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第一章之三
作者:北风beifeng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肖北一回家,父母就给了他一个大惊喜。哈哈,一辆崭新、铮亮的龙凤牌自行车就立在堂屋的砖地上。

  父亲肖太平正喜滋滋的蹲在地上,拿一块干净的旧棉布擦拭着。见他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叫道:“儿子,快看看爹给你买的车子,怎么样啊?”肖北顾不上放下书包,赶紧凑到跟前激动地应着:“爹,咱家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都能买起新自行车了。”弟弟肖南在旁边一边摁着车铃铛,一边羡慕地嘀咕:“还不是因为你上班了,爹才这么大气,花了130多块呢。”母亲闻声也从正房快步走了出来,一家人围着这辆自行车品头论足,摸摸这看看那。

  看看,一辆新自行车,就把这家人高兴成了什么样子,一阵阵欢声笑语从这个农家小院里飘了出来。

  可不,这些发自肺腑的笑声,对于这个曾经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82年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这家人还是生产队的老欠粮户,每次清欠肖太平都会犯愁肠。而这短短的4年间,他家里就有了满缸、满囤的存粮,实在没处放的余粮还粜了几百元的现钱,有这硬通货攥在手里,51岁的肖太平腰杆也硬了起来,况且二儿子肖北已经吃上非农业粮,成了公家人。

  现在,这肖老汉的心里是从来没有过的畅快啊,连走路都哼起了不知名的小曲,这让村里影碑底下闲话中心的发言人们很是眼气:哎呀呀,这家人现在是财旺人旺,是硬要翻身了呀。当然,人们对肖老汉也尊敬了许多,闲话中心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在他高谈阔论时,唾沫星子也可以溅别人一脸。

  所以,在这夏忙的时候,肖太平才会破例的搁下一天农活,步行到四台镇的供销社,也才敢很有魄力地自作主张给二儿子买下了这辆车子——这个家里这么多年唯一的一大件进项。

  是啊,从那个连口粮都挣不回来的年代走过来的人们,生活中任何一点微小的改善和提高,都会让他们回味无穷、激动不已,甚至对这些不期而至的幸福还有点不适应的大惊小怪。唉,我们这些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啊,我们这些至亲至近的亲人啊,他们是穷怕了啊。他们是做梦都盼着老百姓的光景越过越好,不用再为了那一口吃食、为了膝下嗷嗷待食的孩子而愁眉苦脸地向生产队长去借粮。

  肖北清楚地记得,大集体的时候,秋天队里分粮,有一家人因为借粮太多,结果让队里把新粮扣完了,空口袋去的,空口袋又回了家,连急带愁,这家的大人差一点寻了短见,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只好把脸皮一抹,拿起棍子,出门乞讨去了。唉,这是什么世道啊。

  现在好了,只要一家人不是懒汉,舍得在土地上下力气,那土地的回报一定是丰厚的,人们不会再因为没有饭吃而心里发慌,够吃、吃饱是没有问题的了。

  有的人家甚至向吃好一点发展,每天晌午都吃黄糕了,大多数人家开始向高粱糕、黍子糕【黍子不去皮磨成面做的糕,外地人也叫毛糕】说再见了。是啊,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终于来了,那种老百姓期盼的“早上粥【小米干饭]、晌午【中午】糕、黑夜【晚上】糊糊锅里熬山药【土豆】”的理想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

  是的,对于中国的广大农村来说,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究其原因,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道理也很简单,但我们为此付出了多少不可挽回的代价,才走到了今天,那些辛酸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啊。这段历史时刻警醒着世人:以史为鉴,勿蹈覆辙。

  在这里,如果硬要对这个刚刚开始步入良性运转的时代做一个注解的话,那答案是现成的,就让我们凤西村大影碑底下权威新闻发言人祁胜大爷来说说吧:现在,庄户人不愁吃、不愁穿,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不是咱老百姓长本事了,是咱赶上了好时候呀。

  星期天,肖北、肖南两兄弟起了个大早,但还是没有赶住父亲的脚步,哥俩赶紧扒拉了两碗小米饭,每人扛起一把锄头,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忙忙向坡下河滩自家的葵花地走去。到了地里一看,父亲已经锄了两个来回,正拄着锄头笑呵呵地望着他们,而他家的大黑牛也停下了吃草,扭过头来,“哞——哞——”两声,亲热地和他俩打着招呼。他们朝大黑牛做了个鬼脸,小哥俩相视一笑,就赶紧低头弯腰锄起地来。

  8月份,正是庄稼疯长的季节,又赶上今年的雨水勤,地里的葵花蹿得比人高多了。这片河滩地里,人们都种了葵花,现在正值开花的时候,一个个黄艳艳的花饼随风摇曳,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整个河滩成了黄色的、花的海洋。看着葵花长势喜人,庄户人是打从心眼里高兴,这大片的葵花可是凤西村人的钱匣子啊。

  这几年,各家各户把全部心事都用到了自家承包的土地上,一头扎进地里,不但精耕细耩,而且多锄勤耪。哎呀呀,你们看看,每块地都让他们侍弄得喧喧腾腾的,硬是寻不见一个坷垃蛋,更别说有一根杂草了。我们这些亲爱的乡亲们呐,他们不是在种地,简直是在土地上绣花嘛。

  尤其那些河滩地,遇到旱年还好点,如果雨水勤的话就会泛碱,为了保住小苗,就必须多锄几遍,土地不板结了,有了空隙,盐碱就泛得少些,等苗蹿起来就不怕盐碱了。而当地的农作物,只有葵花适应这种地性,人们就大面积的种植开来。

  更重要的是,葵花籽可以卖钱,这几年,人们的肚子饱了,可钱还是缺的厉害。地里需要买化肥,媳妇、闺女要做件新衣裳,没大牲畜的人家种地不方便,需要买个牛啊、驴啊什么的,这些个用项哪样不需要钱啊。要知道,一斤葵花籽就可以卖7、8毛钱,这可比谷、黍、玉米这些个大田作物贵多了,如果把河滩的这些葵花营务好了,有个好收成,哪家不打个一千、两千斤的葵花籽。大家算算账,对于这些急需用钱的人家,这可是一大笔收入啊。你说说,哪个庄户人敢不把这些河滩地当宝贝,这几天,全村的壮劳力几乎都泡在这里,锄地去碱,尽心地伺候着这些向日葵,这可是他们的摇钱树啊。

  不过,肖太平可不想累着两个宝贝儿子,上午10点多钟,日头已经毒了起来,他招呼俩儿子不要再干了。早已腰酸背痛的小哥俩正求之不得,肖南和父亲说:“我和二哥到河里玩会儿水去。”也不管老爹应不应,便如调皮的小牛犊子一样,蹦蹦跳跳向不远处的大河跑去。肖北对父亲嘿嘿一笑,拾起弟弟和自己的锄头,也扯起大步向河边撵去。

  肖太平乐呵呵地望着俩儿子的北影,大声喊道:“早点回家噢,别误了晌午饭啊。”然后从腰上拽出旱烟袋,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用肖南写过的作业本剪成的纸条,蘸着唾沫卷起一根长长的烟棒,掏出自来火【打火机】点着,就圪蹴在地埂塄上,眯着眼瞅着在草滩上悠闲地甩着尾巴的黑牛,有滋有味的吸起来。直到有陆续回家的村人喊他,肖太平才牵起已经吃饱的牛伙计,把缰绳盘在它的脖子上,跟着它那慢腾腾的脚步,背起双手向村里走去。

  “久违了,我儿时的乐园。”肖北站在河边,在心里默默念着。望着清清的河水一直蜿蜒北去,他是颇有感慨啊,真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已由当年的瘦羸少年长成了现在的健壮后生。

  看着在河里扑腾嬉水的弟弟,他仿佛看到了少年的自己。在这条汩汩长流的萝川母亲河的滋养下,一代代像他一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周而复始,但这条河水还是青春依旧、年轻如昔,这位慈爱的母亲似乎不会变老,永远都是活力四射,对她的子女儿孙更是不会吝啬她那温柔的怀抱。

  “二哥,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下来。”肖北被弟弟的一声大喊吓了一跳,哈哈,他那飘远的思绪一下子被拉了回来,他可不想浪费这次机会,再痴想下去,他已经好长时间没和河水亲近了。三下五除二,衣裤被甩到了岸边,一个优美的起跳,肖北就一个猛子扎进了凉丝丝的萝川河里。

  中午时分,肖北、肖南俩兄弟已经爬上离家不远的坡头,看看肖南撅嘴嘟脸的样子,我们就知道这孩子玩得没有尽兴,一定是让肖北从河水里提溜起来的。

  当这哥俩一前一后进了自家门洞时,母亲正走了出来,一看到他俩就唠叨起来:“看看这俩孩子,锄了半天地,也不懂得早早回家歇一会,去耍什么水,娘今天包了韭菜肉馅饺子,正等着你们回来下锅呢。”正拉着风箱烧水的父亲也逗着恼着小脸的肖南:“哈哈,你再钻在水里不回来,回家就准备吃你捉到的那几条小鱼吧。”

  不过,父亲这些挪揄的话肖南可没有注意,这小家伙看着两大撇子过年的时候才给吃的白胖胖的饺子,口水早流了出来,哪里还顾得上和哥哥较劲,把摸到的用柳条攒起的几条小鱼扔给堂地门口朝家里东张西望的两三个芦花鸡,捅了肖北一下,瞪着他说:“那你下午用新自行车送我去学校。”肖北赶紧答道:“好好好,下午送你,让你坐坐新自行车,过足瘾,这下行了吧。”

  当热腾腾的饺子端上炕桌时,肖太平拿来酒瓶子,洋洋自得地对老伴说:“再给我炒几个鸡蛋,我得喝两盅解解乏呐。”肖北接过话茬:“那我出去再换几张豆腐皮、几块豆腐干,你老好好喝点。”就在仨人张罗着下酒菜的当儿,肖南早已夹起饺子,狼吞虎咽的,也不怕烫嘴,等到大伙拿起筷子时,他一碗饺子已经下肚了。

  哈哈,看看这点好吃食,把这一家人馋的。

  下午,肖北骑着新自行车把肖南送到了清水中学,叮嘱了弟弟不要调皮、要好好学习后,6点前,他急急忙忙赶回了凤凰台乡中。晚上,他还要跟班看学生的自习课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