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归园田居 一一四章 族亲
作者:录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贺掌柜如同吞了苦瓜一样,脸上还得露出得体的表情,仿佛自己真的是夏君妍的老前辈,笑的无比大度:“夏掌柜真会说话,商会还要靠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我们已经老啦,不重要了。”

  “贺掌柜太谦虚了。”夏君妍姿态非常低,无比谦虚道,“您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我们这些晚辈还得多向您学习。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放在商会里也是一样的。”

  贺掌柜今年芳龄四十出头,他要是算老,那六十多的潘老掌柜该往哪里放呢。夏君妍说的虔诚,画外音谁都听得明白——您老啦,该让位啦。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周大老爷春风得意的走来,快要被夏君妍挤兑的绷不住的贺掌柜顿时警铃大作。

  “正恭喜周兄得一猛将。”贺掌柜道,“您这里人才辈出,前后孙大掌柜,现有夏掌柜,那像我那里青黄不接的。”

  “以后都是一家人啦。”周大老爷一点都不见外的拍着贺掌柜的肩膀,“哪有什么你我之分,都是我们。”

  要知道早年的周大老爷可是正宗的庄稼汉,家里穷的雇不起耕牛,田都是他自己犁的,贺掌柜被他拍的隔夜饭都要吐出来,脸上的笑也挂不住了,找了个借口总算是逃出魔掌。

  今天众人齐聚一堂,主要就是来投票,周大老爷毫无悬念的当选为云安县布庄协会第一任会长。接下来是副会长投票,潘老掌柜以微弱的优势当选,这也算是意料之中,年纪资历摆在那里。

  因现在的商会规模较小,根据务实精神,便只暂时设立这两个领导职位,商会重大事务由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可以投弃权,其他布庄推一人出来出任理事,成立理事会,以监督会长和副会长的权利。

  由于周记曾公开招募伙计和绣娘,为了给云安百姓一个交代,也是为了贯彻周记对云安县布匹质量的承诺,每家布庄在出一位伙计和绣娘作为代表,成立工会,以此来监督商会整体决议。将周记的承诺推广为商会集体承诺,塑造良心商人的形象。

  夏君妍负责起草这份云安商会成立书,众布庄联合署名,递交云安县衙。

  当时参与组建商会的人都没想到这个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会发生多么大的作用,而后世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在翻阅几百年前关于这件事的文献时,均对此事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在那个商会成立的时代,也成为了后世的企业家们最想穿越去见证的年代。

  “这是古典商人们的一次大胆创新!”

  “或许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在那个重农抑商的时代里正是因为组建了商会,从而间接的导致了商人们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我相信选修古典经济学的同学们肯定对周富博,潘彦金,夏君妍这三个人的名字十分熟悉,他们在数百年前提出的理论至今折磨了多少人啊。”

  但眼下,云安布庄商会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组织,将最终确定的文稿交到衙门去以后,令数百年后经济学学子们咬牙切齿的夏君妍女士正关心着自家的棉花弹好了没有。

  “今天熬个排骨蘑菇汤,蘑菇可以多放点,提味。”

  听得夏姑奶奶发话,钱贵忙不迭的去厨房帮忙。最近的晚饭太丰盛了,食铺的老伙计们大多心知肚明,巴不得莫如深天天来吃饭。

  莫大人气质阴冷?

  别逗了,瞧莫如深和他们家掌柜说话,那叫个和风细雨。

  莫大人为人不好相处?

  他来了就有好吃的,这个就够了,人不能太贪心!

  不知不觉,连莫如深自己都感到夏记食铺和秀衣阁那边的人都对他热情了许多。

  难道他做人终于有进步了?

  莫如深小小自得了一番,顺便将衙门对商会的批准公文带了过来。虽然是民间组织,但官府也不能不过问,被柴县令认定一颗红心向着朝廷的夏君妍这一次也做得十分周全。

  “虽说商会成立了,但向来经商就会有私心,还希望衙门能派一位大人协助指导布庄商会。”夏君妍如是建议的,荣誉理事,虽不管事但少了他衙门会不放心。不如自己主动提出,当菩萨一样供起来,以后只要每年按时给衙门分红,哦不对,这里要叫做交税,便是皆大欢喜。

  至于以后的荣誉理事会不会仗着衙门撑腰就对商会乱指挥,这个嘛……自古以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之一点,民间组织有了官方认定后的存活几率便会高出许多。古语云:名正,才能言顺,放在此处亦然。

  第一任荣誉理事:莫如深。

  夏君妍看到柴县令给的名单时,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个什么表情。

  我肯定笑的很诡异,夏君妍如是想着。

  莫如深对于自己新职务没啥想法,内卫头子,朝廷正三品大员,相当于副省长一职,兼职一个县级商会的荣誉理事,小菜一碟。反正他连县公安局局长都做得这么称职,身兼数职对他来说习以为常了。

  “看来上次的鸡汤味不错啊。”见桌上的空砂锅,夏君妍笑眯了眼,“快到年底了,今年也是商会成立的头一年,各大掌柜们都商量着这个年该怎过,肯定也是要给你下帖子的。”

  莫如深道:“你放心,我会去的。”他家小妞是倡导者,他肯定支持。

  “是么……”夏君妍拉长了调子,“那年夜饭你来不来吃啊?”

  莫如深知道她话里有话,微一挑眉,并没急着回答。

  “莫大哥过年的时候要回家吗?”夏君妍说着语气里不觉得带了一丝惆怅,过年的时候小玉姜小莲钱贵他们肯定都是要回自己家的,铺子里就只剩下她一个人。

  “一起守岁?”

  “啊?”

  话题跳跃的夏君妍有些跟不上节奏。莫如深缓缓道:“那几天衙门无事,倒是可以一起守岁。”

  岁都一起守了,吃个年夜饭还在话下吗。笑容一点一点的放大开来,仿佛吃了蜜一样,夏君妍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高兴的说不出什么,干脆走上前抱住了他。

  此时无声胜有声。

  姜小莲在书房外犹豫了半天,也不知道要不要敲门。过了半响,还是夏君妍自己推开的门,她得将莫如深带来的文件拿到商会去。

  姜小莲松口气,赶紧道:“掌柜的,外面有个说是您六叔的人找你,带了些土仪来。钱贵请他在雅间坐着喝茶。”

  如今的夏记食铺比起最开始大了两个房间,这是老顾客陆晨山的强烈要求下置办下来的,最后布置成了雅间。

  “六叔?”

  姜小莲见她一脸纳闷,补充道:“说是您的族叔。”

  “哦!”这下夏君妍明白了。夏家没什么近亲戚,夏老爹本人在夏氏一族里也不怎么起眼,后来家境穷苦,那些族中亲戚也越发和夏家疏远了。

  书房里的莫如深听得二人的对话,顿时蹙了眉。他记性非常好,上次有个姓范的女人在食铺胡闹,也是双河村来的,被直接锁去衙门里。

  “他来做什么?”夏君妍问道。

  姜小莲摇头:“没说,只说是要紧事。”

  夏君妍脑袋里转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姜小莲见她表情不像是高兴,便道:“我这就去回了他,说您正忙。”

  “不必。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次回绝了还有下次,我不能躲一辈子。”夏君妍揉揉头,对屋里的莫如深道,“莫大哥,你先去商会那边吧,我这儿怕是要耽搁一下。”

  范氏之事让莫如深有了警惕,此刻道:“左右时辰还在,我就在这里等你。”

  夏君妍点点头,便随姜小莲去了雅间。

  夏老六正打量着四周,雅间里装饰的十分雅致,桌椅板凳都很考究。因报上的名号是夏君妍的六叔,钱贵等人自然也不敢怠慢,上的都是好茶,点心也是极好的。

  “都说我这侄女在镇上发了大财,起先我还不信,瞧瞧这些。”夏老六赞叹不已。

  他的婆娘洪氏也道:“这点心我倒是认得,是那何记有名的一两香。就那么一盒子就得一两银子才买得到。”说罢,小心翼翼的拿了一块放在嘴里,半响也舍不得吞下。

  “行啦,别弄得小家子气。”夏老六低声呵斥,“别弄得跟范家的蠢婆娘似得。”

  洪氏一听这话,赶紧嚼了咽下。正好,门被推开,见到是姜小莲,夏老六正要询问,随后一个面相无比和气的大姑娘走了进来,不等说话,脸上就先露出了一个笑容,声音清脆,一叠声的问道:“六叔,六婶儿,你们怎么来了?路上辛苦吗?家里还好吗?小莲,赶紧上茶,再去厨房说一声,今天咱们加菜。”

  好不容易,夏老六总算是找到插话的机会,连忙道:“家里都好,前阵子你兄弟的媳妇儿还给咱们家添了个大胖小子。加菜就不用了,我和你婶子来看你又不是打秋风的。”又扭头对洪氏道,“瞧妍丫头多懂事,跟她娘一样。”

  洪氏本想摆摆长辈款,可一见着夏君妍那一叠问瞬间便想到了范氏的遭遇,此刻便笑的很十分友善:“几个妯娌里你娘一向都是最和气的,人也好。”

  互相闲话了几句,夏老六道明了来意:“这不是快到年底了么,族里也要修一修族谱。妍丫头你住在镇上,村里便托我们老两口来向你说一声。六叔知道你这里忙,但族谱毕竟是个大事,你看什么时候能回去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