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第八章之一
作者:北风beifeng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衡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时令变化,季节更迭,春来夏往,秋去冬来。丰满的大地由孕育而成熟而收获,昔日喧闹的田野已经复归平静。

  此刻,盘卧在萝川东北部的四十里凤凰台已是满目萧然,来自西伯利亚的强硬寒流呼号着从它的身上席卷而过,那些残存的枯草蒿蓬随风飘荡在垄埂沟坎,无助地寻找着失去了根本的归宿。只有路边脱光了叶子的白杨树,倒像一个个坚守岗位的哨兵,在瑟瑟寒风中傲然挺立着,为这个黄茫茫的季节增添了几分生气。

  是啊,在这样冷梆梆的鬼天气,屋外已少有人迹。不过,还是会有三五勤俭的老者,穿着白茬大皮袄,把他们心爱的牛、骡、驴、羊赶出家门,相跟着溜溜达达地来到坡下的河滩上,然后找一个背风的阳坡湾,燃起一堆柴草、牛粪,往里面埋几个晌午噎饥的山药蛋,老哥几个便缩着脖子天南海北的闲聊去了。至于那些牲畜,在这个没有庄稼可啃咬的时节,只要在目力所及的地方,就让它们自由自在的觅食去。

  放眼望去,早已结冰的萝川河如银练一样蜿蜒北去,不时有一群拾粪的半大小子坐着冰船呼喊着在上面追逐而过。这寒冷的天气虽然让大人们缩手缩脚,但丝毫不能禁锢孩子们好动的天性,他们宁肯在野外把手脚冻得麻木、脸皮子冻得通红,也不愿腻歪在家里,而是想找点营生走出家门。

  你看看他们玩得热火朝天的场面,一下子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活的幸福、活力和盼头,孩子们的游戏也成了这个冬天一项最有趣、诱人的娱乐活动。当然,也不能刚顾着玩儿,孩子们还有拾粪的任务,在冰上疯够了,他们必须赶在回家之前,尾随在那些吃饱喝足的牛、驴后面,待它们腾空一点肚子,好将粪筐装得满满当当。

  是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实打实,来不得半点含糊。在农村,不管大人、小孩,每个人都必须为着各自的那份穷家薄业付出一份责任和义务。在凤凰台坡脚下的这片河道里,每当你看到那些家畜游走在空旷的原野上,那些老人、孩子围着它们快乐地忙碌着,你的心里马上会升腾起一股朴素的暖流。这何尝不是一副最生动、最有味的乡村生活的画卷,而这一切,又何尝不是从那个年代走过的我们那少年时代的真实写照。

  曾几何时,每当我们面对这些熟悉的沟坡河川,都禁不住会心潮起伏、深思神往,这些地方曾收藏了我们儿时多少的欢乐和梦想啊。有多少次我们登高远望,有多少次我们梦回故乡,都是因为舍不下家乡那一方魂牵梦萦的热土。是的,儿时的生活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忘却的,尤其是那时我们所接受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教育,更是我们一生都受用无穷的。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这片还没有真正富裕起来的萝川大地,对她的子民的付出从来就没有间断和吝啬过,她那深厚的文化积淀,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代萝川人薪火相传,他们在清贫的环境里养成了勤劳、质朴、诚实、坚韧的品性。当然,我们的肖北也不例外,而且,他还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这里,人们也许要说我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对肖北厚爱有加,有些太高看他了,他不过是一个刚出道的无名小子,怎么还成了你眼中的香饽饽?

  各位朋友,不是我捧他,我是真看中了这个有志气、有理想的青年。虽然上班不到3年,经见的世面也不多,但善良、聪明的肖北,经过萝川大地那绵绵流长的山水之气、文化之髓的滋养,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虽然还略显稚嫩。不过,我想,如果假以时日,他会逐渐坚强起来的,这当然是你我共同期待的结果,难道不是吗?

  他是农民的儿子,是父辈的肩背将他托了起来,他的根生长在这片黄土上。虽然他看似脱离了农门,但他永远割舍不断与这片土地的血肉之情,他的每一寸肌肤都渗透着泥土的气息。虽然他知道诸如:两伊战争停火、安哥拉内战结束、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升天、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第24届汉城奥运动会开幕、乔治·布什当选美国第41任总统等国际国内新闻,但在整个寒假,他和三弟还是会像他的父老乡亲一样,轮班到河滩放牛。

  这不,你看,冒着刺骨的北风,在如霞的夕阳下,肖北正背着一大筐牛粪,口中哈着白气,跟在几个叔叔大爷的身后,呼喝着那些慢腾腾地挪着脚步的宝贝们爬坡回家呀。这时候,谁会想到他是一介教书先生呢?

  这就是生活,我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我们一样可以把平凡的生活过得精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中间有一大批像肖北这样不甘平庸的人,他们没有随遇而安,没有向困难低头,不自卑、不气馁,而是一直在努力奋斗,这样,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有时候,成功离他们很遥远,但只要有一丝曙光,他们便不轻言放弃。更多的时候,他们享受的是在路上跋涉的过程,结果和目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况且,有时候他们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试图把现在的生活过得好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摘掉肖家的穷帽,为肖家承担起一份责任,这就是肖北现在最单纯、最现实的想法了。

  这天晚上,因开学忙碌了几天的肖北坐在宿舍的课桌前,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是龙总是要腾飞的。他是在勉励自己吗?不全是,这似乎是表述他的一种压抑的情绪,有点卧薪尝胆的意思。他渴望改变现在的生活,渴望英雄有用武之地,他盼望着这一天早一点到来。

  看了看墙上的日历,已是1989年的2月28日,这个月的最后一天。

  唉,时令已过“雨水”,马上就该“惊蛰”了,一天一天的,日子走得真快呐。不过,大地已经回春,那严寒的冬天业已悄然遁去,春风早已吹进了千家万户,天气也开始变得柔和、温暖起来了。

  在这个春意萌动的夜晚,肖北难以入眠,他想了很多,从暗恋过的顾嫣到自己的父母兄弟,从人事纷扰的学校到忙碌充实的凤西村,星星点点的往事像一张张幻灯片在脑海里浮现。但,此刻,他的心情是平静的,不管是那段失败的初恋,还是他深爱着的亲人,不管是生他养他的故乡,还是他倾尽心血才站稳脚跟的学校,所有这些都已不能让他心生波澜,虽然他的内心深处永远都会给他们留下一处神圣的地方。

  现在,他必须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因为5月份的成人高考已迫在眉睫,留给他的时间没有多少了,他不能给自己任何懈怠的理由。不错,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呢?他肖北只有背水一战了。就如富兰克林所说: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那么,从明天开始,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肖北就必须聚精会神地投入高考前的冲刺了。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不知不觉,5月到了。

  伴随着春天醺人欲醉的气息,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四十里凤凰台悄然睁开了惺忪的双眼,它动了动慵懒的身子,轻轻抖去了灰黄的旧装,浑身上下泛起了鲜亮的绿意。在它的怀抱里,不管是刚刚返青的矮草高木,还是撒着欢儿的飞鸟虫鱼,都争相舒展着各自的腰身,尽情享受着这明媚、怡人的春光。而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像是上满了发条的秒针,按捺不住那轻盈、欢快的节奏,总是“哒哒哒”地停不下脚步,从早到晚奔忙着。

  在这个让人振奋的季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到处都漾溢着一种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过,坐落在凤凰台西南端乡中里的几个年轻人,却分明有些迟钝,似乎都没有感受到这个春天的诗情画意。是的,他们现在可顾不了这些,身边的景色已不足以唤起他们的审美之情。

  此时,他们几个要参加成人高考的年轻老师正聚在一起,商量着5月11日的考试事宜。

  在这个决定命运转折的关头,肖北有些紧张和激动,但他知道,眼前最当紧的事就是调整好情绪,保证自己在考场有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同时,考前的准备也要详尽和周全,更不能出现半点纰漏,不然,后悔都来不及。因为,时间不等人,明天一大早,他们这伙人就要整装待发,提前一天奔赴考试所在地——300多里之外的地区首府垣北市了。

  考场如战场,那可是需要真刀真剑去拼的,复习的怎么样,这两天就要见真章。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苍天有眼,文化考试下来,肖北觉得还算发挥正常,对自己的表现也是比较满意的,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接下来,就要看美术专业的考试怎么样了。然而,事情并没有预想的那样顺利,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波折。

  在5月20日前,文化成绩都已经公布了,可是专业考试却是杳无音讯、没有着落。原因是垣北教育学院今年不招美术专业,所以不能举办专业考试。但在当初报名时,招办并没有事先告知肖北他们这些考生。这突然的变故,一下子把肖北打懵了,这可怎么办,总不能半途而废吧?他这十个月的心血付之东流倒没什么,吃点苦、受点累对于肖家人来说也是家常便饭,是不会放在心上的。但关键是“大学”,肖北梦寐以求的“大学”,这下不是泡汤了吗?

  病急乱投医,心急火燎的肖北马上赶到清水中学去找也报了美术专业的师兄付建国,看看有什么补救的办法没有。可这位仁兄倒看得开,不痛不痒地说:不考就不考吧,今年不行,以后也许还有机会。

  看着那副得过且过的散淡模样,肖北拔腿就走,什么人呐,去年没考上,今年眼看又没戏,还这么悠哉悠哉的不当回事。不过,他马上就释然了,何必生气呢,人家付建国身居的清水中学是萝川县仅有的3所国办初中之一,不比他那小小的乡中,人家有些安居乐业的意思也是应该的。

  没办法,为了前途,他只有单枪匹马地去跑这件事了。

  好在乡中负责人黄明亮为肖北开了绿灯,他清楚年轻人考个学不容易,这次给予了难得的理解和支持,只要是课余时间,只要和他打个招呼,尽管出去办事。当然,肖北的背后更少不了秦刚、马华等一众好友的加油鼓劲、无私资助。秦刚就曾私下给他的兜里塞过钱,这个善解人意的兄弟知道他家盖房缺钱,现在又要到县里、地区找人,坐车、住店、吃饭,哪个地方不用钱,他那100多块的工资怎么顶得住呀。

  从某种程度讲,是这些朋友们伸出的援手,才让他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县招办解决不了,他就去地区招办。可是,谁认他这个一厢情愿的愣头小子呢?所以,跑来跑去,事情并没有多少转机,地、县那些领导大人们的态度基本一样,托词也差不多,我们过问一下,回家等着吧。

  好在苍天不负苦心人,就在他一筹莫展、要打道回府的时候,一个叫王建国的已改行到地区行署上班的师范同学帮了大忙,这个曾和他在一个美术小组画画的老同学听了他的一番倾述后,二话没说,立马托熟人找了地区招办的主任。

  有关系就是不一样,真的是立竿见影,也就肖、王俩人吃了一顿饭的功夫儿,事情就有了结果。那个熟人传出话来,说是经过省招办协调,垣北这些美术专业的考生可以在5月29日到邯南市教育学院参加专业考试,以后也由此学院录取就读。

  哎呀呀,真是不容易呐,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肖北简直要感激涕零了。对于帮助过自己的这些好心人,尤其是在垣北街头偶遇的老同学王建国,肖北的感激之情真的是无以言表,如果没有他们,这次来之不易的考试是真的就要黄了哇。

  5月27日一大早,肖北喊上了那个坐享其成的师兄付建国,一起踏上了南下的赶考之路。

  几经转车后,于28日上午来到了邯南这个陌生的城市。经过多方打听,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邯南市教育学院,俩人赶紧到教务处确认了考试相关事项,待事情办妥,时间已近中午了。现在,肖北那颗忐忑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二人在附近随便找了个小旅馆安顿下来。这下,他们可以安安稳稳地休息休息,去享受半天安闲的时光了。

  29日上午8点前,师兄弟二人准时来到了学院的大门口。在这里,没想到又遇到了3个师范美术小组的同学,几个人见面那叫一个亲呐,真是应了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古诗。不过,现在考试最当紧,他们顾不上多说话,马上鱼贯进入考场,静下心来参考。

  经过整整三个半小时的专业考试,几人的“人像素描、静物色彩、人体速写”按时交卷。

  走出考场,完全放松下来,五兄弟马上找了个干净一点的小饭馆,一边喝酒,一边无拘无束地畅谈开来。他们既感慨命运的曲折迂回,又慨叹草根人群的不易和悲哀。

  你说,这么严肃、正规的成人高考,他们又走的是招办严格的报名程序,怎么就能横生枝节、出现这样不伦不类的事呢?如果不是他们努力奋争,贵人相助,也得不到这次异地考试的机会。真不知道那些整天打着官腔的招办老爷们是干什么吃的,他们工作时难道就不能认真负责一些吗?你看看,他们一点小小的失误就把这些年轻人折腾成啥了。

  然而,牢骚归牢骚,肖北还是很高兴,不管怎么说,这次改变命运的机遇没有从手中溜走,他都应该庆幸。而且,很少出远门的肖北对邯南这个城市也充满了好感,这里人们说的接近萝川的土话让他倍感亲切,那铁红色的街道和那些可口的小吃更是让他记忆深刻。

  望着面前邯钢那规模宏大的厂区,肖北甚至激动地想,他人生轨迹的转折点是不是就要从这个初识的钢城开始了呢?

  唉,世事无常,造化弄人,谁能说得清呢?但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