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弥撒 第五十八章 月相盘
作者:黑哩哩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从观月台俯瞰冷原,本质上,同地底没有任何区别。

  风吹乱发丝,狂暴的浪涛冲击着高塔底端,几艘废弃渔船的残骸为海水镀上了一层幽邃的墨色;深不可测的海洋,黑暗环绕的高墙,将这座弹丸之城禁锢在远离尘世的一隅,既是孤岛,亦是囚笼,所有闯入者都被溃烂的太阳束缚,永世受困。

  方珏很快将视线投向观月台内,尽管顶层已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但从原本的布局和风格来看,可以推断观月台的主人乃风雅之士,尤其是一侧铁门后盛放的白花,乍看之下就如坠落于地,不曾融化的冰雪。

  上次来的时候,吴凌烟没有在意这些东西。

  他心头一颤,推开铁门,确认这些白花与杀死邹可儿的完全不同,这才放心进入。

  花丛中还隐藏着一台造型古怪的类金属器械,所用材质吴凌烟从未见过,钢不像钢,铁不像铁,铜不像铜,泛着淡淡的青绿色,初看上去恰似一台天文望远镜,然而却并没有镜头,座基周围环绕着八块圆盘,圆盘之上赫然陈列着八种不同的月相,顺序杂乱,一见之下,就让人联想到某种机关。

  “这是什么?”

  “月晷,更确切地说大概是月相盘。”方珏淡淡地解释,“月晷的字面意思与日晷类似,是一种显示时间的工具,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含义,即夜间观测月球的仪器,我想这玩意儿,应该属于后者。”

  看来观月台果真是用来观测月亮的。

  八种月相分别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每一块圆盘里的月相都可以转动,简单的排列组合,共有八的八次方,也就是16777216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但这谜题会不会过于简单了点?很显然,只要按时间顺序将月相逆时针排列,就会……

  什么也没有发生。

  方珏吃了一惊,这剧本不对呀。

  顺时针再排一次,依然如此,海风轻拂,朵朵百花摇头晃脑地跳起舞来,仿佛在嘲笑天才少女欠费的智商。

  其实方珏的智商,又哪里欠费了?仅靠心算就准确算出了八的八次方,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最低限度吴凌烟在听到她脱口而出的“16777216”时,就是一脸的茫然。

  月相盘谜题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简单,这反倒激起了方珏强烈的好胜心,这世上没有任何人设计的谜题能难住她,没有!

  可万一这根本不是什么谜题呢?见她扶着眼镜,入神地思索,吴凌烟自觉地保持安静,将花田每个角落都搜了一遍,毫无异状。

  既然是月相盘,说不定解开谜题的时机要在晚上。

  说不定要沐浴在月光下才能触动机关。

  又说不定排列的月相要与现实相吻合,今天是十六,该是满月。

  吴凌烟望着太阳,胡思乱想,却发现方珏同样也在注视着太阳,看来她所想到的,早已走在了吴凌烟前头。

  莫非还要在这里等到晚上?

  “林小仙有对你提过月亮吗?”方珏问。

  “没有,完全没有。”

  “有意思。”她点了点头,踱至台边。

  其时太阳高悬东方,阴影却将观月台完全笼罩,方珏灵光一现,在心底计算不停。

  如果她所料没错,整个观月台顶层无论何时都不会被太阳光直射到,这会不会也是某种线索?

  更诡异的是,类似天文望远镜的长筒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动而微微转动,末端始终保持在指向太阳的方向,由于转动幅度太小,先前一直没有发现。

  这却是为何?

  观月台分明是观测月亮的,为何会指向太阳。

  难道……

  方珏飞身窜至月相盘前,十指翻飞,将所有圆盘移至新月之上,所谓新月,实质上就是一片虚无,没有任何图案。

  只听地面隆隆声响,承载月相盘的土地旋转着降下,露出一条幽深的地道,隐隐能够看到几点摇曳的灯火,仿若指引亡者引渡幽冥的鬼火,阴影之中,毫无温度可言。

  吴凌烟又是惊奇,又是佩服,方珏的大脑果然与常人不同,月相盘谜题终究还是被她破解了,即使已经来过一次,也很难想到观月台下竟会别有洞天。

  “你是怎么想到的?”

  方珏眨了眨眼,笑问:“你知道新月吗?”

  “新月?这……就是一种月相。”

  “对,一种月相,月亮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以暗面背对地球,与太阳同升同落,导致人的肉眼无法看到它,这就叫做新月。”

  “月晷指向太阳,实际上就是最大的提示:把观月台看作月亮,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那就是新月,所以我就随便试了下。”

  没想到还真的成功了,吴凌烟一颗心怦怦乱跳,地道里埋藏的秘密极有可能同林小仙有关,贸然闯入会不会惹她生气?里面是否会有什么防卫机关?

  正彷徨间,方珏已然踏入了地道,拾级而下,吴凌烟赶忙跟上,加快步伐,超至她身前。

  无论日后怎样,至少眼下要保证方珏安全。

  有灯火就说明地道里氧气充足,一股潮湿的气味顶得嗓子极为不适,螺旋状的阶梯与观月台风格一致,似乎出自同一人之手,只是由于身处暗室,多了几分阴森森的妖氛鬼气,让人联想到传说中的悬魂梯。

  好在他们还是顺利地到达了地底,被困在梯上的场面并没有发生,方珏四处打量了一番,镜片后的瞳孔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观月台的收获已大大超出了预期,成功破解谜题不仅使近乎生锈的大脑重焕生机,更接近了某种深层次的秘密,这条密道极有可能藏在观月台一侧的山体之中,空间远比想象得广阔,古老的装饰和散落的石砾无不表明着它的年头,倒不太像是近几年刚刚落成的。

  也许修建观月台,真正目的正是掩人耳目。

  方珏绕过一堆瓦砾,墙角结着厚厚的一层蛛网,顺着破损的墙洞延伸开去,一个巨大的、蛛丝缠成的茧呈S型躺在一旁,从轮廓和大小判断,是人类无疑。

  方珏起初并没有察觉,还伸手在茧上拨弄了一阵,细密光滑的蛛丝粘性依旧,费了好大力气才清理干净,而当她终于意识到茧里包裹的是什么东西时,吓得后退一步,跌坐在地上。

  她不怕死人,也不怕虫,唯独害怕的,是吃人的巨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