的,自然也会有其他人学去。那聚福楼的大厨来吃几次也就估计也能猜到一些做法。旁的不说,我之前弄得那冷淘,听说已经有不少大厨都做出来了,只是碍着时机不对没端上桌。说到底我还得感谢一下我那舅舅呢,要不是他,这几个酒楼估计也吃不了这个亏。一个铺子不能只靠秘方开下去,只要菜做的好吃,咱们笑脸迎人,食客就会来。”

  安大娘不懂这些经纪之道,但听夏君妍都这样说了,那也是信得过自己的人品,也就不再推辞。而安大娘不愧是老手,毕竟是围着灶台转了一辈子,在这方面的手法和悟性都比夏君妍要高,只看了一遍,便可以做的七八分像了。

  夏君妍十分满意。照这个进度,估计很快就能将灶房交给安大娘代为打理,而她终于可以去招新伙计了。

  作者有话要说:看见有亲评论,我说明一下:这是一篇市井种田文,大人物都是背景,基本上一笔带过不会出现大篇幅的宅斗宫斗描写。

  备注:每天更新是早上7点半,其他时间是我在改错别字,有时候自己码字的过程中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出来……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