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小悟空 第223章 险丧徒手
作者:午言.CS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师徒经过这样一番折腾,都已没了睡意。玄奘看着死虎,感慨说道:“这虎身为百兽之王,说起来也是可悲,无非为了能得到一顿饱食,结果竟丢了性命。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说完,竟合掌当胸,冲着老虎的尸体连诵佛号。

  心事听了玄奘之言,忽然面呈迷茫地说道:“师父,几日前弟子在福安寺翻阅经卷时,曾看到佛祖当年修行之时有‘割肉喂鹰’、‘投身饲虎’的故事。弟子看后,心中困惑不解。”

  “嗯,关于佛祖前身,是有这样的故事。你是想问……”玄奘故意住口不语,看着心事,期待他说出问题。

  “师父,今夜你我师徒合力屠虎,也许这虎就是一只正在哺育幼崽的母虎。”心事迎视着玄奘的目光,面上的迷茫不解似乎更加浓重,“我们杀了猛虎,岂不有违我佛慈悲之心?我们身为佛门弟子,应以身饲虎才对。可众生平等,我们选择牺牲,又对自己不公。”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对心事的困惑,玄奘法师一时竟只能口颂佛号了。

  心事继续说道:“师父,我们既使……不能以身饲虎,也应由猛虎吃了马才是,而不是杀了猛虎;可……如此以来,不但对马不公,我们自己也犯了见死不救之罪。”

  心事充满期待地看着玄奘:“师父,弟子愚笨,杀了猛虎,违了佛意,心中惶恐,请师父给弟子指点迷津。”

  玄奘眼中同样闪过迷惘,他面色凝重地思索了半晌,方才说道:“心事,你讲的这两个故事,是佛祖前世大慈大爱,悲悯众生的作为。今夜我们师徒屠虎之事,不但是你的困惑,也是为师的困惑,这正是为师为何不畏艰险,甘愿冒触大唐宪律,偷越边关前往西天圣地求经的原因。”

  说着话,玄奘忽然抬头指着天上的弦月,向心事问道:“心事,你看这天上的月亮,它是不是缺失了大半?”

  心事仔细看了看深蓝色天幕上的如钩残月,低头向玄奘说道:“师父,今夜的月亮是缺了大半。如果不少,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玉盘。”

  “其实它并没有缺失,它还是以前那个完整的圆盘。”玄奘头也不回,专注地看着空中继续说道,“你仔细看,是可以感受它缺失的部分。只是这部分藏在阴影中,没有发光,不用心看,看不见罢了。”

  这一刻,师徒仰看着夜空,就此沉默下来。

  过了好一会,玄奘才又缓缓说道:“其实,圆月缺失的阴影正如同你我师徒此刻心中的困惑和迷惘。为师立志西行求经,就是要让心中的阴影明亮起来。佛是大医王,定有法门来化解我们师徒心中的困惑和迷惘。”

  玄奘收回仰看夜空的目光,盯着心事的眼睛,既好像对心事,也好像对自己说道:“修行之人,不明正法,不辨修持方向,既使苦修一生,也难得修得玄妙正果。阿弥陀佛!”说完,自顾盘腿趺坐,闭目冥想起来。

  双眉紧锁的心事也轻轻地在师父对面坐了下来。师徒二人就如同两尊雕塑,一动不动地坐在夜幕下的砂地上,任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洒满一身。

  也不知好了多久,心事猛然站起身来,心事重重地看着面前好像已经入定了的玄奘法师,良久未发一声。终于,心事微微摇了摇头,急步向帐篷走去。

  “唉—”帐篷外,心事忽然止住脚步,回头看了一眼依旧端坐在砂地上纹丝不动的玄奘,口中轻轻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随后摇了摇头,竟转身蹑手蹑脚的回到玄奘对面,重又默默地坐了下来。

  这次,心事只坐了一会,就又猛地站了起来,迈开大步走近帐篷,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

  少顷,当心事从帐篷里钻出来的时候,肩上已多了件包裹。心事背着包裹,悄无声息地走到玄奘面前,对着玄奘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向拴在松树上的马匹走去。

  树下,心事回过头来,静静地注视着盘腿趺坐的玄奘法师,目光闪烁不定,面上竟有痛苦挣扎的神情。

  “唉—”又是一声轻悠的叹息声响起,心事竟悄悄走回帐篷,放下包裹后,重又向玄奘走来,步履虽然看起来格外沉重,但落地却是寂静无声。

  玄奘面前,心事重又悄无声息,心事重重地坐了下来。

  就这样,一个时辰不到,心事竟这般来回折腾了三次。当心事第四次背起包裹钻出帐篷后,竟迈开大步毫不犹豫地径直走到仿佛已经入定的玄奘面前,只见他牙一咬,眼一瞪,伸手便去拔挂在腰间的钢刀……

  “心事,昨日登岭之前,为师已知你凡心难舍,西行求经恐怕将有始无终……”心事刚把钢刀拔出一半,忽听师父开口说话,慌得大叫一声:“师父!”立即双膝跪地,痛哭不止。

  玄奘睁开眼睛,面色平静地看着面前痛哭流涕的心事,继续说道:“说起来,这一切都怪为师。为师明知西行求经是一条艰难之路,非常人所能忍受,你初入佛门,道业又浅,怎吃了这般苦。”

  “唉。”轻轻地摇了摇头,玄奘竟也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充满自责道:“由于为师内心深处担心自己孤身西行,形单影只,有意无意中有拖你和为师作伴之嫌。阿弥陀佛,师父害你受苦了!”

  玄奘说完,竟然面有愧意。

  “师父,是弟子意志不坚,辜负了您的信任!”心事抬手抹了一把泪眼道,“师父并没有说过一句让弟子陪师父西行的话,是弟子坚持相伴师父去西天求经,结果刚出边关,弟子就对求经的功业失去了信心,又怎能埋怨师父?”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合十,口颂佛号道,“为师心中有此意想,说与不说又有甚两样?眼下你表明态度,早一日,总比迟一日好。西天求经求的是师父的梦中之经,不是你的志向,你不愿前往,亦不须自责。”

  说到此处,玄奘情真意切地叫了一声心事的法名:“心事,我佛有八万四千个修行法门,须知修道贵在坚持真我,你刚才在善恶中挣扎,善恶也在一念中注定。你能止戈悔悟,说明正法已驻心田。今日你我师徒一别,也只是各自修行的法门不同而已。”

  玄奘抬手指着帐篷,“心事,为师行李中尚有八十两纹银,你可自取一半,拿上你师兄心意的度牒,重回大唐去吧。若有缘,为师求经归来,你我师徒还能相见。”

  “师父,弟子……对不起您!”心事跪在玄奘面前,声音哽咽道:“刚才徒弟动了盗……窃银两,私奔……回国的念头。为防被师父发觉后追赶,徒弟又……动了杀师灭口的邪念。幸亏……师父及时醒来,弟子才没有酿成大祸!”

  说着话,心意向前跪行一步,泪流满面地抱住玄奘的双腿,号啕道:“啊……师父,弟子如此作为,师父……不但不责怪弟子,还宽恕弟子的忤逆之罪,弟子对不起您呀……师父!”

  “心事,你也不要自责了,今夜之事无损你在为师心目中的形象。”玄奘伸出手拍了拍心事的肩臂,“知道易,行道难,世间众生面对善恶时,又有几个没有过痛苦挣扎?”

  心事默然不语,只是不住地点头。玄奘抬头看看天色,站起身,说道:“心事,眼下天色已明,你收拾行李归国吧。临行前,师父送你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你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