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风云录 第四十三节 日出东方
作者:故国未远小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清晨的海面,还残留着夜幕的咸腥。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云集威海卫以东五十多公里外的海域,高耸的舰桥裹挟着志在必得的磅礴气势,各式灰色巨舰吐着浓烟,渐渐汇聚成一大片乌云。

  日本海军的通联广播里,播放着日本的明侨,音乐家孙鸿见为日本海军谱写的汉语战歌《日出东方》:

  “日出东方

  艨艟破浪雄壮

  金乌天照耀航

  日出东方

  神风巨炮掣海疆

  八代武魂镇汪洋

  日出东方

  诸君奋战偾张

  此处从无夕阳

  ……”

  用汉语军歌振奋士气,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孙鸿见是明国非常有名的音乐家,这个时候对清军播放他为日本创作的军歌,就是表明日本和明国对清国的敌视态度,彰显清国在东亚的孤立地位。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英辅大将正心潮澎湃,用望远镜窥视着刘公岛炮台。清国北洋水师、威海卫分舰队的残余力量,几乎全部龟缩在这些炮台的庇护之下,瑟瑟发抖。

  要不是刘公岛炮台,及其周围诸岛炮台的威慑,日本海军早就杀进威海卫,彻底消灭清国水师了。山本英辅始终心存疑虑:要不要凭借舰队优势火力,和岸炮进行炮战?作为一个上世纪的老海军,他深知指挥舰队进攻岸防炮是兵家大忌。岸防炮以陆地作为射击平台,稳定而精准,炮台以数米厚的混凝土进行加固,往往只有近距离命中炮管范围,才能摧毁岸防炮。在动辄十几,甚至几十公里射程的海战里,要如此精确地摧毁一门岸防炮,还真的要靠运气。相反,岸防炮打战舰,就容易得多了,计算好射击诸元,根据水柱实时调整,只要打中一两百米长的军舰的任何一部分,都能重创甚至击沉它。摧毁一门岸防炮极其困难,即使摧毁了,也只是一门炮而已,但军舰是十分金贵的战争机器,哪怕只是中了一炮,要是不巧,可能要在船坞里趴好几个月。

  昨天的威海卫海战,大日本帝国再一次赌赢了。这个亚洲第二海军强国,彻彻底底地打败了亚洲第三海军,大清帝国水师。但是,为了全歼,真的值得去进攻岸防炮么?清军的战舰也都被重创得差不多了,就这么放走,不甘心呀!陆军在朝鲜已经无力取得任何胜利,从政治上来说,如果能摧毁清国的一个军港,和最后的一支舰队,是非常有利的。

  虽然皇国的战争能力已经接近了极限,但是既已耗费举国心力,岂能无功而返?只要再努力一把,也许清国这头巨兽,就会颓然倒下?

  进攻!

  山本英辅并不是没有底气的,他给赤城号航空母舰的舰长山本五十六发去了作战命令:

  海军航空兵,进攻刘公岛!

  海军航空兵,这个新型兵种,在昨天的威海卫海战已经带给日军惊喜,这一战,能否再显神威?

  随着嗡嗡的飞机马达声,赤城号、加贺号、凤翔号三艘航母的一百多架舰载机,挂着航空炸弹向刘公岛呼啸而去。

  沉默的刘公岛保持着固有的沉默,机群盘旋了几圈,有几架战斗机放低高度,试图低空搜索出岸防炮,无奈这些炮台实在隐蔽得太好,肉眼根本无法发现。机群请示母舰,按照情报图标出的方位,对刘公岛进行模糊轰炸。在得到授权后,机群开始依次俯冲,轰炸开始了。

  山本英辅专心致志地听着通讯室的电话,时不时地用海军15倍的高倍望远镜观察着刘公岛。在这个将近六十公里的距离上,望远镜里的刘公岛被放大到了近4公里等距,依稀可以看到爆出的火光。

  看来轰炸效果不理想啊。

  停在这个距离,也是山本英辅的无奈之举。海军引以为傲的长门级战列舰,整个联合舰队射程最远的舰炮,射程是38公里。而刘公岛有两门45公厘重型岸防炮,射程达到了50多公里。也就是说,这两门岸防炮的炮弹如果向正南方向打,甚至可以横跨这一段的胶东半岛!虽然在50多公里的最远射程,几乎打不中什么东西,可是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乃帝国国运之所系”。山本英辅是万万不敢拿帝国的国运去冒险的。

  就这么僵持着,山本英辅犹豫不决,始终不敢下达前进命令。他明白,一旦他做出这个决定,那就意味着开展一场不对等的炮战,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他拖延着不做决定,焦急地等待着本土司令部能帮他作出这个决定。

  海军部的决定来了。

  “本部认为应该避免主力舰卷入战斗,善用航空兵与海兵队。明治以来海军菁华俱在君手,望君权衡战局,尽量逆转陆上战争之不利情势。”

  望着通讯员潦草抄写的字条,山本英辅不再犹豫,下达了作战命令。

  滚滚浓烟飙升之际,舰队里全速冲出十二艘炮艇,即使隔了老远,也能听见甲板上水手隐隐约约的喊声:

  万岁!

  十二艘炮艇纷纷挂出“玉碎”字样的旗帜,甲板上的水手扎着海军旗样的头巾,在各自炮位、岗位上疯了一样地对着前方怒吼。这些炮艇是联合舰队用来作近海巡逻、侦查的,每艘排水量只有一百来吨,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快,目标小。

  与此同时,联合舰队内的运输舰放下了密密麻麻几百艘登陆艇,每艇载十八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分为十几个梯队,渐次冲击刘公岛。

  日军炮艇破浪直冲,眼看距离越来越短,刘公岛上的岸防炮终于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

  “共!撕—!”

  第一枚炮弹砸进海面,激起巨大的水柱,不少水沫随着海风散作迷雾,打在附近炮艇甲板水兵的脸上。

  刘公岛又发出了六声炮响,听炮声,应该都是极大威力的大口径火炮。一马当先的一艘炮艇差点被海面的震荡掀翻。他们明白,现在并非最危险的时候,这些大口径岸防炮打炮艇、登陆艇无异于高射炮打蚊子,只能碰碰运气,对小型舰艇威胁最大的还是岸上的中口径火炮。

  十二艘炮艇进入射程后,对刘公岛作着压制射击,然而只是徒劳,刘公岛上的火力一点也没有因此减弱,十二艘炮艇逐一被击沉。炮艇的绝望冲锋,为登陆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大量登陆艇铺开了数公里的正面,向刘公岛东部沿岸冲去。刘公岛地势险要,北部的海蚀崖直立陡峭,遍布炮台,无法从这里登陆刘公岛。而刘公岛的南部海岸线平缓绵延,海滩众多,为理想的登陆地点。因此,日本海军陆战队不得不向左进攻,绕到刘公岛的东部小半岛上,从小半岛的南部,也就是最近的海滩,发起登岛作战。

  在清军大小岸防火炮的轰击之下,刘公岛东部海面上漂浮着大片的油迹和尸体,但后续的日军登陆部队依然英勇无畏地向前冲击,终于有十几艘登陆艇冲上了海滩。日军海军陆战队士兵从登陆艇两侧跳下来,没头没脑地向前猛冲,寻找掩体。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西北方向高地上早就布置好防御阵地的清军开火了。

  清军阵地距离登陆点仅仅100多米,猛烈的火力对于刚刚踏上刘公岛、毫无掩蔽的日军是致命的。一刹那海滩上便血流成河,到处都是惨叫和哀嚎声。这些日军深知攻占刘公岛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踏上这块土地,是付出了多少战友生命的代价,因此悍不畏死地向前推进,很快便获得了一定纵深的登陆场。在舰载机的火力支援下,越来越多的日军踏上刘公岛,向西推进。

  清军顶着日军舰载机的扫射、轰炸,依然不肯后退一步。威海卫军用机场内的所有战斗机奉命升空,与日军舰载机进行缠斗。刘公岛上响起了日军激越的喊声:

  “天闹黑卡——板载!”

  “板载!啊啊啊啊啊!——”

  原本还以匍匐方式缓慢前进的日军,全都从地上跳起来,向清军火力阵地冲击,顽强的清军则寸步不让,直到与日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守卫刘公岛的清军有一个协的兵力,4000多人,无论地理位置,还是人数,都稳稳地占据着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