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粒金丹 第十九章 回归故园
作者:无为天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镇国王只为中年失佳偶,十分哀恸又伤惨。思量便是多不幸,意惨心灰懒作官。见主告假且告病,恳乞辞职归故园。太和殿中见圣主,皇爷闻奏甚垂怜。

  说道是:“念卿中路失佳偶,又兼有恙未安痊。准你辞职朕不舍,勉强留卿又不安。如今给假归家养,或是三年或二年。那时节养好身体期服满,依然待诏到金銮。赐与卿黄金百锭银千两,助卿归葬与盘缠。诏书到日须早至,勿使朕意日悬悬。”高公叩首将恩谢,出朝上马转回还。

  有那些文武同寅来吊奠,谈经点主与接三。夜深事毕宾朋散,高老爷送客回来到后边。高、杨二公送客回来,一同走入上房,举目一看,只见那一番凄惨的光景,令人难堪。

  隆太君怀抱梦鸾床上坐,昏花二目泪汪汪。李夫人垂头落泪无言语,黎素娘悲悲切切站一傍。高公一见心难受,坐在椅上泪千行。

  太君带哭把姑爷叫:“老身有件事相商。贤婿告假辞了职,眼前就要转渔阳。未如何日重相会,我的暮景无多难少长。女儿不幸抛了去,恸思难断九回肠。意欲把梦鸾留在我膝下,承欢权当是端娘。未知姑爷可肯许,如若不愿别商量。”太君说着泪如雨,这不就恸坏了高公镇国王。

  口呼岳母说:“遵命,彼此一样有何妨。就只是蒙懂无知年太幼,反到累姥姥操心事一桩。

  李氏夫人说:“无碍,这孩子,聪明伶俐世无双。定遵闺训识训教,将来出落个好红妆。”

  杨公说:“明日我也去乞假亲送姑爷转故乡。"

  太君说:“早去早回休迟滞,家内无人朝事忙。"

  高公说:“岳母保重休悲感,惟愿年残身体康。小婿虽然回故里,我必差人每岁到京邦。”大家正讲衷肠话,只见那梦鸾小姐问端详。

  那梦鸾小姐听得姥姥说将他留下,遂向高公问道:“爹爹此去,几时才来看孩儿?”这一句话,问的高公心如刀搅,众人闻听,无不伤感。那些仆妇丫鬟,也都掩面而泣。

  高公拭泪道:“你不必牵缠为父,好好跟着你外祖母、舅母,听说听训,不可啼哭。只要你无病无灾,我就放心。我到家葬了你母亲,无事自然来看你。”小姐闻言,点头儿答应,不住掉泪。当下夜深,大家安歇。

  不觉过了三七,择了起行的日期,高公入朝,辞了圣驾,拜别了亲友,留下傅成在京看府,合家起身。六十四扛抬了杨夫人的画棺,家丁用锦被抱着公子双印,在灵前打幡。杨老爷恐太君悲劳太过,央之再四,太君大哭了一场,带着梦鸾小姐回无佞府上了。

  李夫人与大公子明器,棺傍相送。执事冥器,锣鼓喧天。送殡的亲友、文武官员,车马如云。送出城外,高公辞射诸亲友,登车上路。

  那日到了渔阳,早有人先到了家中与那昆送信。老苍头夫妇闻主母归西,恸哭悲哀,不必细表,照着主人的来书,把诸事预备停妥。灵柩到日,吉期安葬,俺上圆坟,诸事已毕。杨公住了几天,告辞回京而去。

  光刚似箭,过了残年。高公追念夫人在世之日,逢时过节,夫唱妇随,合家欢乐,今日自觉冷落凄凉。又过新年令节,对景增悲,心中伤感。素娘见老爷烦闷,把公子抱至面前,引逗玩耍。

  只见仆妇向前回话说:“今有看坟的老任来,与千岁、二夫人叩节。还是叫他进来,还是叫他回去呢?”

  原来任婆与素娘都是山东曲阜县平安村人氏,见面时彼此认得。素娘念其同乡,十分看顾。婆子专会小意殷勤、百般亲热,哄的素娘甚是喜爱。又知他口角伶便,善谈能诙,意欲取个笑儿解闷,遂吩咐唤进他来。仆妇答应,转身而去。

  不多一时脚步响,任婆子相随仆妇进房门。只见他满面含春先问好,然后回身拜在尘。说:“贫婢子身受鸿恩无可报,愿千岁福如流水的东洋海,寿比南山的松万春。”拜毕平身退两步,复又叩拜二夫人。

  高公、素娘说:“罢了,难为你守墓看坟甚小心。”

  婆子说:“犬马之劳当效力,点水难报涌泉的恩。”

  高公说:“你那哑弟也可好?”

  婆子说:“拾柴捡粪倒殷勤。”

  素娘说:“今年他有多少岁?”

  婆子说:“再过六载整三旬。”

  高公说:“可曾与他定媳妇?”

  婆子说:“谁家闺女嫁废人?”

  素娘说:“看他的面貌倒也好。”

  婆子说:“心里明白便不浑。”

  素娘说:“娶个贫贱人家女,也好传家后代根。”

  婆子说:“何尝我不是这般想,只为无钱少了金。”

  高公说:“等你说成来见我,助你几两雪花银。”

  婆子闻言忙拜倒,说:“谢老爷屡次鸿恩海样深。”

  高公说:“快此起来,不必如此。”

  婆子站起看见双印,夸道:“好位福相的公子将来定作大官。不知多大了?”

  素娘说:“今日初五,整整的八个月了。”

  婆子说:“好大身材,活像三四岁的样子。听说夫人留下一位小姐,不知今年多大?”素娘说:“五岁了。”

  婆子说:“夫人仙寿多少?”

  素娘说:“三十六岁。”

  婆子口内嗟呀说:“可惜那位佛心的夫人,怎么就未带了寿来。自从那年上京之后,老婢时常想念,指望还有相见之期,不意他老升仙去了!想起来昔日的恩惠,由不的令人伤心。”一面说,那眼中的泪往下乱掉。高公、素娘齐伤感。

  说了一回闲话,素娘向仆妇说:“你领老任吃饭去。天气甚冷,多与他几钟酒喝哦。”仆妇答应,领婆子去了。不多吋,回来叩谢要走。高公赏了两贯铜钱,素娘给了此馒头、果饼。

  婆子欢欢喜喜拜辞要行,素娘说:“老任,你且站住。咱们这里近村人家若有会浆洗生活的妇人,你与我雇二个月工,二月中旬领来,好拆洗被褥。”

  婆子说:“我的奶奶,若讲描鸾刺凤,我可是多年的乱头发,一点儿不通。要说浆洗这一道,却是窗台儿上放饽饽,还带着卖药的说嘴。”

  秋月说:“怎么讲呢?”婆子说:“能够管好,好,好!”引的高公、素娘发笑起来。素娘说:“既然你会,等天暖了我着人唤你去便了。”婆子连声答应,拜辞而去。自此无事。高公闷倦之时,便邀几个旧日相识的父老,携酒提杯,游山玩水。

  每日家笑傲烟霞游胜境,无拘无束甚清闲。相知故友谈今古,自觉得逍遥自在胜为官。高公得了闲中趣,不思罩紫与披蓝。诗酒琴棋消永昼,看柳观花乐自然。为爱群芳重修理,兴工添造养心园。

  一带粉墙高丈二,虎皮石脚衬磨磨砖。周围栽种榆槐柳,还有那古柏苍松透碧天。石铺甬路如集锦,门开正北对燕山。一道小河通园内,两边屈曲护株栏。搭座竹桥高三丈,河里边,几只画浆采莲船。正中间高起邀月楼一座,两座亭轩在两边。月台后有藤萝架,太湖石设月台前。

  桃林杏圃葡萄院,假山对面有秋千。绕过牡丹亭正北,松竹丛里是梅轩。曲径通幽朝霞阁,七间书室面朝南。开了个北窗圆月洞,预备乘凉好看莲。金鱼池上栽垂柳。东南上重整祠堂供吕仙。

  满园中广置奇花与异卉,紫药金菊玉牡丹。迎春木笔黄金榜,绣球合欢共芝兰。锦被珍珠十姊妹,茉莉蔷薇白玉簪。海棠月季晚香玉,瑞香秋萝落地钱。夹竹桃配黄金盏,望江南衬锦鸡冠。玉兰木兰合玫瑰,碧桃丁香与凤仙。渊明花在东篱下,百种香菊更可观。四时不卸春如在,群芳相继吐娇颜。会友邀朋常玩赏,一身潇洒甚清闲。春去夏来秋又至,期服已满到周年。祭扫新茔化钱纸,惨切悲哀一可言。一自服满回家后,这老爷心内悬悬想梦鸾。

  高公回家已经一载,牵挂着小姐,又思念隆太君,遂命郑昆采买了许多的土物,修了书信,打发张和、王平上到无佞府问候太君,打听小姐。二仆领命起身,不必细说。

  那日重阳节,有几个常与高公同游的老头儿,邀了老爷到燕山上留云观中登高赏菊。素娘在家中也无心庆节,独自一个闷闷不已。哄的双印睡了,叫秋月一边看着他。无精打彩,信步至西书院小轩中。只见纱窗半起,廊下摆着二十盆各色的菊花,开的十分锦烂。素娘转身坐在窗下。

  黎素娘,眼望着菊花心增感,口中长叹双泪垂:“想当初有我贤惠的夫人在,共庆重阳酒满杯。与妾身笑折俊朵亲插鬓,爱奴长替画双眉。着热知疼如姊妹,形贴影靠紧随。曾记得详解诗书究理义,陪伴你碧窗同绣坐深闺。曾记得碧桃花下联诗句,相伴你杨柳楼头看落晖。曾记得晴桨轻摇池沼里,陪伴你天香满袖采莲回。曾记得共敲棋子消晴昼,陪伴你鼓罢瑶琴步月归。曾记得桂花香里熬郎醉,相伴你海棠无力入罗帏。曾记

  得共拥红炉观瑞雪,陪伴你暖香阁内看红梅。

  到而今回思旧景人何在,好叫奴触目伤心总是悲。我的娘一旦狠心撇了去,撂下这无穷悔海与愁堆。天大的深恩无补报,我的这冷落凄凉诉与谁?今日偏遇重阳节,你叫我与谁欢笑与谁陪!”素娘越想心越痛,两泪纷纷往下垂。正在伤感悲思处,忽听说“好一盆齐整醉杨妃。”这佳人慢擦眼泪抬头看,但只见一人进步把角门推。

  未知来者何人,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