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小悟空 第424章 山顶寺院
作者:午言.CS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唐僧师徒一路平安地行了十来日,路上除了偶而遇到些猛兽外,再无其它凶险。

  这一日,红日偏西时分,师徒在一座山脚下停住了脚步。西阳斜照在山腰处的一座寺院的殿阁之上,金色的琉璃瓦屋顶灿灿生辉,唐僧抬手指着寺庙说道:“徒弟们,我们这一路行来,走的多是荒僻少人的路径,沿途更是少见庙宇,想不到今日竟在这里见到寺庙。”

  说着话,唐僧跳下马背,兴冲冲地当先向山上行去:“眼下天色已晚,咱们师徒刚好前往借宿,也好趁机礼拜诸佛,亲近佛法。”

  “咱们师徒虽是苦行僧,露宿野外更是寻常事,但有庙宇屋舍挡风遮露,温软被褥垫床,还是舒心许多。”八戒道。

  “老孙不讲究这个,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打个瞌睡,精神就来了,躺的四平八稳,反而不易入静。”悟空却和八戒唱起了反调。

  “呵呵,大师兄本是树上的王者,自是与咱们不同。”沙僧笑道。

  唐僧止住脚步,回头说道:“徒弟们,非是为师执意行走荒野,咱们师徒四个连马五口,你们兄弟三个又生的怪异,平常人家不便留宿。出家人慈悲为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路上能不借宿就不借宿。只是眼下借宿寺庙却有不同:寺庙禅院对我们出家人来说,如同俗世人的家,岂有过家门而不入的道理?”

  “呵呵呵,”悟空闻言笑道:“师父此言差矣。昔日禹王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传为佳话;今日我们师徒求经心切,路过庙门而不入,说不定若干年后,也能成为一个经典的故事流传哩。”

  唐僧听悟空说笑,就向八戒和沙僧道:“八戒,悟净,不如今晚咱们就依悟空之言,来个‘过庙门而不入’,连夜赶路如何?”

  八戒连忙说道:“师父不要听大师兄的。猴哥这是嘴痒找话,磨牙逗嘴玩哩。”

  “这一路行来,好容易才遇到这样大的一座寺院,怎可能不去礼拜?赶路再急,也不在乎一夕两晚的。”沙僧仰着山腰处的寺庙说道。

  “呵呵呵,八戒、沙师弟呀。”悟空听了八戒和沙僧之言却是大笑。八戒和沙僧这才明白,原来师父只是说笑而已,倒是他们两个当真了。

  师徒一行牵马挑担,说说笑笑,很快就沿着台阶上到了半山腰,一座规模高大壮观的寺院出现在师徒面前,寺门上悬挂着金灿灿的“莲花寺”三个大字。

  令唐僧意外的是,当此山腰处,寺院门外竟有难得的一处宽阔的平台,可见寺庙是因了此处平台的宽阔而建,除了登山的石阶为人工修凿,平台实为天然。

  “这里登山的石阶平整宽阔,石面光滑,可见莲花寺香火兴旺,此方百姓受我佛门教化,多已得修行悟道之福。”唐僧感慨道。

  师徒穿过平台,正欲进到山门里,忽见门里走出两个年轻的僧人来。唐僧忙挥手止住身后的三个徒弟,自己迈步向前,向那两个和尚合掌施礼道:“贫僧师徒乃东土大唐前往西天灵山拜佛求经的同道,行到此处,前来参拜诸佛金身,顺便借宿一晚。烦小师父代为通报贵寺方丈,阿弥陀佛!”

  那两个和尚慌忙答礼说道:“法师一行上山之时,我们就已经看到。见天色已晚,知此时登山必是上门挂单的同门,急报与方丈得知,方丈命我二人出门正是为迎接法师师徒。”

  这二僧说完,一僧引唐僧前行,一僧往后去帮悟空牵马。

  “啊!……弥陀佛,你……你们!”正欲牵马的僧人惊见悟空、八戒和沙僧的模样,脱口叫了一声后,双眼瞪得溜圆,竟呆立原地走不动路了。

  “小和尚,见了同道有必要如此欢喜吗?呵呵呵,快拿住缰绳,好好地帮老孙把马儿喂饱。”悟空嘻嘻笑道,跳上去把手中的缰绳塞到小和尚的手里。

  唐僧觉出了身后异常,忙回头对面有惊愕之色的小和尚陪礼说道:“阿弥陀佛!这三个都是贫僧的徒弟,虽相貌粗陋,却个个都是心里善的罗汉,降妖除魔,本领大得很。”

  那和尚这才哆哆嗦嗦地说道:“马匹……我牵……到后院喂草,行李……你们自带。”说完,牵了白龙马绕过正殿匆匆而去。引领唐僧的小和尚也回过头来,见悟空等三兄弟喜笑颜开,并无恶意,才又安下心来。

  唐僧行至大雄宝殿,对三个徒弟说道:“我们身为佛门弟子,进内参拜佛祖金身,就如亲见佛祖一样。”

  师徒四个进到大殿,各自在蒲团上跪了下来。唐僧铺胸纳地,一边向如来金像叩头,一遍默默祷告。悟空、八戒和沙僧都是初入佛门,如此规规矩矩地礼拜佛祖法像还是第一次,师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喜笑颜开,只管将头乱磕。

  师徒礼拜完毕,小和尚引着师徒转过正殿进入后院,将师徒安排在一间较为宽敞的大房间内歇息,他才向师徒打了个招呼,退出房去。功夫不大,就有僧人进屋为师徒献上茶水、送上斋饭。

  “师父说进了寺庙,就如同进了家一样;老孙怎么觉得进了莲花寺,就如同做了客人一般。”悟空道。

  “此庙僧众可能见我师徒来自异域,故而礼节有加吧。”唐僧想了一下说道。

  “呵呵,到庙里挂单借宿,就是好过到俗人家化缘。”八戒吃了斋饭,用手撸了一下嘴巴感慨说道。

  师徒刚吃罢斋饭,就有两个僧人进屋向师徒打了个问讯,然后开始收拾碗筷。收拾碗筷的僧人刚走,那个给唐僧引路的小和尚便引领着一位满脸皱纹,身披袈裟的老和尚走进屋来。

  小和尚指着老和尚向师徒介绍道:“我院主持空远大师,前来看望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