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祭 第三十二章 重返晋城
作者:虫虫一颗米.CS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陛下,陛下您可回来了!您这是要吓死奴才啊!”慕容青霄刚回到帐内,便听见端午带着哭腔的呼声,心头一阵烦闷。

  而端午却不知,先前发现慕容青霄不见了,连着夜行衣也一起不见了,他便害怕的不知所措,所幸,慕容青霄没有让他担惊受怕多久便回来了。

  慕容青霄听着他带着哭腔的话,眉头一皱:“朕的事,还需向你汇报?”

  端午一听,自知失言,连忙跪下认错,“奴才嘴笨,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慕容青霄最不喜别人过问他的事,更不喜别人插手他要干的事,就像此次出兵宁国,他根本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事先也无半点预兆,在某日早朝之时,直接下达了出兵北伐的旨意,朝堂一片哗然,而有异议者统统被他打发回家种田去了。

  他不需要忤逆他的臣子,更不需要不听话的人。

  这就是燕国的新君,燕武帝,慕容青霄。

  没人会想到,高高坐在朝堂之上的燕国皇帝,居然会突然出现在两军交战的最前线,更没有人会想到,这位登基不到一年的新帝,竟然敢独身一人,闯入敌方大营,刺杀对方主帅。

  “请魏先生。”换好衣服的慕容青霄冷声吩咐。

  端午连忙应道,快步出去,不一会儿一位中年儒生装扮的人,便在帐外求见。此人便是燕军的军师,魏叶明。

  “参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我们在武封关的内应杀掉,换一个军阶高一些的。”

  魏叶明一愣,脑中一转念,随即问道:“陛下可是听到什么消息?”

  慕容青霄冷冷一笑,:“军阶太低的内应,对我们而言又有何用?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魏先生还需朕来教你?”

  就像今夜之事,事先居然没人知道,在唐孤云身边还有一个那样的高手,如果不是自己随身将唐门的四绝箭带在身上,估计现在没命的就是自己。

  慕容青霄话里的讥讽之意明显,魏叶明心中疑虑,在武封关里找一个内应并不容易,商家军可是铁桶一个,可却不敢追问,只得连声应道,领旨而出。

  慕容青霄背过手,看向武封关所在的方向,面色沉重,眼眸低沉,一字一字自言自语道:“武封关,晋城,宁国,都将成为朕的囊中之物!”

  还有那个人,你就算死了,也是我慕容青霄的人!

  唐孤云终是如愿以偿的退回到了晋城,大摇大摆的住进了城主府,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藏在枕头里面的木盒不翼而飞,自然联想到是那夜真正的刺客所为,心中惶惶不安,勉强安慰自己道,那盒子是防着唐门的采山塔做的,一般之人就算得到也没法打开。

  而他没有发现的是,自己身边的近卫军少了一人。

  自那日之后,赵煜修便悄悄的离开了宁军军营,独自一人策马回到了晋城,他之所以没有继续潜伏在宁军军中,是因为没有必要。

  眼下,更为重要的是,将狱堂堂主风池找出来。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回到跟此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侯家。

  “赵兄?!”方青衣一见风尘仆仆的赵煜修,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心中想起银月的话,一时有些不知如何面对他。

  晋城中发生的事,赵煜修早已知晓,也没多问,略微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这几日,可还好?”心中有好些问题想要问他,可脱口而出的还是那掩饰不了的关心。

  “挺好。”淡淡的话,淡淡的眼神。

  方青衣放心一笑,“那便好。”

  赵煜修微抬眼帘,眼前的白衣公子面色泛青,嘴唇发白,声音透着无力,显然受了不轻的内伤,左手抬起的动作有些迟钝,说明身上还有外伤,走路也比先前要笨重,看来此次与天神教一战,他受的伤不轻。

  赵煜修的眸光像一片死寂的湖水,方青衣见他只是略微抬眼便将自己身上的伤处都丝毫不落的扫了一遍,心中不由赞叹。

  心下一定,淡笑道:“前日,星云宫银月宫主曾邀在下前往一叙。”这话说的很自然,自然的就像他在跟赵煜修讨论今天的天气一般。

  赵煜修没有丝毫惊讶,他知道银月找过方青衣,也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可他未曾料到方青衣这么轻易的就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就算如此,多年的杀手生涯,他早已练得一副处变不惊的本领,故没太大反应。

  何况,他从方青衣身上感觉不到任何恶意。

  赵煜修的表情不变,甚至连眼皮都没有再抬一下,方青衣见之霍然一笑,接道:“他让我杀了你,或者七月七日将你带到星云宫蚀骨峡。”

  “嗯。”低低一声,算是答应。

  方青衣笑的更为畅快,“赵兄,你就不怕我照办吗?”

  “你不会。”

  此话说的斩钉截铁。

  方青衣一愣,好奇的问道:“为何?”

  “因为你是方青衣。”

  因为你是方青衣,方青衣武功高强,潇洒俊逸,却是以侠义名满天下,他的侠义不仅对朋友,还包括敌人。

  “赵兄如此信我?”

  “一半,”说着,站起身来,朝外走去,“我更信我自己。”

  方青衣呆看着他的背影,只听已经走出去的人丢来一句,“带我去看齐然。”

  入夜的晋城,由于取消了宵禁,渐渐的热闹了起来,城中的夜市也慢慢的恢复了人气,可这侯府却有些渗人的寒意,许是死了太多的人,阴气太重,有下人偷偷的在角落里烧元宝蜡烛,盼着那些人早去投胎,勿在留恋人世。

  可烧了再多的元宝蜡烛也不顶用,那往日出现在晋城街头的宫衣童女,竟然出现在了侯府里,就在那日石裂天死的院子里。

  那夜巡视的护院,都看到了那宫装女童,脸色惨白,嘴角带血,吓得魂飞魄散,第二天一早,就有人在前院发现被吸光鲜血死状恐怖的家丁,一时侯府的下人都吓得晚上不敢出门,如果不是早已签了卖身契,恐怕早已跑的精光。

  外人得知,皆言那日侯府杀戮太重,冤魂不散,生了邪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