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渐觉冰冻 8.0
作者:另觅沧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晚上去消遣的事已经敲定,我让蓝唯爱告诉部门那帮姑娘小伙子做好准备,该和男朋友或女朋友,老婆或老公的什么的做好传达工作,省得尽兴时候来电催促打扰。打发蓝唯爱出去后,我点燃一根烟,猛抽了一口,脑海中忽然想起了什么事。这时陈小毛的秘书赵朵朵敲门闪入我办公室内。

  “李总,陈总说找你有事商量,麻烦你去下他办公室。”赵朵朵燕声细语,听得我香骨酥肉一阵发抖。我故意装作不经意的样子,昂头扫了她一眼,说,“好,马上就过去。”她妖媚的笑了一下,扭转屁股退出我的办公室。

  如果目光所到之处能点燃**,我一定让赵朵朵的两个肉丸子一样的屁股蛋子,瞬间冒火开花。

  赵朵朵也是我招进来的。当初面试之初,我看这女人面相,就觉得这位小主未来不简单,说话嗲声嗲气,妖媚成性。当初若非是优抚陈小毛,这女人定不会进入我的法眼。赵朵朵以前在大学里是艺术特长生,还参加过什么省级比赛云云。据说还得过奖,反正挺是个人物。

  陈小毛以前单身汉一个,哪有什么秘书这回事,都是我一手安排的。不过后来看赵朵朵那风骚样,我就后悔了。一块肥肉被狗吞了。不过赵朵朵着实是快料,自从她入宫以后,陈小毛的心情确实好了不少。至少可以看见的是,每次开会陈小毛唾沫星子满天飞的事情,锐减了不少。

  干秘书这行不光需要思维缜密,细心勤快,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脸蛋子漂亮,最好能一把捏出水来。一开始决定录用赵朵朵,其实也全是因为她的脸蛋子,其人长得漂亮,一双勾魂眼任谁看了都把持不住。

  所谓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不知道陈小毛有没有弄过她。不过,一想到陈小毛那娘娘腔,我就觉得这事没可能。说不定小毛只把赵朵朵当个男人使唤,看来还有机会。自从拿下蓝唯爱之后,我就开始觊觎赵朵朵久已,苦于一直没机会。只是后来有一次无意间听她说自己男朋友在市政府公干,我才赶紧收起了淫邪之心。

  “当官的没几个好鸟,没事不要惹他们。”这是帽子忠告我的话。他在旧城小镇当芝麻小官已经一年有余,官职虽然不大,但是整饬人的事情,据他自己说已经干过多次。为官之道经验之谈,这我得听着。所以赵朵朵暂时先放着,看以后的机会罢。

  陈小毛正接电话,看他点头哈腰的样子,我就知道是老方在"教诲“他。老方常这样教诲人,我曾经也享受过这样耳提面命的待遇,实乃人生之幸事。自从进了登威,我和陈小毛基本就成了老方的“批判对象二人组”,与此同时我还身兼数职,是陈小毛的批判对象。有时想想我自己的作用,对于老方和陈小毛,还当真不可小觑。

  我不是老方的嫡系部队,但老方对我一直不错。虽然偶尔在电话里骂过我,但我听得出来那是对我好。不过,就是不知道老方对我好的时候,是否曾想过应该给我加薪了。上次陈小毛撺掇其实是命令蓝唯爱,捂着我的加薪申请,我还一直耿耿于怀。

  看我进来,陈小毛示意我坐下,然后继续自顾自的接电话。我在他面前坐定,递给他一根“金皖”,自己也点上一根,对着窗口练习吞云吐雾功。稍坐了一会,继续看着陈小毛对着电话摇头晃脑,声音洪亮,向老方表忠心:方总你放心,对这次意义非凡的开盘活动,我们有信心再创辉煌。

  此言非虚。2009年房产政策风向标一开始变化,小户型作为碎城房地产市场上受欢迎的主力户型,就出现过多家房地产公司同一时段集中狂推小户型的壮举,并同时出现了“三光现象”:卖光、买光、抢光。

  如今国家扶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大方向一直没变,小户型仍是社会需求主体80后的最爱。首付少,月供少,作为80后的结婚用房,足足够用,同时也丝毫不影响他们以后二次置业。可以肯定的是,到时候转手一卖,铁定也赚个脸皮发紫。

  眼下,登威公司推出的公寓产权70年,户型设计、价格、地理位置都是这批产品的绝对优势所在,根本不愁卖。几个月前,我们首批公寓房源推出,100多套房源几乎被抢一空,剩下几套位置不好的,也让我以特价房的方式卖掉了。

  开发商卖房子,玩手段天经地义。什么认筹优惠、签约优惠、老带新优惠,甚或老板特批优惠,纯粹唬你没商量。其实所有的优惠在房子标价单做出来前,就全部把各种优惠加到房价里去了。还有什么特价房之类,其实基本上都是某栋楼里各方面条件较差的房子。就像上次推盘,剩下的几套房子,我就是这么安排让廖同磊给处理掉的。

  廖同磊是登威几个项目的代理公司乙方的负责人。那次开盘后,我给廖同磊打了个电话,让他赶紧安排策划想个策略,把这几套房子给我立即销售掉,免得影响下一批房源面市。廖同磊接了电话一拍胸脯,说,“李总,你和陈总放心,剩下几套房子肯定在这几天就给消化掉。回头我就给网络公司打个电话,把上次签的推广合同,还没用掉的广告赶紧给我排期报批,上次对方还催过我一次,你尽管放心。”

  现在市场好,登威没打算再引进一家代理公司。未来的计划是,假以时日如果未来市场不好的话,我们就再引入一家代理公司,和廖同磊形成竞争关系,这样对我们的项目销售绝对是百利无一害。看看全国住宅领袖企业万科在全国各地的项目,就洞晓一二,几乎每个项目,至少都要有两家以上代理公司联合销售,这样才能形成对我方项目销售的最大利益。

  廖同磊口中提到的网络公司,是本地最大的房地产网络公司“碎房网”,今年最大的一笔项目宣传推广合同就是和他们公司签订的。碎房网全称是碎城房地产交易信息网,简称碎房网。几个月前,碎房网一个叫秦晓美的女孩子,找我签订了一笔一个季度二十万的推广合同。当初那姑娘承诺返我的十五个点的业务回扣,回款我早就签字让财务转给了它公司,但回扣至今还没给我,心下有点不爽。

  自从登威碎城分公司上一任营销总监卷起铺盖滚蛋之后,我就全面接管了他的工作和权利。关于登威目前的地产项目,所有与媒体对接、广告投放的事情全部由我一手掌控。先前秦晓美来找我谈网络合作之事,倘若不是她一直对我紧追不舍,又是喊哥又是端茶送礼的,我才懒得理会她。

  倒不是我故意难为她。网络广告这东西,我还是有一点了解的,所谓宣传所谓品牌推广,基本都是扯淡。毕业之前,我在碎城一家报社实习的时候,带我的一个老油条记者,以前就是网络地产媒体出身。对于网媒的操作形式和手段,怎么忽悠我们这些开发商乖乖掏钱,他全部对我捅了底。

  虽然话里不免有加工的成分,但我仍对网媒到底能给我们卖房子带来多少实际效益,深表怀疑,实在不怎么感冒。话说回来,宣传途径这回事,无非报纸、电视、广播、户外以及网络那些手段。报纸是要投的,即使给我的业务回扣返点很少,有时几乎不给,但那也得投。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电视嘛可有可无,一个价格太高,二来能真正带来多少销售,实在不敢恭维。广播更是忽悠人的东西,谁一天到晚会抱着个收音机听个没完没了。户外还行,手机短信那是必须得发的。网络嘛,和电视一个德行,都是可有可无的手段。我随便从报纸那边扣点费用,就够这些小众媒体吃几个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