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崛起 第二百七十八章 围而不打
作者:大尉的小说      更新:2018-07-06

  第二百七十八章围而不打

  梧州之战初期不是很顺利,在行军的路上就曾被李恒派人数次偷袭,损失不大但是也很麻烦,宋军一直习惯在城中固守,对于反偷袭的战术安排还很生疏。

  这个时候讲武堂的实习军官们,开动了脑筋结合兵书上所学习的知识,一起琢磨出很多实用战术,经过优化总结之后提报到刘长海和凌震面前。凌震大喜过望,这些方法虽说并不甚高明,但是应对援军小队的偷袭却很有效,几次交锋之后,就把李恒派出来的小队屠戮一空。

  广州大军开到梧州的这一路上,到处都有百姓从家中拿出鸡鸭酒肉,死活都要塞给行军中的士兵怀里,那种如释重负之后的坦然谁看了都会感动。

  虽说这里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混居之地,但已经是宋朝三百多年的国土,受蒙元士兵欺压多年,可以说都是在忍辱偷生的活着。突然发现这支宋军很不一般,竟然从广州出兵去打梧州,这可是大宋朝要翻身的意思,所以争先恐后的出来犒劳士兵。

  围城三日宋军一炮未发,就在守城元军射程之开始外架设大炮,五十门红夷大炮统一瞄准了城门,两百门子母速射炮车在五百步开外列阵。

  李恒驻守东城门,第一天就被宋军密密麻麻的炮车吓呆了,两百辆炮车排成四队,梧州正东门一里范围之内,都是大炮的杀伤范围,没有人能够躲避。

  李恒手下的士兵已经被大炮咬过两次,可以说是一见宋军的大炮,腿就开始发软脚下打哆嗦,这场战役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败了。

  第二天就开始军心涣散,因为在经过昨天一夜之后,竟然有人趁夜色逃离了梧州,西城门守将放弃岗位,率领手下几百当值士卒离城远去。

  这也算是时代的奇葩新闻了,城门官率先带人逃跑,而四敞摇开的西城门就那么亮了一夜,无人把手同时宋军也没有来进攻,真是出了天大的笑话。

  到了第二天夜里,李恒亲自带领卫队巡视各城门的守卫,才避免了再出现夜里逃营的现象,不过军心已散就是强加看管又能如何?毕竟你是要这些人来上阵杀敌的,把他们当成囚犯一样看管,只会让军心更加背离,搞不到还会出现兵变。

  连续的几天李恒都无数入睡,就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烙饼,总是担心宋军大炮攻城,随时都能够杀进梧州。水路有船可以出城,但是西江之水顺势而下,是直奔广州方向,也不是什么好去处。

  八万驻军十几万马匹,这是西南元军物资的大本营,若是在他手里丢了,那就是死罪啊!他的地位和伯颜不一样,忽必烈虽然赏识他的能力,封他为汉军元帅,但是屡战屡败也是在说不过去的。

  就在这煎熬的三天之中,宋军整日在城外喝酒吃肉,完全不像是来此打仗的军队,整个是一个携带大炮到此一游的旅行团。美食美酒就摆在那里,五百步之外不说看得见,鼻子尖的士兵闻都能闻到香味,简直就是从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是刘长海执意要执行的,大炮的威力并不是轰轰的怒吼,在他没有发射的时候,威力似乎是更大一些。宋军根本就没有做什么云梯楼车,他们也从没有计划要从城墙爬上去,城门除非从里边被堵死,不然的话从哪里走该有多方便。

  按照实际的兵力部署,双方的人数上差异并不大,李恒梧州城内吞兵八万,还有十几万城内的百姓和劳工,在刀枪的威逼之下,肯定也会被赶上城头充当肉盾。

  相差悬殊的士兵的心里,宋军在火炮的依仗之下,抱着是必胜之心就看要付出多少代价,梧州死活是要被攻陷的。而城内的守军想的却是如何躲避飞来的炮弹,在这场攻城战中能够多活一会,最好坚持到宋军攻破城池,那时候就可以马上投降求生。

  在这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之下的士兵,就是不用大炮轰击城内,单独拉出来在野外打一仗,李恒所部的士兵恐怕也是输家,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勇气。

  第四天一早,天还刚蒙蒙亮,宋军大营之中就飘起一片炊烟,无数的大锅在烧火做饭,一阵阵的香味飘香城头。

  “报告将军,宋军大营之中,天不亮就在做早饭,恐怕就要攻城了!”

  “嗯,擂鼓升堂,准备迎敌!”

  三通鼓声响过之后,本该来中军帐前报道的一众将军们,稀稀拉拉来的有些不齐,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中层将领生病卧床不起,这不是睁着眼珠子说笑话吗!

  李恒心中恼怒面上却很和善,一挥手道:“派出军医官,逐门逐户的前去拜访探病,让他们安心在家养病,晚一些我会登门去探望的。

  各位将军,宋军威慑我们已经三天了,围而不攻不止是调戏,他们希望的是我们的将士胆寒惧怕,不用他们发射一颗炮弹,就能打败我梧州的将士。

  呸,那就是做梦,咱们梧州兵多将广,物资马匹数量充沛,粮食多到吃不完,还能怕他们为围城?今天我就要点将,谁拿我的令箭出城,前去宋军阵前交战!”

  周围的七八个将军听了有点犯蒙,这个是啥意思?领兵出城去叫阵,那不纯属去送死吗!谁都清楚的很,只要那城门拴一起吊桥一放,最少有五十门大炮等着轰击你呢,怎么出去?出的去吗?

  久等了一会无人搭话,李恒微微一笑道:“既然各位将军无人敢去,那么我就只好直接点名了,魏虎将军,命你率本部三千精兵,出城迎战宋军不得有误!”

  “是,李帅!”

  迟疑中喘了一口气,魏虎才上前躬身接令,周边几个人惊异中又带着几丝幸运,为自己没有被点名而心有余辜。

  魏虎出了中军大堂,回营点齐自己手下的兵马,前后就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等到他们集合在东城门甬道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

  “开城门,放吊桥!擂鼓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