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孤城 033.夯土砌墙法
作者:龙战于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夜色渐渐深沉了下来,杨柏大叔和王丽才空着手从林子里出来,

  显然是没有收获,不过想想也知道,出去的时候,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更别说有树荫的遮蔽,一旦深入林子,视线更加受到影响。

  晚餐是牡蛎加一些海藻,虽然没有肉,但这些海岛居民还是吃的非常满足,明天不用制砖,可以有一整天的时间去打猎。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杨柏大叔就已经起来削箭了。

  沙沙的匕首削斫的声音,让凌一凡从昏睡之中醒了过来。

  不知道自己的脑袋什么时候枕在唐诗诗的大腿上,人嘛,总是朝着柔软的东西靠拢的……

  看着闭着眼睛,睫毛似乎还在轻轻颤动的唐诗诗,凌一凡淡淡一笑,从“基地”走了出去。

  等到凌一凡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的时候,唐诗诗才缓缓地睁开眼睛,嘟着嘴巴,伸手揉了揉自己酸疼的大腿。

  …

  …

  “大叔,早!”

  凌一凡挨着杨柏大叔的身边坐了下来,看着他划动手中的匕首。

  杨柏大叔笑道:“是我吵到大家了吗?”

  凌一凡摇头:“在荒岛上,能活下来就好了,总是睡的不是太安稳,更何况林子里面还有不知名的猛兽……”

  杨柏脸色微微凝重,叹口气道:“是啊,将来在岛上长久居住,就必须要把这只野兽清理掉,基地虽然好,但也不是我们能长住的地方,毕竟太小了,两个女士住在里面刚刚好,我们这些大男人虽然可以在外围,夏天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等到了冬天,恐怕就有些难捱了。”

  杨柏说的这个问题,凌一凡不是没有想过。

  但是能找到一个像基地这样的庇护所,已经是运气使然了,又怎么能够奢望还能找到一个比基地还宽敞的地方?

  凌一凡轻声恩道:“这个事情我也想过,只不过想要找到一个合适居住的天然庇护所,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昨天诗诗说的,我觉得虽然有些不切合实际,但未免也不是一条新思路。”

  “恩?”

  “现在我们可以炼制砖头,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搭一间小房子……”

  凌一凡说着,自己倒是先笑出了声,这个建议绝对是知易行难,难度就好比是知道一个行星上面都是白金,只要挖下来,不就发财了?

  杨柏大叔想了一下,说道:“难不成是效仿古人筑城墙吗?”

  顿了一下,杨柏大叔说道:“古时候,内墙一般都采用版筑夯土墙,就是用一个木头模板,然后将黏土和沙子混进去,一层一层的夯实;这个我们可以选来用作是打地台,不过砌砖的话,需要胶质材料,最简单的就是黄泥浆了,这也是我们古代宋朝以前的办法,不过想要结实,还是需要石灰砂浆加上糯米水!”

  “石灰浆水和糯米糊……”

  这两件东西,在文明世界里,倒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了,但是在荒岛居民的手里,这两样东西,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想要办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生石灰就是化学中所说的氧化钙,石灰浆水指的差不多就是熟石灰,氢氧化钙了,氢氧化钙和空气之中的二氧化碳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而连接的硬度就是来源自这碳酸钙,也就是石灰的硬化原理!

  不过生石灰在自然界中,尤其是在地表,基本上没有天然的。

  通常是煅烧石灰石获得,不过石灰石在哪里有,这个居民们还不得而知。

  “算了……,”杨柏大叔叹口气,“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去把她们两个叫起来,今天我们再去探索岛屿。”

  …

  …

  这次探索的重点还是地图的南面,自从上次发现了一个干涸的水渠之后,凌一凡一直有种隐隐的感觉,在林子的深处,会有一个巨大的天然湖。

  如果有可能,那里将会是最好的聚集地。

  凌一凡和杨柏大叔他们先是在沙滩的外围转了一圈,吃了一些被海水冲上来的新鲜贝壳,荒岛的南面海岸线长达数百米,虽然沙滩崎岖,但是丝毫不影响海水的馈赠,所以说每次潮涨潮落,都会送上不少清淡的早餐。

  一般来说,如果天气干燥的话,飞虫一类的东西会少一些,所以凌一凡决定在中午的时候进入丛林,探索一下未知的淡水湖。

  而且,那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也可以当做避暑。

  不过虽然利用天时,唐诗诗和王丽还是在杨柏大叔的指导下,用一种不知道名字的植物,捏碎了了细胞组织,用渗透出来的汁液涂抹在了裸露的皮肤上。

  这种带着怪味的东西,虽然一开始闻上去乖乖的,但是接触得时间长了,似乎也没有那么讨厌,相反而带着一股清新的感觉。

  准备就绪,等到太阳缓缓升起的时候,凌一凡和杨柏大叔才起步走了进去。

  脚下踩着枯叶,这些散落在森林边缘的树叶被太阳炙烤了几天之后,早就是脆得跟薯片一样,只是脚擦上去,就发出啪啪啪啪的破碎的声音。

  这片森林,可能从荒岛出现以来,就没有任何人类踏足,这里充满了大自然植物竞争的痕迹,唯独没有人类的踪迹,甚至连探险家的印迹都不曾留下。

  “这个是人类做的吗?”唐诗诗发现了一个树桩,看起来应该有一些年纪了,上面布满了一些落叶,用手弹开之后,下面是一群蚂蚁的老窝。

  不过凌一凡非常肯定,这个树桩虽然切口开上去比较平滑,但绝对不是人类锯木工具的杰作。

  只不过是木质部的木质纤维比较平滑,至于是什么造成的,凌一凡也不清楚,或许是雷击,亦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

  一行四人朝着丛林的深处探索,沿着这条干涸的水渠,慢慢摸索,随着逐渐深入到林子,身边的这天干涸的水渠,逐渐变得宽阔起来。

  如果说在靠近海滩的那段只有一臂宽的话,现在这里已经有没入脚踝那么深,而宽度也足足扩大了将近一倍!

  这就意味着,凌一凡的原先的判断,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