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粒金丹 第四章 黎德让寄书接眷
作者:无为天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再说那杨氏夫人不但望子之心,尤甚感觉愧对高国公高廷赞,忽然又想起一事,说道:“妾闻虔诚一念,感格神鬼。想当初纯阳吕祖既显圣於先人,自然默佑子孙於后世,老爷何不与妾早晚到吕仙祠焚香祈祷哀求,真仙有灵,一定垂怜赐子。”(吕祖:本名吕洞宾,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巖”),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

  众位看官这就要问,镇国府内为何有吕祖祠堂?这件事不说你是不知道的。

  只因当年高兴周在残唐为将之时,被敌人困在一座无水山中,人马将要渴死。高兴周情急,在吕仙庙中跪叩求告,一日一夜,头破出血。忽听一声响亮,不异山崩地裂,从甬路东边石缝中涌出甘泉一股,甜美异常。

  当下高兴周大喜,率众拜谢了吕仙的圣像,人马由此得以生还。所以就在家中修吕祖的祠堂进行祭祀。只要遇有疑难的问题,求打生生神数(打生生神数:就是抽签算卦的意思),指引之言,无不响应。到了镇国王这一代,已经供奉了四辈。当下夫妻二人一商议,决定每日早晚至祠堂求祝。

  再说次日清晨,夫人将总管傅成传到正堂,当面吩咐道:“千岁因膝下缺嗣,欲娶偏室。你可要经心察访,买一位美貌端庄女子。等寻到这样的女子时,抬来我亲自相看,千万仔细的记住。

  这样的姑娘有来历不明、容颜欠秀、年纪大一概不要,作速办理,不可迟误。”总管答应,领命而去,留心察访。恰访着一位有福的红妆【红妆:(1)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2).指美女。(3).比喻艳丽的花卉等。这里是指美女】。你道是谁?

  此女家住山东曲阜县平安村人氏,父亲秀士,乡宦出身,姓黎名德谦,母亲陈氏,名门之女。所生二女,长女淑娘,年方二十一岁,早嫁与本庄冯乡宦家,丈夫是个文举人;次女名素娘,一十七岁,待字未聘。

  黎秀才年已半百,先时与胞弟德让相守读书,指望上进。不料官星不现,考科俱是落第,把那些祖宗留下的家业都渐渐花去。又遇德让妻子病故,年景又逢旱涝,德让见此光景,与兄嫂商议,弃了诗书,带几两银上东京习学买卖去了。

  黎秀才在家,训几个蒙童得些束修【束修”;——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修”。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条”,束修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同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修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将就度日。

  后来又因为年少时不善保养,双腿有了脚气残疾,有时犯了,不是十天就是半月,卧床不起,散了学生,那束修也就大不周全。日往月来,看看支持不来,还幸兄弟在京买卖得意。一年寄几次银两来家;大女淑娘家也有些资助。虽然如此,那里接济得上?偏遇今年粮食歉收,柴米价高的出奇,不免少衣缺食。

  这日正是初秋时节,金风吹败叶,白露散清凉,三口儿坐在房中,好生萧条冷落只觉得情绪恹恹愁漠漠,忧心悄悄意悬悬。

  秀才叹气呼娘子,“想不到科甲功名这等难。想当初费尽家私图上进。寒窗苦守砚磨穿。又谁知玉堂金马无我分,空被诗书误少年。到而今,功名未得身先老,饥寒交迫有谁怜?亲朋疏淡绝来往,无帖邀请孔方还。是我无能该自受,带累你母女受饥寒。大丈夫不能饱暖妻共女,好教我又悲又恨又羞惭。”

  林氏说:“相公说的什么语,自古说夫乃妇之天。终身一体同甘苦,妇人家耐贫守富理当然。万一晚年交好运,难道一生是这般?虽然无子现有女,大女婿已入黉门可望官(黉门:学校校门,古时对学校的称谓)。他登甲第大家幸,半子之劳有靠山。”

  秀才说:“未来的事先莫讲,目下的饥寒怎么样才能度过?”

  素娘说:“若依孩儿愚拙见,耐性宽心听自然。徒劳无益伤身体,多虑多愁疾病添。人口平安便是福,我劝爹爹且耐烦。苍天必无绝人路,儿还有,针指生活几百钱。明朝还可一日用,且待我加工细作不偷闲。”秀才听毕长吁气,又是伤心又喜欢。

  夫妻父女正讲话,

  忽听门外有人言。外面招呼:“黎相公在家么?令弟寄了书信来了。”

  秀才连忙答应:“来了,来了。”遂出房开门观看,原来是左邻徐明,从京中买卖回来,带了黎德让一封书信,三十两银子。老秀才欢喜不尽,拿进房中,与他母女观看。

  黎老秀才笑向陈氏说道:“怪不得女儿方才说天无绝人之路,果然来了这点接绪。我儿真是聪明之见。”

  陈氏说:“且看看书上有什么言语。”老秀才忙叫素娘点灯,偏偏灯里油少,昏昏暗暗,看不真切。取过眼镜儿带上,慢慢观看。

  书中大概:“自别兄嫂,倏忽数裁。殷勤贸易,颇得利益。积得五六百银,今与仁义当贺财东合本【仁义当:店铺的名字】,更觉兴隆。因思兄嫂侄女,两地悬隔,甚属不便;再者家中无甚产业,莫如携眷来京。一则骨肉完聚;二则京中人多之地,可与二侄女择选乘龙;三则弟室尚虚,请兄嫂来京共议姻事。

  先租房一所,暂住家眷,到时再买。下写“弟德让拜寄。”内夹路程单一纸,上写“到京东华门往西一直走两箭远,问水月庵馒头小铺对过坐北朝南三间小房便是。”

  老秀才一面念,一面说:“很好,好,好!我正要离了这穷家呢。”

  陈氏说:“我想着也好,就只舍不得大丫头淑娘呀,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方能见面。”说着忍不住掉下眼泪来。

  老秀才说:“到底还是妇人家的见识。方才劝我还说的是很明白的话儿,这回就糊涂了。自古道:女生外向。大女婿有时得中了进士,选了别处远官,带去上任,咱们难道还留下女儿不成?再说了咱们上京后,只要姑爷服满后,一定也会上京会试,到时候万一作了京官,只怕我们常在一块儿守着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一席话,说得陈氏心安意乐,于是把那银子换了,三口儿置买棉衣行李。将房屋租与邻舍,几件粗家伙也都变卖了。雇了一乘车子,择了吉日,拜辞了亲友,女儿、女婿都来相送,翁婿母女姐妹彼此洒泪而别,登车上路,离了山东,竟奔东京大路而来。

  行程正遇残秋后,荒郊一派景凄凉。但只见,万木凋残飞败叶,百草经霜颜色黄。冷凄凄金风透体离人醉,悲哀哀碧天云外雁成行,哗啦啦小桥流水银波细,幽雅雅篱边菊绽送清香。

  一阵阵旷野无人狐兔走,荡遥遥钟声远寺韵悠扬;叫喳喳林中野鸟争巢闹,乱纷纷飘渺天丝素线长。见几处田野收割农忙事,携妻带子运新粮。见几处重楼瓦舍垂帘幙,纱窗笑语隐红妆。

  见了些村妇门前抱幼子,大朵红花压鬓旁。宿了些荒村野店茅屋小,走了些崎岖颠险路羊肠。过了些州城府县庄村镇,经了些寒暖饱饿共风霜。涉水登山非一日,十月初旬到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