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幸福归宿 第106章
作者:桃菲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柴小芬莫珉他们赶紧出去,他们出来时莫瑶和莫晓芸已经把包全部拿下来,司机已经启动车子准备离开。

  “晓芸,把包给我吧。”柴小芬接过莫晓芸手里的包,拉着莫晓芸看了一眼,半年不见闺女她也有些想了。

  莫珉帮忙接过莫瑶手里的包。大家一起往屋里走。

  莫晓峰跑出来也不能帮忙,不过他还是跟在莫瑶身边,这半年来家里就剩下他自己,原来姐姐晓芸还每个月回来一次,莫晓芸上大学后莫晓峰感觉到寂寞了。

  他很盼望每个月收到小姑和姐姐的来信,他爸爸回信时他也会写一封,现在他认字比较多,不用再用拼音。这次小姑和姐姐放假他就数着日子等她们回来呢。

  回到屋里,铺面而来的暖暖的气息,回来的一路还是很冷的。莫瑶和莫晓芸把自己包放回屋里。

  莫珉虽然没有去接二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老太太早早把莫瑶屋子里的炕烧暖了。柴小芬他们把包放到老太太屋子里。她赶紧烧水给两个人煮面条,面条已经赶好,就等水开下锅了。

  “姑姑,姐姐。冷不冷?赶紧上炕暖暖。”莫晓峰招呼莫瑶莫晓芸。等着莫瑶他们上炕坐好,“姑姑,你这回给我带什么好吃的?”

  “带了烧鸡。”莫瑶笑说。“那,赶紧去把这拿到厨房热热,一会儿吃。”

  这回莫瑶和莫晓芸两个人一起回来的,莫瑶多带了不少东西回来。他们回来时车上有不少人打包小包的,莫瑶听了几句好像是南北捣腾东西赚差价的。让莫瑶想起这时候捣腾做买卖的有一个称为“倒爷”。

  莫瑶把衣服包打开,拿出给家里人买的羽绒服。让老太太他们试试。

  “这是什么衣服,这么轻?”老太太边试衣服边问着。

  “羽绒服。今年新岀的新衣服,比大衣棉袄的暖和,穿着还轻便。”莫瑶边帮着莫晓峰试穿羽绒服边说。“晓峰这件多少有些大了。”

  莫瑶看着莫晓峰穿好羽绒服,腰身非常宽容。老太太羽绒服正好很合身,她听到莫瑶说莫晓峰衣服买大了,也转头看了看。

  “还行。晓峰正是长个的时候,买大一些能多穿两年。”老太太摸着羽绒服的面料,喜欢问,“这衣服不便宜吧。”

  “一件一百多呢。”莫晓芸在一旁说着。她这半年上学眼界开阔了不少。“奶奶,我没有我小姑那么有钱,我给你们一人织了一条围巾。”

  莫晓芸宿舍有一个同学特别会织东西,有不少花样。莫晓芸手很巧,她买了毛线自己学会织毛衣织围巾,毛衣用钱太多时间也长,她就给全家每人都织了围巾。

  “姐姐,你织的围巾比买的好看。”莫晓峰看着漂亮的蓝色围巾夸赞着。莫珉每个星期都会去县里,有时也会带着莫晓峰,他跟着去了莫珉都会领着他买点零食。

  他们刚试好衣服,继续翻看莫瑶带回来的东西。柴小芬端着热汤面条就进来了,招呼莫珉去拿碗筷。

  “嫂子,我给你买了一件羽绒服,一会儿你试试。”莫瑶和柴小芬笑说,她去去洗了手准备吃饭。

  “好,一会儿试试。瑶瑶的眼光好,每回给我买的衣服都非常合身漂亮。”柴小芬笑说。“晓芸,先别弄了,赶紧的去洗手吃饭了,面条已经煮好了。”

  莫瑶回来时老太太已经把两碗面条都盛好了,一个碗里还有一个荷包蛋。柴小芬把莫晓峰送到厨房的烧鸡切好也端了上来。

  老太太他们吃过晚饭了,不过热了烧鸡他们多少再吃一点。

  “姑姑,这回烧鸡味道和上回有点不一样。不过都好吃。”莫晓峰啃了一口鸡腿说。

  “你舌头还灵的。这回在京都买的,他们家烧鸡和省城烧鸡做的肯定不一样。你看咱们家你奶奶,你妈妈和我做饭一个味道吗,”莫瑶笑问。

  “不一个味道。”莫晓峰想着回答。

  老太太看着莫瑶吃荷包蛋,说起今年鸡蛋鸭蛋家里就没有断过。顺便也聊起今年的收成。

  吃过晚饭,莫晓芸他们收拾好碗筷,一起看带回来的礼物。除了羽绒服和围巾外,莫瑶买的都是吃的。

  老太太把东西都看好,莫晓芸拿出莫珉他们送莫晓芸上学时在京都拍的照片。大家一起看照片一边说起当时的事情。

  莫瑶看看时间到八点半了,她和老太太他们说了一声,就和莫晓芸回自己屋子睡觉去了。躺在暖暖的炕上,莫瑶感叹实在是太舒服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吃过早饭。莫瑶赖在炕上不想动了,实在是外面很冷。火炕老爷子一早起来烧暖了。

  柴小芬和莫珉吃过早饭去放养鸡鸭了。冬天前大部分鸡鸭莫珉已经卖给县城饭店和农贸市场,家里这边的集市也卖出去一些。现在还留有四十只鸡和二十只鸭子,冬天鸡鸭基本不怎么下蛋了,现在外面也没有什么吃的,需要一家喂养。

  莫瑶坐在炕上看着老太太缝补袜子,好奇问,“村里人什么时候不来咱们家看电视的。”

  莫瑶是真的挺奇怪,现在冬天农闲的时候,大家都猫冬,男人还会打打几把牌,其他的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有个电视大家怎么没来看。

  老太太听了笑说,“今天村里田地什么的不是承包,你三叔家哥哥承包果园赚了不少,他们家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村里原来就有条件不错的,今年又丰收,村里好几家都买了电视,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电视机。村里电视一多,大家看电视也就分散了。真正让咱们家最近也没有人来看,也是发生了一件事。老韩家也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他家媳妇也是为了显摆,他家刚买村里有人过去看他们家就招待了。你也知道电视费电啊,这不一个月交电费时他们家媳妇看着电费钱炸了,第二天就不开电视了。还和去他们家看电视的人吵了起来。发生这样事,其他有电视人家没有说什么,村里人最近一段时间都不去有电视家里的去看了。”

  莫瑶了然的点点头,她没想到她原来担心的事情在自家没有发生,在老韩家闹开了。老韩家就是老太太嘴里村里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他们家虽然没有承包什么赚钱,他们家是莫家村的外来户有些家底。他们家媳妇有些小扣爱占便宜,花销这么多电费不闹才怪。

  “哦。那他们家自己不看了?”莫瑶好奇问。

  要是不看的话买来不是当摆设了,当然他们家可以把电视机当作炫耀的东西,毕竟现在一台电视机还是很贵的。

  “差不多吧。他们家规定每天放几个小时的电视。这样一来村里的人就更不会去了。正好这段时间村里人都忙着准备年货,也是把这件事先缓缓。你叔叔婶婶他们和咱们说好了,这几天忙先不过来,过几天还是会来看电视的。”

  “反正咱们自己也要看的,再说一起看电视人多也挺热闹的。还有人和你们一起讨论剧情。”莫瑶笑说。

  “恩。那倒是,要不大家一起唠嗑,说起电视剧,没看的不知道说的是什么都和大家唠不到一起去。”老太太笑说。她还是很喜欢热闹的。

  老太太叶问张子煊的事情。她听莫瑶说起过张子煊去了战场,后来莫瑶基本上不在家里提起张子煊,他们怕莫瑶担心不怎么说起这个话题。不过张子煊去战场都有一年时间了,老太太多少还是担心的,问问现在怎么样了。

  莫瑶看着老太太表情,内心里一阵温暖,只有做妈妈的时刻把孩子放在心里,记挂着。“子煊他现在还在战场上。十二月份时他送战友去军医院在京都待了两天,我们见了面,还吃了几顿饭,他没有受伤。这次再返回战场,他待不了多少时间了,马上就会回来了。”

  莫瑶想到张子煊今年过年要在前线过了,好在那里有很多士兵,大家在一起也是个团圆面。

  莫瑶没有告诉老太太十二月份他从战场上回来的确是没有受伤,他就是黑了瘦了。

  “那就好,只要平平安安的就好。子煊这次从战场上回来,你让他抽时间来家里吧。你也再有一年就大学毕业了,你们都处了这么久了,终身大事也该定下来了。”老太太放下补好袜子说。

  闺女岁数也不小了,要不是上大学已经结婚了,马上快要毕业了也该考虑结婚的事情了。

  “知道了。”莫瑶突然听到老太太提起这个,才想起她在这时候也算是大龄未婚女青年了,好在她大学还有一年时间让她缓缓,要不马上就结婚她还真有点接受不了。“等到子煊回来就让他安排。”

  老太太点点头。儿女大了就该考虑他们人生大事。总要看他们成家立业才多少放下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