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风云录 第二十一章 穷人李秋生
作者:顾影自怜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张学军问苏小小到底怎么回事,苏小小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并俏皮的说道:“班长,你这是众望所归,还是从了吧?”张学军很是无语。

  几人回到寝室,谢公然一路无话,脸色不好,闷闷不乐。虽然对这个班长他没什么兴趣,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心有不甘,总觉得被张学军背后摆了一道。

  张学军看出了他的想法,点上一根烟递给了谢公然,自己也抽了一根说道:“谢公然,咱俩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你可能不够了解我,我只想告诉你,背后捅刀子这种事,我张学军做不出来。选我当班长这事我

  毫不知情。”

  谢公然抽着烟闷声不说话,心想从开学到现在,对张学军的了解,他真不可能做这种事。他就是那种有事直说坦诚相待的人,真不至于背后使招,如果他真想当班长,不会帮我宣传,想法让我当班长。

  吴墨泉在一旁正色的说道:“谢公子,这事你真冤枉学军了,我跟小小打听清楚了,我发誓,这事都是女生们搞的鬼。就因为军训那事学军在咱班的口碑特别好,她们都特别佩服学军,所以才选了他。我实话实说你别介意,我也觉得他当班长比你合适,你真不是那块料。我知道你家有钱学校有背景,但这不是当班长的条件,让人佩服,能服众,以后为班级真正办事这才是当班长的条件。”

  谢公然把低着的头抬起来,吸了一口烟缓缓说道:“其实我也觉得学军不是这样的人,再说我确实不是那块料,但是我心里真有疙瘩解不开,说实话我也真服学军,有勇有谋,人仗义。”

  张学军眉头舒展,说道:“以后咱们处着看,日久见人心。但话说回来,既然我当上班长了,就一定对班级负责,你学校有关系,以后少麻烦不了你,班级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今天这事算我对不住你了,大不了我请你一顿,让寝室的哥们和小小作陪。”

  谢公然言辞说道:“那不行!”

  吴墨泉在一旁不耐烦的说道:“谢公然你差不多得了,还想怎么着,学军都这样说了,你别没完没了的了,再这样劲儿劲儿的我可看不起你。你要真不愤跟学军打一架,我当裁判。”

  谢公然赶紧辩解道:“跟他打我可不敢,你没看他一脚就把杨林踹地上啦!我是说不行,请一顿饭不行,至少两顿。”说完自己都笑了。

  三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张学军赶忙回应道:“成,就两顿了,你小子不生气就好。”

  年少的他们没有什么心机,更不会有什么仇恨。把话说开了,事就过去了。往往没有利益参杂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情。少不更事,少年时代更容易交几个真朋友。

  最后苏小小也向谢公然解释个这件事,谢公子彻底释怀了。

  李秋生一直是个很沉默的人,不愿意招惹是非。张学军动员人打杨林,他没有出手,只在一旁观看,还尝试着拉架。两人劝说谢公子,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听着。张学军请人吃饭,无论怎样劝说,他都不去参加。

  不过他到是很勤快,从开学以来,寝室的卫生都是他一个人打扫,也不用吩咐,不用别人帮忙,看见一点脏的地方都迅速的打扫完毕。张学军有点过意不去,总想排个值日表,几个人分别打扫。李秋生却说不用你们了,别的事我帮不上忙,这点小事对于我来说没问题。张学军也不再坚持了,可能他心里或多或少有些内疚吧!想弥补点什么。

  李秋生有个习惯,从上学第一天起,就每天坚持六点起床,洗涑完毕后去操场跑步。跑半个小时再运动一会儿,就去食堂吃饭。早上打点粥买个馒头一块钱,就着咸菜吃,中午买份米饭半份菜两块钱,晚上基本上跟早上一样。这样一个月花费一百出头。上大学每个月还有七十块钱的补助直接打入饭卡里,所以基本上一个月的开销也就几十块钱。

  人和人不一样,当其他同学贪图安逸睡懒觉的时候,李秋生起来运动。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他是为了锻炼身体,他生不起病。

  当其他同学桌前酒肉豪饮的时候,他只吃着一份米饭半份菜,带肉的都不敢买,他为什么这么节俭,他说他是个穷人。

  穷人有穷人的志向,所以他说吃不起别人请的饭,搭不起这个情,因为他回请不了。所以他不想打架,他怕负责,他怕负医药钱,他更怕伤了对他殷切希望的父母。

  从出生,人和人就不一样了。有些人出生后什么都有了,至少不会为衣食而忧,但他不一样。所以他要加倍的付出,刻苦的用功,先天不足,只能靠后天努力。

  吴墨泉和谢公然不爱搭理李秋生,真不是瞧不起他这个穷人,而是觉得他太不够意思,朋友有难他不敢上。也觉得他太矫情。叫你吃饭你就应该去吃,一个寝室的兄弟不必分的那么清楚,谁的钱不是花,也不用他回请。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思维方式不一样,这更多取决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张学军穷过,也是农村人,所以很体谅李秋生。有时候打份菜总是故意剩下点,称自己吃不了给他吃。李秋生哪能看不出这一点,所以很是感动。

  寝室几人的关系很奇特,没有张学军在场,三人几乎没什么话说。有他在,寝室就热闹起来。

  如今也正式开学了,步入真正的大学生活,跟之前真不一样。上午基本能上四节课,下午基本上没课,晚自习更是没有。

  在大学没有老师再强迫你用功努力,完全是靠自主,自发。大多数人想的是考试能过六十分,不挂科,混个毕业证就行了。

  起初的一段时间,吴墨泉和谢公然还能坚持上课,后来一看学校管理松懈,再问问大二大三的前辈们,干脆就不去上课了。课上点名也有班长顶着,肯定出不来事。

  张学军和李秋生倒是不会逃课,坚持的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