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嫡女之开挂成妃 第三十九章 及及笄,秋闱放榜
作者:苏渐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百姓们呼着喊着地到雍和门前一观皇榜。

  “先生,这上面说的是什么。”

  一个老儒着青衫身姿挺拔地立在人群中间,神情淡然地捋着胡子。

  旁边的人群也是十分期待地催促着。

  除非征收赋税,抑或选贤选能,最不济是三年一次的选秀,才会张贴皇榜。

  洋洋洒洒地一通告示,以福嘉县主的五星在庭的命格所述。

  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祥瑞之星再现,昭大梁国运,萧氏紫薇宫明。

  老儒没有说其他,精简后缓缓对众人道:“皇帝陛下说,福嘉县主未及笄前,不议亲。”

  众人吃惊,守在皇榜前的两个御林军却面目表情。

  老者捋了捋胡须,继续说:“且,议亲者必须由福嘉县主意愿,淮国公点头,皇上首肯降旨才能作数。”

  又是一阵唏嘘不已,人群中的议论声渐消。

  “章先生,您不是给曹家坐馆呗,福嘉县主现在如何了?”一个青年出声。

  章先生的确是曹家族学里的先生,只是没有想到会有人认识。

  章先生没有一点儿局促地道:“老朽也不知了,县主去她的庄子上避暑了。”

  避暑是假,规避风险才是真吧。

  云卿自然是知道她外公进了宫的,也知道宛妃肯定也吹了枕边风。

  不然,皇榜怎么那么快张贴出来?所以带着一干丫鬟去了自己唯一的一个庄子上。

  这一昭告天下,没有谁再议云卿的亲事。

  清河郡王妃和许氏谈过,只一句,遵着云卿自己地意思还有老爷子的首肯。

  沈家也没有再提此事,通过宫里贵人,皇帝的意思很明了,等云卿十五岁后,看沈君琢的成就。

  知道之后,沈君琢更是努力读书。

  右相林府。

  “既然昭告天下了,你也不用再着急上火了。”林溪南轻啜了一口茶道。“你不知道,你现在吹得,很难听吗?”

  耳旁的萧声顿时停了。

  温清冠翻身坐下,“这次回来,下次什么时候走。”

  “我人都还在这里,你问什么走不走的。真是不会聊天。”林溪南十分嫌弃,眼神清朗。

  反观温清冠,平时就话少,现在更是缄默了。

  齐眉勒着戏珠金抹额,眼露忧色。

  “这一路,我听到了福嘉县主不少事。”林溪南也正色,试探性地说:“她不是一般的女子,你对她,是不是已经多了超出兄妹感情的情愫。”

  “啪——”

  温清冠手里的紫玉萧落在石桌上,撞落了一只白瓷茶杯。

  这句话是肯定句,不是问句。但温清冠的反应已经告诉了林溪南一切。

  那么也没有刨根问底的必要了。

  温清冠看着这个,很小就闻名京都的天才朋友。

  他从没有觉得他和自己不同,只是此时,温清冠是不希望他看到自己的内心。

  而他自己仍旧想要蒙蔽自己,只是在听说三家求娶云卿时,他有点不甘心而已。

  “萧吹紫玉,公子无双。”林溪南莫名其妙地一句让温清冠摸不着头脑。

  林溪南干咳了一声,示意他看后面的阁楼。

  温清冠看去,立即一片惊呼。

  三四个衣着艳丽的女子站在高阁上,手里举着的卷轴,真是几个字。

  “别看我,那又不是我家的阁楼。”林溪南作无奈壮,天地良心,的确不是林府的建筑。

  是一个比较好的绣楼罢了,温清冠更是黑了脸。

  与之同时,任家府库被烧的事也落了尾声,许多珍贵字画都在皇宫被找到了。

  大理寺查到是洛月公主和惠妃的宫殿时,悄悄递了折子给皇帝,也透了消息给任家。

  按大理寺卿陆大人的意思,劝着威远侯干脆把字画都捐给国库算了。

  任侯爷恨啊,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怎么自家府库里的东西,好端端进了皇宫。

  先是大火,后是字画进了宫里,还巧地在洛月和惠妃宫里。

  这已经容不得任连生不对号入座了,可是福嘉县主去了庄子上。

  对呀,在庄子上发生什么也没有什么踪迹不是。

  皇帝看着任侯爷呈上来的折子,心里是窃喜的,面上却十分纠结。

  不,十分里面有四分。毕竟任连生可是他女婿,而且他大女儿还是个药罐子。

  几个知情人站在仁义礼智信的角度,劝着皇帝收下了任家的收藏。

  虽然是些字画,但都是些真迹。皇帝是嘚瑟了,任老爷却是请了一个月的病假。

  眼看着入秋,在菊桂飘香的时候,秋闱放榜又在京中掀起话题**。

  许氏早已打发了小厮早早地在侯着,等着放榜了就赶紧回来报信。

  此次参加乡试的只有温清苑和温清墨,虽然知道自家孩子文墨。

  但许氏还是很紧张地一直在花厅里焦灼地等着。

  温述之平时一本正经地,这会儿也一直喝着茶,压惊。

  “夫人,坐下来等吧,您还不相信大公子和二公子吗?”星如在一旁劝到。

  许氏叹了一口气,坐了下来,不过半会儿,又开始徘徊了。

  左等右等的,就是不见小厮来报信。

  “中了,中了。”

  小厮连口气也没得喘的,一路狂奔到花厅。

  洒扫丫鬟听到说中了,都欢喜驻足,相互攀谈。

  “夫人,太爷,报信儿的人回来了。”婆子道。

  “夫人,太爷,中了中了。”说话间,小厮已至门口。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大公子中了头等解元,二公子是第三经魁。”

  “当真看得清楚了?”许氏笑问。

  小厮深深吸了一口气,朗声道:“小人反复确认了好几次,千真万确。”

  许氏正待亲自告诉温述之时,温述之早已不见。

  一屋子的丫鬟婆子都喜上眉梢,纷纷向许氏道喜。

  “赏,统统赏。”不觉眼角有些湿润。

  许氏心里十分感慨,当年温大夫人把三个孩子全都托付给了她。

  这么多年,她一直待若亲子,用心过犹而无不及。

  “娘。”温清冠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看着许氏的样子,揪心得很。

  许氏笑着拿帕子擦了擦眼泪,“娘没事,你大哥二哥考中了,娘高兴的。”

  温清冠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娘,明年我也去考,让你也高兴高兴。”

  “傻孩子,你若是不喜欢,考中了娘也不高兴。”许氏被他这句话逗得,扑哧笑了。

  这么多年,她终于可以给他们泉下的母亲一个交待了。

  星如在一旁看着,也是伤感地很,夫人对大公子,二公子五公子的好,她是看在眼里的。

  “娘,以后大二哥娶妻都少不了您一杯媳妇茶,到时候您再高兴得忘喝茶怎么好。”温清彦摸了摸头,朗声笑道。

  若早知道娘这么高兴,自己也去参加武举了。温清彦想着,仍然替二人开心。

  话音落,几人也笑了起来。

  “三弟说得是,婶娘忘喝儿媳妇茶还好,忘给红包是不成的。”门口的人长身玉立,声音温润。

  身后的温清墨亦是温和笑着。

  “大哥怎么和卿儿一样,就盯着红包了。”温清冠粲然笑道。

  提起云卿,许氏忙对着星如道:“对了,快把这个消息告诉卿儿,说不定这丫头还等着呢。”

  温清冠答应着,说起来那丫头躲到庄子上已经好几日了,想着,不如趁这个机会去见见也好。

  星如无意瞥见他这样眉眼具笑的样子,一时看怔了。

  除了有大小姐在,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样温暖笑容,比苑少爷的笑,还要明媚。

  察觉到她的出神,月如连忙用手肘撞了撞她,拉着她出去了。

  宁成侯府,上至老太太,下至各房姨娘,都敛声屏气地等着看榜的人回来。

  已经很明显地可以看到曹若玉的肚子微凸;老太太自从病好后,气色比以往差了些。

  三太太王氏也是焦虑的,时不时瞅着外间依然空空如也的外堂。

  二太太神色倦怠,厚厚的脂粉也遮不住眼下的乌青,看着尾坐一个娇媚的姨娘,遮不住的愤恨。

  云卿在庄子上,最春风得意的是大夫人,翘首以盼曹绍均的消息。

  也不知道那会儿生病有没有影响发挥,应该去华严寺求支签的。叶氏心想。

  “老夫人,侯爷,三少爷被太仆寺协领家的公子打了。”一个小厮嘴角红肿着就跌跌撞撞地跪倒在大厅。

  “怎么回事,三少爷人呢?”老太太急忙问着。

  三少爷?绍峰?莫氏才回过神来,惊疑地看着酣睡的曹二爷。

  轻哼了一声跟着小厮出去了,老太太赶紧吩咐着管家跟去,看看严不严重。

  “这跟在身边伺候的也不知道劝着,怎么和人打起来了。”老太太气愤着,转头叫着:“老二,老二。”

  曹向远哪听得到有人喊他,也不知做了什么梦,嘴角轻笑。

  “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把二老爷扶下去休息。”曹定远也是对曹向远的行为,眉头微皱。

  曹二爷被人架着嘟囔了几句,曹定远才对老太太道:“母亲也别着急,峰儿会没事的。”

  老太太微暇着眼,点点头。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

  “老夫人,老爷,中了。”远远地就听见报信的人。

  等人进来了,曹定远显得十分激动地问着名次和府邸。

  第一名解元温家嫡长孙温清苑,亚元是祖籍献县的丁若镛,经魁是温家二公子温清墨。

  曹家参试的曹绍均乙科四十二名,曹绍峰未入考场,曹绍蓉同列乙科二十八名。

  知道都中了举人,众下人跪了一地地恭贺着老太太等人,乐得叶氏合不拢嘴。

  老太太一口一个阿弥陀佛地,说着就要去拜祭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