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次子 第081章:威震北疆袁幽州(3/3)
作者:养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建安五年十月,袁熙回师广阳郡。

  同月,东部鲜卑趁着楼班与难楼乌桓两部争斗之际,发兵乌桓,意欲征服乌桓,扩大势力范围。

  此时,难楼、楼班两军仍在对峙,混战中被东部鲜卑大人夫罗韩所破,两部集合残兵两万,败逃至白狼山苟延残喘。

  楼班与难楼本来打得生死难分,却因为外敌而联合一致,最终经过商议,派遣五十死士突围,其中四十余人被当场射死,将怀中书信悉数销毁;千里奔袭之下,仅有两人得以到达大汉北疆,禀报代护乌桓校尉田豫。

  由于事出紧急,田豫当机立断,派人火速统治袁熙之后,立刻与郝昭领兵五千出塞。

  此时,在白狼山下围困乌桓残军的东部鲜卑大军有三万之众,兵强马壮。田豫兵行险着,以大汉大将军之子,幽州刺史袁熙使者的身份带领数十护卫请求面见夫罗韩,最终成功的接近了夫罗韩,并且从内衫中取出短兵,胁迫夫罗韩。由于有了夫罗韩,鲜卑大军不敢轻举妄动,郝昭与田豫约定的时辰一到,郝昭立刻率领汉军猛攻鲜卑营寨,鲜卑毫无防备,接连被踏破百余营帐,随后才组织起反击,却不料白狼山上的乌桓人早已接到了田豫密信,当即不顾一切发动猛攻,内外夹击之下,东部鲜卑溃败逃散。

  随后,袁熙带领大军赶到,由于鲜卑东中西三部分裂,袁熙干脆联合难楼与楼班,汉乌两族合兵四万,西征东部鲜卑,掠夺鲜卑人口十余万,牛羊数十万,战马两万之多。

  乌桓两部虽然人口依旧不少,牛羊马匹也是很多,但是由于青壮年损失过多,一时之间控弦之士大减,元气大伤,收到袁熙节制。为了制造平衡,袁熙将乌桓与鲜卑中最为青壮的一万五千男子挑选而出,作为幽州兵卒,其余人等,袁熙强行命令难楼占据上谷郡外草原,楼班占据辽东郡外草原,而又扶持夫罗韩的大将步度根作为鲜卑的代理人,占据了渔阳郡外草原。如此一来,三足鼎立,让袁熙放心不少。

  不仅仅如此,为了日后彻底将异族融入到大汉民族之中去,袁熙还特地下令:第一,但凡是三部异族人,都必须从小起就教导汉语,保证除了自身母语以外,汉语成为每一名异族人的第二语言;第二,但凡是进入关内的乌桓人和鲜卑人,一律穿着汉服汉装,不得以异族之装扮入城;第三,引导部分乌桓、鲜卑族人进入关内,实施第一批同化,说汉语,写汉字,穿汉服,并且单独划出一片土地进行耕织生活,让他们摆脱游牧式社会。

  随后不久,袁熙与乌桓和鲜卑两部进行互市,将一些食盐、布帛之类的物品进行交换,并且将交换而来的残次战马售卖给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军阀,然后换取精炼铠甲,再为袁军升级换代,将在战争中受到损坏的铁铠以次充好,交易给异族人。

  反正只要自家的装备比别人好就行。

  北疆战事终于告一段落,通过一连串的北疆战事,袁熙结合了白马将军的武力与刘虞的怀柔,大有所获,不但摆脱了陷身于袁家政治泥潭、内斗漩涡,而且成功的安抚了幽州的北疆,清除了鲜于兄弟、阎柔这等在幽州境内割据的小军阀,而且成功的做到了第一阶段的征服目标。

  除此之外,袁熙收获了精锐的骑士资源、战马资源,大大的提升了幽州的战争潜力。

  而且,还有一个隐性好处:同样是大汉名将,皇帝宠臣,为什么卫霍就扬名千里?而周亚夫就要远远不如?原因很简单,追亡逐北、封狼居胥。

  在这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人时代,对外征战的汉家将领往往会获得比较高的赞誉,而威震北疆,出塞征乌桓、破鲜卑的袁熙眼下就有这么一种隐隐的民心在其中。

  随后,袁熙经过统计,经过一系列的征战,目前幽州兵员大幅减少,不过又因为异族兵力的补充,又基本上得以打平。

  北疆攻防战一役,袁熙麾下大军损伤惨重,两万步卒死伤七千,经过救治,勉强恢复到了一万四千人的编制,又拨给田豫、牵招二人六千兵马镇守北关。

  燕云轻骑战后仅余三千,白马义从更是仅余九百余众,再加上驻守辽西的一万牵招军,以及留守后方的八千兵马,再加上乌桓与鲜卑贡献的一万五千骑兵,目前袁熙军总兵力如下。

  骑兵一万九千人,再对异族进行了汉家洗脑教育之后,袁熙从塞外战马之中挑选白马三千匹,然后挑选家世清白,略通骑术的汉家子弟加入到白马义从当中去,使得白马义从补满了三千之数,但是由于大量新兵的涌入,使得白马义从战斗力下降,所幸最近没有战事,于是乐何当跟叶若,每天的任务基本就是对白马义从进行训练。而其余的一万六千人则被分为两部,每部各自八千人,依旧号为燕云轻骑,分别由王凌和张南负责日常训练。

  步兵三万两千人,其中牵招的一万兵马与田豫的六千兵马不能动,剩余的一万六千兵马常驻幽南,将驻守北疆的郝昭召回,由郝昭与武安国进行训练。

  随后,袁熙花大价钱命令铁匠炼制了两百多付重铠,加上以前的剩余,从三万多大军里挑选最为精锐的悍卒,担任自己的近卫部队,组成了一支五百人的大戟士。

  值得一提的是,本来供养骑兵还需要专门的马夫以及辅兵,但是大部分胡人自己本身就能担当马夫,因此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仅需要支付马匹平日进食的草料,因此就算是供养了一大批胡人骑兵,袁熙的财政压力倒也没有到达很严重的地步,反而因为塞外乌桓、鲜卑三部的归附,减轻了幽州的财政压力。

  如此一来,幽州七郡的九十万丁口仅需供养五万兵马,实际上隶属于袁熙的还有三十多万塞外异族人口,如此一来基本上就是二十人养一兵,压力不大。

  不过,袁熙深知自己麾下兵马不够用,五万兵马御守幽州倒是完全够用了,甚至仅仅是防御的话,守御两州也无不可。但是袁熙将来是要在占据了幽并两州之后,积蓄实力,等待反攻河北,全取青幽并冀,收取辽东的。五万兵马实在太少,至少也要七八万,如果可能的话,袁熙甚至想要拉出一只十万大军。

  不过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幽州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并且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话,穷兵黩武的政策是绝对不可能实施的,要不然就会养出一支像袁术麾下那样,数十万大军被千骑击破的局面,这样的话,别说是数十万大军,纵有百万也是笑话。

  不过兵少也有好处,一来是对幽州财政的拖累少,二来将官压力小,更加可以精炼兵马,提高军队战斗力。

  不仅仅如此,除了军事方面之外,袁熙还从政治、人口生育、教育、经济等多方面做出了巨大改革。

  通过派遣人马,乡老的推荐,袁熙大幅启用寒门士子,每一曲军队里都配备了一位文书,确保各个军队的低级将官都能够保持联络。

  刺史府贴出告示,奖励生育,生育儿女超过三人者,刺史府将会承担每位孩子长成十五岁之前一半的养育费用;生得越多,刺史府奖励的也就越多。

  在至少每个县府都建立一所蒙学启蒙幼儿学堂,实行义务教育制,确保大部分七到十二岁的男性孩童能够接受六年的基础制义务教育,不要求多么高深,但至少要让孩童读书识字,懂得最基础的儒学经典。在广阳郡的一些县府之中,甚至就连乡中都配备了蒙学幼儿学堂,其中的大部分师资同样是征召的寒门弟子。

  教育一直是世家大族垄断的特权,袁熙本身就是世家大族——袁阀的代表,因此也并没有触及太深,除了六年义务教育保证学生不是文盲之外,就基本上不在进行高等教育。

  同时,袁熙还设立了不少的“技校”,贫苦人家的孩子可以三分之一的费用进入其中,由铁匠、木匠、皮匠等等各类匠师传授各类工种技巧。

  并且,袁熙从刺史府中花费巨资,经过软硬兼施、刺史亲自登门拜访的措施,从世家大族手中,廉价购买了不少土地。由于袁阀的巨大影响力,以及袁熙幽州刺史和袁绍之子的身份,一些士族倒也不愿交恶,便纷纷把自己用不太上的一些土地低价卖给了袁熙。袁熙于是把一些无地的农民,以及一些游手好闲的青年召集起来,把土地分发了下去——这并不是无偿的,农民日后需要除了按时支付赋税之外,逐步的把这块土地的购买费用逐步交清。

  并且,袁熙在思虑良久之后,对税制进行了改变。

  赋税徭役一直是封建时代农民心中的伤痛,有些地方甚至要交高达十分之九的税,农民交完税之后剩下的粮食甚至都不够自己温饱之用。

  袁熙制定的税率是三一税,三取其一,别觉得高,这已经算低的了。

  并且,袁熙还向农民低价提供劳动工具、种子等生产资料,由于缺乏耕牛,于是转而提供劣质的驽马。不过这些农民需要交五二税。

  如此一来,袁熙携带着大胜之威,对幽州上上下下又进行了一番改良式的变法,相信多来几次之后,幽州就会像革命一样,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