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风云录 第五十八节 疯狂一分钟
作者:故国未远小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随着进攻的持续,暹罗军查明了越来越多的英军位置,作战地图上各个英军的位置渐渐浮出水面。銮披汶·颂堪直到这时才看明白,这样的布置,明明是准备全线进攻!暹罗军队发起的攻势比英军早了半个小时,现在不仅要背负入侵者这一骂名,在战略上也失去了主动。

  銮披汶·颂堪是明国后裔,祖籍潮州,在1932年的暹罗立宪革命中获得了权柄,是暹罗君主立宪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他同时还是一个泰民族主义者,作为现在暹罗的军政首领,銮披汶·颂堪深感暹罗与世界列强的差距,在全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致力于建立一支真正的现代化军队。他始终坚信,不打一场真正的胜仗,就无法奠定暹罗的地位。他梦想着让暹罗像欧美、明清一样,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摆脱藩属国的地位,并彻底解决英国的觊觎,以及强邻安南王国的狼子野心。为此,他更加珍视与明国的传统藩属关系,并大力渲染他的华裔背景,向明国示好,“誓为大明天子守南疆。”在北大年******暴动的时候,他表现出了异常的强硬态度,不惜和英国发生冲突,他明白,明清关系的紧张已经使英国蠢蠢欲动,而他,也已经做好了和这个“日不落帝国”决战的准备。

  他向拉玛七世巴差提朴国王保证,“必将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整个马来亚,彻底结束英国的腐朽殖民统治。”

  銮披汶·颂堪的决心没有改变。他已经不在乎一个“入侵者”的骂名,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英国政府进一步升级战事之前,尽快击败英军,占领马来亚,用既成事实作为筹码,和这个庞大的帝国进行谈判。他明白,如果英国认真地和暹罗打一场战争,英国强大的武装力量可以从缅甸,从马来亚,从海上的广阔地域对暹罗发动进攻,这是暹罗军队所难以招架的。

  “入侵者”这个骂名,对暹罗最不利的并非舆论,而是失去了明国干预的可能性。如果是英国入侵暹罗,那么明国就可能担当起宗主国的责任,干预战事,甚至对英国宣战。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暹罗率先进攻英国,这种情况下明国是没有理由出兵帮助暹罗的,暹罗只能孤军奋战了。原本銮披汶·颂堪的计划就没有考虑到明国的支持,而是借突然进攻,席卷马来亚,造成既成事实,甚至围困新加坡,逼迫英国接受谈判。他之所以惊呼“上当”,是因为英军竟然也准备在同一时间发起进攻,这样一来,他的进攻既失去了突然性,又失去了明国干预的可能——这是最坏的结果。

  看着作战地图,銮披汶·颂堪正在考虑下一步怎么走。“朱拉隆功大帝”近卫师已经行进到了亚罗士打城以北30公里处的平原,这是最靠近边境的马来亚大城。经过审慎的考虑,他认为马来亚的英军不可能太多,所以他决定仍然按照原计划,分别从东西两个海岸进攻马来亚,西线的十五万大军在今天必须攻下亚罗士打和双溪大年,东线的七万军队则全力进攻边境上的海岸城市哥打巴鲁。

  11月5日凌晨4点,全境首先打响战斗的“蔑梯堤”山脚战斗仍然在持续。负责主攻的暹罗皇家陆军第九步兵师让六个团轮番进攻,依然只推进了2公里,却付出了伤亡一千一百多人的代价。英军训练有素,火力异常凶猛,各种直射火炮被牵引到阵地上,开始轰击暹罗军。在这样的对射中,暹罗人根本推进不上去,不多时就失去了组织性,溃退下来重新整备。

  11月正是马来半岛上水稻开始收获的季节,然而这片梯稻田却成为了暹罗人的坟场。第九步兵师的师长巴里功·乌篷叻少将对英军如此凶猛的火力很是惊讶,前移师部跟随进攻部队鼓舞士气,并观察英军的防御,试图寻找漏洞;而英军第27师的师长哈罗德·亚历山大少将也下令另外两个旅移动到侧翼屏护这里的阻击战,并亲临此地鼓舞士气,组织部队边打边退。暹罗人流的血够多了,现在有不少暹罗部队已经打进马来亚,哈罗德·亚历山大是不会冒着被合围的危险,全力打这场阻击战的。暹罗人的兵力,远远超出了指挥部的预料,这些暹罗人像是从泥土里钻出来的一样,不久前还平静的边境线,竟然几个小时内就冒出了无穷无尽的暹罗步兵,后撤收缩防线已成英军当务之急。

  察觉到了英军的退意,暹罗人以为英军已经弹尽援绝,顶不住了,当下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势。头顶图案华丽钢盔、手持着明军制式步枪“长喙式步兵铳”的暹罗步兵交替着冲锋和射击,稳定可靠的长喙步枪与英军的制式步枪“李-恩菲尔德”展开激烈的对射。原本两种步枪性能差距不大,只是在这种战况下,李-恩菲尔德步枪的优势——射速快——就显露无疑了。一名普通的英军步兵,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一分钟就可以轻松打出二十几发子弹。欧战时代英军惯用的“疯狂一分钟”战术,就是让大量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的步兵以爆发性的射速密集射击,可以让步兵队以媲美机枪的火力,打退敌人的冲锋,抑或牢牢压制敌人的火力。

  现在,暹罗人尝到了“疯狂一分钟”的厉害。边打边退的英军枪声异常密集,像是燃放着无数的鞭炮,子弹下雨一样落到正在推进射击的暹罗士兵之中,打得暹罗人鲜血四溅,完全抬不起头来,甚至有大量被这种可怕火力吓破了胆的暹罗士兵鬼哭狼嚎、弃枪逃跑。

  哈罗德·亚历山大使用的“拖刀计”收效显著,任何敢于进入步枪射程攻击英军的敌人,都被密集的子弹射成了马蜂窝。巴里功·乌篷叻是听说过英军欧战时“疯狂一分钟”的威力的,但是他没有想到,当真真切切地遭遇到了“疯狂一分钟”的时候,这种步兵战术竟然如此可怕。如果不知道对方装备了李-恩菲尔德步枪,巴里功·乌篷叻一定会以为对方正在用大量机枪对己方进行扫射。

  高射速的步枪既提升了火力密度,又不会影响后撤的速度,且易于形成交叉火力,还保证了相当高的精度,如果不是夜幕的掩护,恐怕暹罗军的死伤还要多好几倍。暹罗的炮兵还没有跟进上来,巨大的伤亡让巴里功·乌篷叻无能为力,终于放弃了进攻,下令步兵与英军保持400米左右的距离,监视其后撤。另一方面,他抽调出一个步兵团,令其从蔑梯堤山的另一侧绕到英军后方发起进攻,然而英军后撤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他们已经撤出了蔑梯堤山的山麓,那个绕道的暹罗步兵团还没有到达预定地点。

  巴里功·乌篷叻怕英军在两侧山丘上设下埋伏,让主力部队原地待命,派了四个步兵连先行上山,却并未发现敌情。巴里功·乌篷叻这才醒悟过来:英军是真的急于撤退了。看来友军的推进很快,以至于英军这个师害怕陷入重围。

  巴里功·乌篷叻立即率军追赶,催促步兵跑步前进。第九步兵师的先头部队才向前推进了几百米,就遭到了英军的精确炮击,不但没有看见英军的影子,反倒损失了三百多人。望着断肢残躯、哀鸿遍野的暹罗人,气急败坏的巴里功·乌篷叻派出数百士兵,去搜寻躲在附近报坐标的英军炮兵观测员。正在暹罗第九步兵师原地休整,准备继续组织进攻的时候,英军第27师的萨默塞特郡步兵团、皇家苏格兰高地人火枪团、诺丁汉郡步兵团却突然从北边出现,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

  巴里功·乌篷叻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英军消失了这么久,并没有向南逃窜,而是派出这三个步兵团向西进入茫茫丛林,随后偷偷绕到了自己的北面,进行出其不意的背袭!

  南面的英军第27师主力也于此时出现,发起协同进攻。一南一北有力的夹击将暹罗第九步兵师分割成了数块,等到英军坦克赶来支援的时候,陷入了混乱的暹罗第九步兵师彻底溃败了。巴里功·乌篷叻在混乱之中被英军射手打穿了脑袋,成为暹罗第一个阵亡的高级军官。

  哈罗德·亚历山大率领的第27师首先遇敌,并于4小时之内击溃暹罗第九步兵师的消息传到了亚罗士打的英军指挥部,总司令艾伦·布鲁克上将十分振奋,下令27师作短暂休整,留下观察哨后继续后撤,以期收缩防线,并积极与友军会师。这个友军,指的就是部署在两国边境线最北方突出部——沙墩——的英军第12步兵师。甫一开战,艾伦·布鲁克就意识到了最靠前的第12步兵师有被围歼的危险,立刻决定放弃沙墩,发出了后撤命令。此时此刻,第12步兵师在其师长M·G·巴克少将的带领下,全师已经越过了高棉山脉,用不了多久就将与哈罗德·亚历山大的第27师顺利会师。现在,在西面的另外两个英军师——由莫里斯·科尔文少将率领的第6师和由布莱基斯顿·休斯顿少将率领的第20师,正在广阔的平原上一边阻击疯狂突进的暹罗军,一边交替后撤。唯一让英军担忧的就是暹罗的“朱拉隆功大帝”近卫师,这支拥有坦克和装甲车的悍旅已经击溃了第6师部署在战线中央,用来确保总指挥部外围安全的南约克郡步兵团,兵锋直指亚罗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