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风云录 第七章 两朋友生隔阂,亲兄弟闹意见
作者:顾影自怜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在校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起床,跑操,吃饭,上课,再吃饭,再上晚自习,睡觉。反反复复着单调的生活。

  张学军不再故意的刁难陈念念,而念念最近似乎火气很大,偶尔接触时总是会发小脾气,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害得张学军左右不是,更是对于念念的表现摸不着头脑。陈生依然努力的上课,学习。

  每上一个月课,在第四个星期的周五下午,学生们都会提前下课。准备回家。这周叫做回家周。在县城住的同学自己就骑着自行车回去了,在乡下住的只能坐班车回家。

  张学军有点事情耽搁了一会,所以出来的有些晚。当他出校门口的时候,学生已经不多了,所以一下子就看到了两个身影推着自行车并肩走着。

  很显然那两个人是陈生和念念。念念也是县城人,据说还跟陈生住在一个小区,本来是件无可厚非的事儿。但因为陈生已经对张学军坦白了也喜欢念念,所以张学军的心里阵阵的酸楚,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赶上去跟他们开玩笑,而如今只能远远的跟着,因为这也是通往班车站的路。

  或许他俩才是真正的一对吧!陈生学习那么好,家庭条件也不错。念念学习也挺好,两个人都是城里人,从小就认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张学军越想越心酸,自嘲的笑了笑。

  正当张学军胡思乱想之际,突然看到他俩被两个男人劫住了,而且那两个人还对陈生推推搡搡。似乎要对念念动手动脚。

  张学军来不及多想,把书包扔在地上,一个健步冲了上去,高高跃起,对着其中一个男人就是一记重拳,跟着朝那人小腹就是一脚,那男人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同伙大吃一惊,赶忙冲上来与张学军战在一处。

  那男人大概20多岁的模样,身高马大。战了几个回合,二人不相上下,脸上都挂了彩。而正在这时,倒在地上的男人清醒了过来,爬起来加入了战斗。

  张学军有些吃不消了,两面夹击陷入了被动,而此时陈生也加入了进来,四人乱战了会,念念喊了声警察来了,两个男人转身就跑。

  张学军嘴角流着血,大口大口的呼气。念念赶紧冲了上来,掏出手帕给张学军擦血,哽咽的说道:“你不是很能打吗?两个小流氓就把你打成这样。”张学军嘿嘿笑道:“今天中午没吃饱,少林拳没使出来。”念念破涕为笑“你这个饭桶,这个时候了你还闹,要不要去医院?”张学军赶忙说道:“不用不用,我这身子骨糙着呢,一点事没有,你赶紧回家吧。”

  陈生一直在旁边沉默着,念念这才注意到,脸有点发红,有点害羞。谢了谢陈生,然后叫陈生一起回家。

  没等陈生回话,张学军走上前,搭着陈生的肩膀笑嘻嘻说我俩还有点事,你先走。

  待陈念念走远,张学军把胳膊慢慢的拿下来,盯着陈生说道:“如果念念不喊警察来了,那两人也要跑了吧?”

  陈生颓废的答到:“就知道瞒不过你。”

  张学军哼了一声说道:“一出英雄救美的把戏,只怪你演技太烂。还好最后你上手了,说明你还把我当朋友”

  陈生无力的说道:“我真没想到你会在,如果……”

  张学军打断了陈生说道:“不用解释了,你要追念念可以,光明正大的追,别在背后使阴招,这事儿我不会告诉念念,我希望是最后一次,如果再来,朋友没得做了”

  说完,张学军捡起书包朝车站走去,只留下陈生默默的发呆。

  开矿的事进展很顺利,当地县政府很重视刘家的投资,把这个定位重点招商项目。刘家本来就有一定关系,如今又有县里的支持,任何手续办起来都很方便。

  如今在办理两件事,一件是办理采矿许可证,一件是修路,把通往国道的二十里村路修好。

  修路需要工人,找工人这是当仁不让的落在张学文手中,张学文选择工人的标准是,谁跟他亲,谁跟他近,他选谁。根本就不考虑是不是脚踏实地的干活,不考虑有没有干活能力。

  张学军一回到家就听说了这件事,狠狠的说了张学文。张学文不服气,心想也是为了亲朋好友,这个钱谁赚不是赚,为什么不能让家里人赚?让朋友们赚?

  晚上吃饭的时候都闷闷不乐,似有心事。张万水看在眼里也不说话,心说孩子的是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吧。

  张学军首先开口,像大哥道歉,把话说狠了。张学军举了个例子,说假如咱们兄弟两修路,你是不是会找那些人干活?张学文说那不一样,咱俩是亲兄弟,这别人比不了。张学军说这就是事情的根源所在,你压根就没把刘家当自家人看待,你别忘了咱家是入的股份,修路的钱看似刘家在出,实际上都得从利润里扣,也是咱家在出钱修路。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张学文恍然大悟,体会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连夜重新找了工人。

  哥俩忙乎了半宿,回到家躺在炕上,张学军说道:“哥,以后你在矿山做事,千万别耍心眼儿,就你那几个心眼儿就别在刘家人面前班门弄斧了。实心实意的给人干活,多学点东西,以后咱机会有的是。”

  张学文说了声知道了,放心吧!

  在家待了两天,张学军回了学校。

  此后开矿的事进展顺利,很多的事情县里特事特批,开了很多绿灯。修路的事进展也很顺利,不久后,腾达石矿正式投产。都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形势变化太快。三年后,刘家和张家就飞黄腾达,张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