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小悟空 第104章 调皮捣蛋
作者:午言.CS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啪!”先生回到台前,拿起戒尺用力敲了一下桌面,冲台下笑得前仰后合的几位新仙喝道:“你们几个不要笑了!还是听我先回答一下这位‘避马瘟’大人的问题吧。”

  悟空愣是没有看出来先生对自己是假恭敬,真嘲讽,忙坐下来,不耐烦地向先生催促道:“先生,快说!快说!老孙都等的着急了。”

  “哼……咯!”先生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然后看着悟空说道:“‘仁’之意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先生说到这里,故意向悟空问道:“不知‘避马瘟’大人,可听得明白?”

  “噢,明白,明白。”悟空抓耳挠腮了一下,忽然恍然大悟道:“老孙之前只听说过‘非礼勿视’。今日听了先生所言,才知‘仁之礼’竟这般‘勿’多,怪不得老孙常听人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的话,看来,‘不耻下问’还是有好处的。”

  “哈哈哈,避马瘟,你真能逗乐!……”悟空话一落音,身边的五位学兄又是不可遏制的一阵哄堂大笑。先生虽是面有怒色,但嘴角却泛起一丝笑意,竟没有去阻止台下狂笑成一团的那几位新仙弟子。先生可能也看出了悟空的率真。

  第二日,悟空和那几位学兄又一起来到了兜率宫听经。和圣人殿一样,台上讲经的也不是道祖老君,而是老君的弟子。这个道学先生先在台上讲了《太平经》、《道德经》,最后才说道:“天为一大天,身为一小天,身体如天体,一念之喜,如福星祥云;一念之恩,如雷庭暴雨;一念之善,如春风甘露;一念之恶,如酷日寒霜。人之七情,只要顺其自然,随起缘灭,便廓然无碍,与天地同体……”

  悟空觉得先生所言,自己当年在簧山学艺时也曾听师父说起过类似的话,虽然当时觉得有些似懂非懂,但此时听起,却倍感亲切,忍不住拍手叫道:“说的好!说的好!和我师父说的差不多。”

  台上的先生闻言,向悟空问道:“这位仙友,请问你师出何门?尊师又是哪位成名的仙尊神圣?”

  悟空微一愣神,忙道:“不能讲,不能讲,这个不能讲。”

  原来悟空忽然想起,自己艺成下山之时,师父曾嘱咐自己,让自己无论何时,都不能说出师门、师尊,他在心中嘱咐了自己几句,眼珠一转,冲台上的先生答道:“老孙的师父……当然是先生……你了。”

  “哈哈哈……呵呵呵……”悟空话音刚落,逗得那五位学兄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圣人殿上的情景又在兜率宫出现。

  第三日,悟空和五位学兄并没有去雷音寺,而是按要求来到了建在天庭的佛坛广场,听佛祖派来的弟子在佛坛广场讲经。空旷的广场上除了悟空和五位学兄外,竟然还有一群无所事事的道门仙神,他们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竟然也来到广场上听经。

  那个沙门神僧,先诵了一些佛典经文,接着又讲了些偈语和禅理故事,最后才开始讲无边佛法。当讲到‘了却心头火,方能成正果’这句时,悟空又举手问道:“师父,刚才老孙没听清楚,不知‘了却’后面两个字是什么?”

  台上师父答道:“是‘心头’。”

  悟空又问道:“‘心头’后面是什么?”

  师父又答:“是‘火’。”

  悟空再问道:“‘火’后面两个字是什么?”

  师父再答:“是‘方能’。”

  悟空还问:“‘方能’后面的那个字是什么?”

  师父还答:“是‘成’。”

  悟空最后问道:“‘成’后面两个字又是什么?”

  台上的神僧忽然举手一拍案台,愤然向悟空喝问道:“台下那位道友,你来这里是存心捣乱,还是听经?”

  “哈哈哈,师父,我当然是来听经的。”悟空见台上的师父发了怒,他却高兴地拍手笑道,“你刚刚不是才讲了‘了却心头火,方能成正果”吗?怎么我最后一问时,却惹得你心头火起?向这样说到做不到,不知师父你修得到正果没有?”

  台上讲经的神僧是佛祖的得意高徒,以能悟透佛法性空,而被佛祖称为“解法第一”。他因为知道悟空是故意捣乱,是以忍无可忍,终于心头火起。此刻听了悟空这一席话,顿时羞得面红耳赤,忙向悟空合掌施礼,口颂佛号道:“阿弥陀佛!小僧隐忍不够,修行不深,蒙道友教诲,感激不尽。”说完,复又滔滔不绝,颂经解义,好像已经忘掉了刚才的不快。

  且说悟空一到御马监上任,就忙着叫御马监值日仙吏把自己带到马廊。

  看着眼前膘悍雄健的各色天马,悟空心痒难耐,从马群中牵出一匹浑身雪白的高头天马,轻身跃上马背,喊了一声:“走!”

  “咴——”天马仰头一声厮鸣,载着悟空飞身出了马廊,在祥云紫雾中风驰电掣般地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