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小悟空 前言
作者:午言.CS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很多人在看《西游记》时,都或多或少会对一些情节不明白:孙悟空大闹天宫何等厉害,十万天庭正规军都被他仅凭一己之力打的大败,为何取经路上竟连红孩儿(这小子在天庭可没有什么背景,顶多他老子算是个老流氓)这样的后生晚辈,孙大圣也败在他的魔法之下?甚至遇到强敌时,孙大圣干脆使出和平时自负性情极不相称的法子来:靠钻到妖怪的肚子里取胜。一部《西游记》,孙大圣竟然钻了好几次,连红孩儿他妈,孙大圣的结拜大哥牛魔王的老婆,这样的一个女流之辈,他也靠这种不光彩的法子来取胜。如此以来,当孙悟空从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出来时,岂不是成了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的兄弟?要知道,他可是取笑过“金翅大鹏”是佛祖的舅舅。(佛祖在雪山被金翅大鹏的兄弟孔雀吞吃,从孔雀的背上切开小孔出来后,本欲杀孔雀,燃灯古佛劝说道:“你从它肚子里出来,应视其为生母……”。后,孔雀得以封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花果山大战,孙悟空被二郎神擒获,天兵用尽各种方法都不能将他“除掉”,连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都一样灭不了他,既然猴儿有如此不死神功护体,取经路上遇到妖怪何必请人相助,只管向前冲就是,反正又死不了。只是不知为何,取经路上,猴儿的这种不死神通竟莫名消失了?……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当然这些怪不得谁,要怪只能怪自己小时候不知道好好学习,文化水平低,导致理解能力差,因为很多人都能将《西游记》看得明白。

  因为太过于喜爱孙悟空,又看不懂《西游记》,心中常有小郁闷:打不过取经路上的妖怪,是孙大圣的神通法术在缩水;钻到妖怪肚子里,虽能获胜,却不是孙大圣取经前天不怕,地不怕,目空一切,桀骜不驯的性格写照;孙大圣出其不意棒杀六耳猕猴,也有损孙大圣在我心目中的英雄形像;孙大圣哪怕打一个凡人,他也要依靠金箍棒,真不知道离开了金箍棒,孙大圣的神通又要缩水到何种程度?

  更为郁闷的是:孙悟空的那些哥们,列如七十二洞妖王及独角鬼王等在帮助孙大圣抵抗天兵,被天兵擒获后,孙猴儿竟然对手下的猴族说:“……捉了去的头目乃是狼虫虎豹,我同类未伤一个,何需烦恼?天哪!人家可是为了帮你才被抓的,这样话你也能说得出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怪不得牛魔王、蛟魔王等孙悟空的结义兄弟在孙悟空遇难时,都不愿出手相助悟空,因为他们太了解猴子的为人了,知道猴子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故而在猴子遇难时才不愿出手相助。

  好像还曾听人说过:孙悟空之所以在西天取经路上神通缩水,实是孙悟空有意为之,其目的是不愿意得罪那些妖怪背后的后台。甚至还有人调侃道: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为自己“打工”,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则是为别人“打工”,当然不会尽全力。如果真是这样,孙大圣岂不是连唐僧都不如:唐僧在西天取经路上经历了那么多九死一生的磨难,都没有动摇他替李世民取回真经的决心。

  总之,说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变狡滑了,狡滑到:为了不得罪那些妖怪背后的后台(孙悟空大闹天宫连“天”都不怕,竟然还会怕那些妖怪的后台),而有意隐藏自身真实实力,就更是让我不解:以孙大圣凡事“死要面子”桀骜不驯的性格,让他在取经路上接二连三地干出自损脸面的事,岂不比杀了他还让他不能接受?

  实事上,我们在书中看到的真实情况却是:取经路上每次遇到妖怪,孙大圣都是尽了全力的,他的表现,哪里像是一个不愿得罪权贵,城府深厚的“老滑头”?若是孙大圣和老滑头之间真能划上等号,孙大圣还有什么好可爱的!

  (但愿上面的这些不是吴老先生的真实安排。毕竟我们这个时代的滑头太多了,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一个不畏强权的英雄——孙大圣)

  这种感觉太可怕!也太不应该出现了!既然孙悟空在别人的心目中是高大的英雄人物,在我的心目中他也应该是如此。我不能因为自己读不懂《西游记》而去误会孙大圣。把郁闷的时间拿出来写一本不一样的“西游记”,写的好不好,不要紧,最起码自己写的,自己能看得懂。

  虽然也想把书写得老少咸宜,并继承原著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幽默诙谐、励志乃至辛辣讽刺的特点,但限于文化水平低,没有写作经验,这样的想法也只能成为梦想。拙作写的虽是腾云驾雾的神魔事,却希望它更接地气,寓意当今。

  (另由于当初的创作动机是想写给自家孩子看,希望孩子看后能了解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内容上又刻意追求能寓教于乐,故书中有意添加了很多传统内容,诸如:精典神话、民间故事、节日传说等。但原能有读者朋友理解我自不量力的创作想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