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小悟空 第198章 有心成事
作者:午言.CS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阿弥陀佛!”僧官见陈袆小小年纪出言如此不俗,很是意外,他感慨地诵了声佛号,和身边两个大法师互相看了一眼。白马寺方丈目露赞许之色冲陈袆点了点头,回头向僧官道:“小沙弥年纪虽小,可说这番话的时候,目光中透着坚定,一看就是个执着的人。这样的品格,于我佛门弟子来说,难得可贵呀!”

  “当此乱世,入我佛门者多怀功利之心。净土寺的这个小沙弥小小年纪,竟胸怀将‘佛道圣法发扬光大’的志向,当真不与俗同。”僧官感慨赞道,急时挥手制止住两个准备上前把陈袆拉走的僧人,然后和颜悦色地对陈袆说道:“小沙弥,你既有如此大志,想必已经熟读了不少经文吧?”

  “嗯。”陈袆满脸期盼的神情,冲僧官重重地点了一下他那颗小圆脑袋,算是回答。

  “你既然熟读经书,我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僧官又向陈袆问道。

  “嗯,只要是佛经上有的,我都能答。”陈袆自信地说道。虽然言语狂妄,神情却极是可爱。

  “噢,口气不小呀!”僧官用怀疑的目光看着陈袆,思索了一下,便随手指着院中塔下供奉的一尊如来佛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法身金像说道:“小沙弥,你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你能谈一下这尊‘佛’吗?”

  “嗯,行。”陈袆冲僧官点了点头,转身看着塔下的佛祖法像,略微犹豫了一下,方才说道:“‘佛’就是觉悟者。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我佛如来就是一个从如实真理之道而来,先知先觉,且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神。”

  说到这里,陈袆忽然住口不语,怯生生地看了一眼站在自己面前的这几位大法师,见大家都专注地看着他,在认真听他讲话,于是,陈袆受到鼓舞,伸手指着佛祖的金身法像,略显稚嫩的声音逐渐响亮起来:“佛祖的手势告诉我们:‘天下地上,唯我独尊。’意指‘人’在宇宙中顶天立地,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自己的行为决定着自己的未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个人一生的祸凶吉福,成败荣辱,都取决于自己对人生的修持态度。”

  陈袆说完,不好意思地抬手挠了下光秃秃的头顶,神情略有些腼腆地看着那个僧官道:“讲完了。”

  “阿弥陀佛!讲的好!讲的好!”僧官把陈袆注视了良久,终于口诵佛号,感慨地万千地赞道:“小小年纪,对‘佛’既有如此独到的见解,果然是年少有志,不与俗同!”

  “阿弥陀佛!果然不与俗同,不与俗同呀!”站在僧官旁边的两位高僧和身边的那些僧众听陈袆讲完,也都是交口称赞。

  白马寺主持法师向陈袆说道:“小沙弥,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悟性,当属不易。我来考你两个问题,你能解释一下‘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禅意吗?”

  此时的陈袆,见自己刚才的回答得到眼前这几位大法师的肯定,神情也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忙把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在几位大法师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无缘大慈’的禅意是:不仅要对父母、亲戚、朋友等和自己熟悉的人施行关爱,同时还要对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施以爱护。就是说:‘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还要亲万物’,这才是无缘大慈的真谛。”

  由于一路从净土寺跑来白马寺,说了这许多话,陈祎有些口渴,停顿了一下,吞了口唾液,滋润一下干渴的喉咙,陈袆又紧接着说道:“‘同体大悲’是说:人饥我饥,人劳我疲。将人心比自心,把宇宙众生看成人我一体,祸福与共。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就是同体大悲的最高境界。”

  陈袆说到这里,一脸与年纪不相称的肃穆。他见众法师面露赞许之色,频频冲自己点头,当下更觉自信,提高声音信口总结道:“‘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就是我佛门‘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终极境界。”说完,一双满怀期待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惶惑,看着几位法师,忐忑问道:“法师,我讲的对吗?”

  众僧都赞道:“讲的好!讲的好呀!”

  僧官更是向身边的几位法师感慨道:“阿弥陀佛!值此各派学说盛行,分歧日增之时,佛祖慈悲,派这个小沙弥来此乱事,宏扬我佛门大法。善哉,善哉!”

  “小沙弥,我看你多半是在寺中日久,耳濡目染,学了些经文。刚巧大法师所问,适为你知。我再来问你:何为三乘?”一名站在僧官身后的白马寺青年僧人不服气地冲陈袆叫道。

  陈袆竟有些纳闷,觉得这个问题太过于容易了些,于是疑惑地看着提问的僧人,不知是回答还是不回答。

  僧官对陈袆刚才的回答,赞叹不已,见有僧人故意刁难陈袆,且所提问题又如此简单,料也难不住陈袆,于是微笑着对陈袆说道:“小沙弥,你如果能把这个问题回答对,今日就破格录取你。以后你就可以留在白马寺,学习原版经义,三年后就可以获得僧家度牒了。”

  陈袆闻言大喜,看着那个提问的僧人,歪着小脑袋,神色从容地朗声答道:“我佛如来引导教化众生,解脱苦难的三种方法、途径或经义,谓之三乘。一般指声闻、缘觉和菩萨三途。”

  陈袆说完,面露喜色地看着那个僧人。却不料那个僧人又紧接着问道:“何为乘?”

  “‘乘’,原指舟车。”陈袆略一思索,立即答道,“意指从生死岸到达涅磐彼岸。佛法认为‘声闻乘’和‘缘觉乘’旨在自度,除一己之苦,得一己之乐;而‘菩萨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舍己为人,普度众生为本,是为大乘。”

  大疑才有大问,大问才有大悟。由于勤学好问,凡事爱问“为什么?”,陈袆在净土寺五年,深得藏经阁了然法师喜爱,早已以小沙弥的身份,熟读藏经阁藏经。五年过去了,就连了然法师也赞叹陈袆“青出于蓝,必将胜于蓝”。

  “你小小年纪,为何甘心出家?”僧官对陈袆的表现已经非常喜爱了,不过他还是问了这一句。

  “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陈袆从容答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僧官和两位主考大法师对陈袆的表现赞叹不已,一致同意破格录取陈袆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