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归园田居 四十八章 买地
作者:录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送走柳氏和其他几位娘子后,陈夫人微微缓口气。她办女学,更多的是要讲经明理,虽然学生是闺阁女子,但格局也不能只在后院那一亩三分地上。结果刚透了口风,镇上的娘子们虽说是十分热心,可每个人等门后透着那目的都是为了闺女以后能找好婆家。这个目的不能算是不正当,但陈夫人念了多年书,心情偏浪漫,如此功利的目的被那些娘子们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总令她有些不快。

  此刻陈夫人坐久了,站起来走动一二,又问道:“瑞珠回来了吗?”

  秋儿连忙道:“瑞珠姐姐怕菜凉了,便先去膳房了。”

  陈夫人吩咐道:“等老爷回来就摆膳吧。”

  书院与陈府相距很近,骑上驴子一来一去只需几刻钟。最近因陆晨山的问题,气的陈夫子好几顿也没吃好,这小子一向跳脱,原本还以为他转性了,没想到又出了状况。本来打算今天就在书院用过晚膳再回来,但陈夫子打发了小子让他回家用,陈夫子自然不会拂掉夫人的面子。

  等饭食摆上桌,那红彤彤的麻婆豆腐让陈夫子想不关注都没办法。

  “这不就是把那小子馋住的豆腐么!”陈夫子脸上不悦,“夫人要替他说情不必用此方法。”

  陈夫人笑道:“多大年纪了,还和那些毛头小子计较。年轻的儿郎哪个不贪吃些,你也尝尝,这豆腐味儿不错,辣度适口,口感也滑嫩,正下饭呢。”

  陈夫子虽闷闷不乐,但也给面子吃了一口。然后,表情就有些微妙了……陈夫人笑而不语,他们这样的人家讲究食不言,吃饭就吃饭,不谈其他,倒是省心。又给陈夫子添了一碗炖豆腐,连汤汁带豆腐盛在白瓷碗中,还未入口,鸡汤的鲜味已经扑面而来。就着陈府厨子做的几样小菜,不知不觉,陈夫子吃完了两碗饭。

  所谓吃人嘴短,虽然这菜不是陆晨山做的,但到底也是因为他才晓得有这样一个食铺,陈夫子的心情就更微妙了。

  “能将寻常的豆腐做出如此味道,也算是不容易。”陈夫人浅笑道。

  “乡野之味而已。”陈夫子品着茶,今天吃的有点多,等会儿得多走动一下,“就是尝个新鲜,明日可不能这样胡闹了。”

  陈夫人见他嘴硬也不戳破,反正目的达到,陆晨山那事儿应该算揭过去了。反而应此事对夏君妍倒是起了几分好奇,陈夫人道:“要我说,这世上最难能可贵之物便是那‘新鲜’二字,当得起这二字的事物不说后无来者,至少也是前无古人的。以前在州府时,我也见过几位女师傅,虽是一身好手艺,但大多都年过四十。而做出这道菜的人,听那陆家郎君说,似乎还未到桃李年华,可见是个聪慧之人。”

  “夫人既起了惜才之心,那就不妨去看看。正好夫人要办女学,若是收的得意门生,为夫也要来恭贺一二。”陈夫子随意道。

  陈夫人瞧陈夫子那不以为然的模样,心中就有气,不由微挑柳眉。想当初她待字闺中之时,也是以才女闻名,后来嫁给了陈夫子,才女之名依旧,却更多的是因丈夫的学问而顺带夸她的。见陈夫人那有些气鼓鼓的模样,陈夫子也不劝,反而自得一笑:“到时候为夫当场做赋一篇送给夫人。”——读书人,就连调戏老婆的方法都这么别致。

  虽然陈夫子还是瞧不上一乡野村姑,但听到夏君妍那“凄惨”的身世后,倒也有几分同情。凡是有些上进心的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早就被刻进骨子里了,陈夫子也不例外,便又多嘱咐了一句:“若是本性不坏,虽然是从乡野而来,夫人也可教她识得几个字。”

  陈夫人点点头,她也正有此意。

  陈府用晚膳的时候,夏君妍的食铺也提前打烊了。每到逢单的日子,夏老师便要开课啦。穿回古代,不替朝廷扫扫盲,教身边的人认认字,简直对不起自己穿越前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

  为了满足她小时候过家家扮老师的心理,夏君妍费尽心血的苏出了黑板和粉笔。好在这个时代已经有是石膏了,虽然大多是作为药用。黑板则是用黑炭涂在光洁的木板上,经过特殊处理,虽然不能和现代黑板相比,但夏君妍已经很满意了。这两样东西花了她不少银子,毕竟她只能提供思路,具体的还得找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尝试。但是为了过瘾,夏君妍说:值!

  姜小莲是第一次上课,对这两样东西颇为好奇。

  “只求会认,会写,至于字儿写的漂不漂亮咱们就不要求了,反正大家也不用去考秀才。不过长生除外,你还是好好写,大娘以后还指望着你也去书院呢。”夏君妍将几个常用字写好后,便开始让钱贵他们照着写。

  一堂课下来,姜小莲再看夏君妍时眼神都和之前都不一样了。虽然已经知道夏掌柜有些本事,但亲眼看见她不但灰写字,有时候竟然还会讲经义,这可是非常了不得的事!古代文盲率之高超乎我们的想象,明末时期,就连军中的中层将领都有大半是不认字的,更别谈平头百姓这个层面了。

  因为不认字,各种知识传播的速度自然就非常缓慢。普通人想要学精一门手艺并通晓其中的原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夏君妍年纪轻轻,就将菜肴的味道把握的如此精准,在陈夫人看来,要么是有师父手把手的教,要么就是自己多听多看多琢磨从而自学成才。但无论哪一点,如此年轻就能有这样的手艺都证明此女子聪慧,陈夫人动了惜才之心,也就不为过了。

  夏君妍见姜小莲恭敬的都快把她当做菩萨拜了,连忙道:“我父亲以前也念过书,只是时运不好,没考中秀才。我家里就我一个,父亲读书时也会逗逗我。”这话是真的,原来的夏小姑娘也是识字的,只是不过夏小姑娘为人腼腆又喜静,除了邻居安大娘,村里倒是再无旁人知道。

  倒是姜小莲的态度转变给夏君妍提了个醒,她最近是不是嗨过头了?自从和陶庆年暗斗的那一役赢了后让她的自信心膨胀了许多。——一个经年的老掌柜在经济之道上还不是斗不过她!

  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虽然做生意的人必须高调些,但她也必须时刻记着,这里是古代,身为女子太张扬了绝非好事,和陶庆年那一仗若没有莫大哥帮忙,不可能赢得那么轻松爽快。可是苏的让人崇拜,这种滋味真的好爽啊。

  也罢,反正她也只是在自己的伙计面前苏一下,要不是最近多了一个姜小莲,圈子小的只有钱贵,长生,小玉三个人而已,以后多注意些便是。

  第二天,陈夫人亲自带着丫鬟来到夏记食铺。这里依旧是人声嘈杂,秋儿扶着陈夫人下轿,轻声道:“夫人想吃什么又何必亲自前来呢,这里鱼龙混杂的,万一冲撞了可怎么好。”

  瑞珠垂目跟在一旁并不说话。秋儿是陈夫人一个拐弯抹角的亲戚送来的,进府时间不久,可仗着与夫人有亲,硬是处处摆着大丫鬟的谱。夫人去哪儿,她们只管跟去便是,要劝也是在府里劝,哪有都到地界了还要劝的。瑞珠心中不屑,这丫头真没眼力劲。

  陈夫人对丫鬟间的小摩擦不以为意,或者说她还不知道,毕竟大户人家里的无论私下闹的如何,脸面还是最要紧的,秋儿和瑞珠之间的小争斗,还只存在于嘴巴官司上,且都是私下里酸一句罢了。

  “昨儿瑞珠带回去的菜肴味虽好,但刚起锅的时候味儿才是最正。”陈夫人也是下过厨的,当然她的下厨只是动动嘴皮子,自由厨娘动手效劳,“难得又是一个女掌柜,反正我也闲在家里,不如出来散散心。”

  秋儿立刻道:“原来夫人是想看那位女掌柜了,这有何难,奴婢这就去请女掌柜前来一叙。”

  “不必如此麻烦,来都来了,我还是进店瞧瞧吧。”

  陈夫人来的时候尚早,铺子里的食客也不算多。钱贵正向长生显摆自己以前当街头混混的资历,突然见一个穿戴不俗的妇人,立刻堆起了笑容迎了上去:“夫人万安,不知夫人想吃点儿什么呢?小店里新出的那道麻辣豆腐味儿正好,若是夫人不喜吃辣,那玉子豆腐说不定合了夫人的口味。”

  秋儿上前了几步,见钱贵那谄媚的模样心中一阵轻笑,碍着陈夫人在旁,便道:“昨儿我们夫人点了你们夏掌柜的菜,用的很好,便想来见见掌柜的。若掌柜的有空,可否请出来一见?”

  “这可真不巧,掌柜有事出门了。”钱贵颇为遗憾。

  身为女子怎可到处乱跑!

  秋儿颇为不满,正要说什么,陈夫人倒是自己开口了:“不知掌柜的何时回来?”

  “那小的就不清楚了,掌柜的今儿特地交代不用等她用午饭,估计回来的时候就是下午了。”

  “看来今天来的真不巧。”陈夫人也有些遗憾,她有心想要见见这位女掌柜,若真是如她所想是个聪慧的,还请问问她是否愿意来女学来。只是她也不能在这铺子一直呆到下午,便让瑞珠递上了名帖。

  瑞珠道:“贵铺的菜色很好。我们夫人打算办一次小宴,打算请贵铺掌柜来陈府掌勺。若是掌柜回来了,还望转告。”

  钱贵笑的越发合不拢嘴了。昨天掌柜说的没错,对这样的人客气些,果然有大买卖赚!连忙双手接了过来,连连道:“夫人放心,掌柜一回来,小的就立刻告诉她!”

  此刻夏君妍正和冯经纪正在双河村附近看田地。本质上她还是农家女,不是商家女,而在古代而言,农家女的地位自然要比纯粹的商家女要稍微高一些。当初夏老爹押给当铺的那几亩上等良田,夏君妍跑了好几次依旧赎不回来,正巧今天一大早冯经纪来告诉她双河村附近有十亩中等田正打算出售,夏君妍略想了一下,中等田也算过得去,手里有田,等于手里有粮,她也不怕将来灾年没米了。

  “这田原本也是好田,但就是用水有些吃紧,所以价钱也就便宜些。”经过第一次合作,冯经纪也算是摸着夏君妍的脉了,这不是一个能随意糊弄的掌柜,双方敞开天窗说话,反而合作愉快。

  夏君妍带着一个斗笠,五六月的天晒得她眼睛都有些睁不开。田的位置有些高,而河在下面,只能靠不远处的几个洼地蓄水灌溉,好在云安县雨水充足,这田也不至于干涸。

  “您要好几亩连在一起的良田,实在是不好找。这几年风调雨顺,除了实在是过不下去的人家,甚少人卖好田。”冯经纪也知道这十亩田的位置不算最好,“好在这儿离河也不算太远。想来夏掌柜买下后也不是自己种,到时候顾几个劳力也不成问题。”

  夏君妍点点头,冯经纪说的问题她也思考过。只是有一点她还不太明白,便道:“既然吃水紧张,那河离得也不远,为何不架水车呢?”

  ——我就知道她不好糊弄!冯经纪抹把汗,赶紧解释道:“那水车的确是好物,可造起来颇为不易,咱们这几个村的木匠没一个敢接这活儿。而且造水车的花费极大,那地主老爷们的田里使不尽的奴仆,花这劲儿作甚。”

  夏君妍也就是随口一问,现代人只在景区里见过景观式的水车,对这样农业灌溉水车,她是十窍通了九窍。见冯经纪这紧张的模样,夏君妍自己也有些无奈,难道她凶巴巴的模样已经深入人心了吗。

  “这十亩地买下需多少银两?”夏君妍问道。

  “因只是中等田,只需白银三十两。”冯经纪道,“若是夏掌柜想买,三日后便可签下地契。”

  夏君妍觉得这个价钱还算公道,又道:“我得知道这十亩地近三年的产出如何。”

  ——我就知道她不好糊弄,重要的话说两遍!!冯经纪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自然也是早有准备。将打听到的一一与夏君妍详说了一遍。

  二人边走边说,时间倒也过得很快,又看了旁的地方的几亩田,都是各有优缺点,正如冯经纪所说,这太平盛世的卖地的人实在是少。

  沿着河走回村中,见安大叔正在地里劳作,夏君妍立刻喊了一声。

  “哟,夏家丫头回来啦。”安大叔直起腰,离她不远处还有两个人,看模样应该就是老黄头和他大儿子。

  安大叔见这二人都是一头的汗,给到了两碗水,三个就坐在田垄旁小聊几句。

  “地看的咋样了?”安大叔问道。

  夏君妍拿手扇着风,回道:“还成,就是离水有些远,买下后也需要找人细心打理才能长得好。”

  “咱云安县也算是老天爷赏脸了。”安大叔道,“没旱没涝的,多蓄些水,就算离得远点那庄稼也能活。”又冲着老黄头喊道,“你也过来歇歇脚,都忙了一天了。”

  老黄头摆摆手,示意他忙完了再回来。

  安大叔微微叹口气,对夏君妍说道:“你黄叔也是苦了一辈子,就是命不好,为了给他婆娘治病,也花了不少,最后把地也给卖了,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

  几人正说着,却见一个眼生的老汉走来讨水喝。

  安大叔大方的给了一碗,那老汉立刻灌了几口,擦了嘴,长叹一口气:“真是谢啦,这天真热!”

  冯经纪打量了几眼道:“大叔瞧着眼生,不是我们双河村的吧。”

  老汉一副忧虑的模样,说道:“我是来找人的。”说罢,拿手比划了一下,“你们可曾见过一这么高,圆脸,粗眉毛大眼睛的丫头,十五六岁的年纪。”

  众人皆摇摇头。夏君妍心里一惊,这老汉的口音和姜小莲听起来有几分相似,加上他的形容,可不就是姜小莲的模样吗!

  “大叔你家丫头丢啦?”夏君妍试探问道。

  姜守全道:“哪是什么丫头哟,童养媳哩。趁着不注意,就跑了,也不晓得那妮子躲哪去了。”

  冯经纪安慰道:“小姑娘也跑不远,大叔多找找也能找到。不知大叔哪里人士?”

  姜守全却没有答,只道:“谢你吉言了,老汉还得四处找找。”

  见他走远,田垄上坐着的几人才小声议论起来。安大叔一向沉默寡言,倒是冯经纪快人快语:“没看出来的,这老汉是个有钱的。问是哪里人也不说,警惕心还不小。”

  夏君妍则满心疑惑。

  童养媳?

  怎么这老汉说的和姜小莲对不上号?

  “夏掌柜,下午还有旁的一些地,你不看了?”见夏君妍突然起身要走,冯经纪立刻问道。

  “旁的也和今儿上午看到差不多。”夏君妍一心想回铺子向姜小莲问个清楚,便道,“明日再来,今天劳动冯经纪了,这是些茶钱,冯经纪也好去歇歇脚。”

  冯经纪笑着接过,既然夏君妍看累了,他也不再多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