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嫡女之开挂成妃 第十三章 曹家,教引嬷嬷
作者:苏渐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侯府鹤锦堂。

  婆子带着人回了侯府,便给老夫人回了话。

  老夫人眯着眼斜歪在贵妃榻上,旁边的小丫鬟举着绣拳轻轻捶着腿。

  瞥见进来的婆子,拂了拂苏绣金蝉抹额,道:“那孩子怎么样?”

  婆子殷勤地把那日的情况说了,末了抬眼看着侯老夫人,嘴角微翘,又说:“老奴看着三小姐竟比咱们府里的其他姐儿略强些。”

  老夫人送的东西都是珍品,而三小姐竟眼皮子也不眨一下,而且自己特特地穿戴了好些昂贵的首饰,三小姐也没看一眼。

  换成其他小姐,指不定怎么眼皮子浅呢。

  “也是我当年糊涂,听了那贱人的话,亏待了那个孩子,也枉了如雪的孝顺。”老夫人捻着手里的佛珠。

  眼里的冷厉变得温和,那样一个秀外慧中气质如兰的女子,对自己这个老婆子竟然晨昏定省问安视膳。

  “等接了三小姐回来,老夫人自是疼她便是。老奴看着三小姐也是一个知恩的人。”不然也不会对许氏那样恭谨有礼,而且那礼仪规矩浑然天成,光看着就赏心悦目得很。

  “温家的家教自然是好的。”心下也盘算着现下自己的儿媳妇和几个孙子孙女。

  左相府。

  出了花厅,穿过抄手游廊,便是荷花池,此时正值荷花开的盛的时候,白玉栏杆曲曲折折地包围着。

  美人靠上歇了几只叫不出名儿的鸟,大伞似的荷叶接连着,翻滚着,颜色煞是好看。

  “小姐,老奴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申嬷嬷看着现下娇美可爱,刚才在厅里通身高雅的云卿,心里反复琢磨着。

  “采蘩,你先带着丫鬟们把东西拿下去。让申嬷嬷陪我在这儿略坐坐。”云卿倚着池边的美人靠坐了。“嬷嬷且说。”

  “奴婢曾听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云卿没有接话,便又道:“小姐,无论怎样,您终究姓曹,流着侯府一半的血。”

  云卿吃惊了,她只道是皇后给赐的一个教养嬷子,且素来和温家敌对的杜皇后的赏赐,居心可以想见。但不想会和自己说这番话。心里防备,寒气侵入眸子。

  这样小的年纪,却有压抑人的气魄。申嬷嬷吃惊,道:“当年,老奴曾和如雪夫人有过一面之缘。”

  眼里挣扎了片刻,又看着云卿如深井般的杏眼。抿着嘴,把温如雪和宛妃的事讲给了云卿。

  看着微风吹着的荷花池,云卿不觉出了神。

  想不到她才女娘和闺蜜的友情这般诚挚让人动容,一个孤独的灵魂遇到另一个孤独的灵魂,世界从此不寂寞。

  也难怪了自己那么多年的苦日子宛妃理都不理,却不想又这一茬儿。

  当年温如雪已出阁,宛妃还是宛贵妃。

  边关战乱,可惜朝中无人自荐前往,当朝左相便重举戈矛前去平乱。

  而江南一带遭了洪灾,国库资金远不够战争所需,朝中旧臣却散播温家人有不臣之心的传言,私下里拉党结派日日笙箫。

  一怒之下温如雪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硕鼠赋》,命人在酒肆茶楼,文人聚集的地方宣扬,这篇讽刺官员尸位素餐,不辨是非,枉顾天命的赋,一时在京引为盛传。

  涉及的官员更是气愤,联名上书指责温如雪不守妇道。

  身在后宫的宛妃得了消息,身怀六甲到承意殿上,没有声张,没有愤怒,只说那篇赋诗是自己所作,然后扬长而去。

  在广陵授学的温明庭利用温家的清明之声,号召乡绅百姓筹集资金物资,另请了镖局护送到边关。

  另有号称天下第一商的凤家,也带了头,为平边关,筹措资金。

  这些事在当时被广为传诵,文人士子莫不动容,百姓民众没有不赞扬的。

  然后宫干政,宛贵妃成了宛妃;杜嫔成了皇后;皇帝在前朝后宫都下了旨以官位大小筹集银钱;凤家也在哪一年成了皇商。

  听着这些故事,云卿不得不感叹自己的母亲不仅才华惊艳,还是一个真性情的女子。

  傍晚回了院子,云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有和谁讲话,练了一百个大字,又临摹了字帖,直看着温如雪的画像出神。

  外公从来没有提过妈妈,连画像都是自己偷出来看的;无论小学,中学,留学都是自己一个人。

  尽量从工作中抽出时间一起吃饭,过生日,不错过每一个对自己而言重要的日子,比如毕业,比如领奖。

  可是每次在车里看到别的女孩挽着妈妈的手在橱窗前撒娇的时候,云卿心里难免被抽得空空的。

  她不再有事没事去逛街,去外面吃饭,习惯性地每日在家看书画画养养花草,自己照顾自己不给外公添乱。

  就这样抱着画卷和着衣躺在窗边的小榻上睡着了。一个身影轻盈地落在了窗棂上,扫视了一番屋内,灵巧地跃了进去。

  给云卿盖上了毯子,把画卷收了起来,蒙着脸,只露在外面的眼睛,向窗外张望了一会儿,弓身出了院子。

  采蘩和申嬷嬷进来瞧见云卿已经睡着了,便没有叫醒她,只留了小丫鬟在廊间守着。

  此时月色正浓。

  ……

  每日卯时,云卿就起了床,盛装学着礼仪规矩,下午还得跟着两位哥哥念书,晚上又是一百个大字,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这段时间,申嬷嬷看着采蘩的规矩实在是粗糙,日后跟着云卿少不得丢了脸面,也顺带着指点了采蘩。

  主仆三人的关系也慢慢少了隔阂,圆融起来。

  看着采蘩皱着脸儿地仔细学规矩,云卿乐见她的变化,跟着二舅母身边一段日子,性子是稳重了些,没有先前的跳脱。

  云卿问及她都学了些什么,她也只是笑笑。后来云卿才知二舅母每日都拘着她学刺绣,而这女红却成了采蘩的死穴。当然此是后话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此时却愈发娇艳了。

  云卿习完字的时候,外面已经挂上了满天星辰。申嬷嬷正端了粥进来,“小姐累了吧,喝点荷叶粥清清肠胃。”

  小巧的粉青色满釉瓷碗,粳米夹杂着淡淡的荷叶香味。“嬷嬷不知,今儿下午三哥说起荷花池里的荷花具都开全时我就想着了它了。”

  “这会子略吃点儿,吃太多等会儿又该睡不着了。”申嬷嬷把碗放在窗下榻边的小几上,过来收拾着云卿的练字的几案。

  “正是呢,不过这会儿多写了几个字全身酸疼得紧。”云卿端着小碗自顾自地吃了起来,荷叶味不浓不淡,甜味也刚好,爽口。

  申嬷嬷看着案上的字迹,娟秀却力不足,足足有两百张大字。又看了看一脸满足的云卿,始终说服的话没有说出来。

  径自走到云卿身边道:“你且坐好,我给你按摩按摩。不一会子便不酸了。”

  果然,这按摩了一会儿云卿便不觉得乏了。“嬷嬷还会医术?”

  “医术算不上,医理道倒是略懂些。”听到这句话云卿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自己先前就想着找几本医术,学几个方子调理身子,这会儿就有一个资深大家出现了。便一脸诚挚夹杂着仰慕地看着申嬷嬷。

  “前儿我就已经准备着给你做药膳了,你这身子也该调养调养了。”若身子继续亏下去,以后指了人家也是很难生养的。申嬷嬷暗自想着。

  若知道申嬷嬷的想法,云卿非得吐血不成。不过调理好了身体,日后也便宜些,也不用总是担心早逝什么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