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事件簿 第一章
作者:怀里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住院一部是一幢十九层的高楼,一个月前刚刚经过整修,外墙是粉红色的,不再像以往那般了无生气。楼顶的天台晒满着白色床单和病人的换洗衣物,洗衣粉的味道被风吹散,飘进了打开的病房窗户内。

  简弥穿着一身松松垮垮的病号服,站在十五层的电梯前等待着。她单手握着一本用彩带扎起来的书,那是给一位小男孩的生日礼物。那小男孩与她一样,罹患白血病。此刻,十八楼正在为那小男孩举办生日派对。

  礼物是昨天下午她在老街的一家书店买来的。小男孩虽只有六岁,却对历史很感兴趣。因此她特意去了那家书店,买下了这本《大英博物馆馆藏记录》送他。

  电梯终于来了。简弥刚刚走进电梯,便察觉到有数双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她对此倒是已见怪不怪,在医院这种地方,身穿病号服的人总能轻易地引人瞩目。

  简弥对坐在一旁的电梯员说:“请到18层。”

  话音未落,电梯员便投来了不满的目光,她用力地敲了一下电梯盘。

  电梯盘上,17层和19层之间的数字并不是“18”,而是“17+1”。电梯商为了避讳“十八层地狱”这样的说法出现在医院这种地方,特意将18层的按键改成了“17+1”。而进入电梯的人也大多会回避“18”这个数字。

  但简弥对此不以为然,每次进入电梯,她都会故意喊出“十八层”。她觉得回避这个字眼的做法着实可笑,就算嘴上说着十七加一,心里还不是照样会想到十八层地狱?

  她的这番想法显然很难被别人认同。当电梯到达十八层后,电梯门刚打开,简弥感觉自己几乎是被人们的不满推出了电梯。

  十八层楼道里,雪白色的墙壁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纸。天花板上挂着风铃和护士叠的一串串千纸鹤。1809号病房的门口簇拥着很多人。

  “麻烦让一下。”简弥穿过人群进入病房。她那对像妖精一样的尖耳朵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这些人口中,她只当没有听到。

  叫晓登的小男孩正盘腿坐在病床上拆礼物包装。护士今天给他换上了一身新衣服。脱去了病号服,他看起来很有活力。

  “简弥姐姐!”晓登从床上跳了下来,扑进了简弥的怀抱中。

  “生日快乐!这是送你的礼物。”简弥将书递给晓登。

  “谢谢姐姐!”晓登兴高采烈地拆开了包装彩带,惊呼道,“太棒了!”

  简弥将晓登抱到床上,只是这一个动作便已让她气喘吁吁。病床边站着一位男医生,他警惕地望向她,简弥示意他不必担心。这位医生同样也是晓登的主治医生,因为担心晓登在过生日时出现意外,今天他一直都守在这里。

  晓登的生日是在两个月前开始筹划的。发起者是晓登的母亲,她希望能够为生病的儿子准备一场生日派对。晓登的病情很不乐观,这很可能将是他最后一个生日。

  在晓登生日这天,护士,医生以及整个血液病区的病友共同举办了这场派对,庆祝他的生日。此刻,晓登的病床边堆满了礼物,整间病房看上去就像是圣诞节前夜的礼品店。

  护士将生日蛋糕端了上来,大家齐声为晓登唱起了生日歌。晓登在母亲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为大家分着蛋糕。那双瘦削如纸白的小手很快便沾满了奶油和巧克力。

  虽然晓登因为生病无法品尝蛋糕,但医生此次并未阻拦。晓登的母亲曾说过,如果这是孩子最后一次生日,就不要阻拦他品尝美味了。

  “简弥,你姐姐作出决定了么?”同属一个病区的一个女生忽然问简弥。她是附近一所大学的学生,因为患白血病,这已经是她休学的第二年。她住在简弥隔壁的病房。

  简弥摇摇头。她现在并不想谈论这件事。

  “可是至少你是有希望的,不像我们。”女孩并未注意到简弥的情绪,自顾自说着。

  “我反倒更羡慕你们。”简弥说,“至少当你们找到了合适的捐献者,捐献者肯定不会面临我姐姐那样的选择。”女孩听了,理解似的点了点头。

  简弥的姐姐叫简生。二人是双胞胎姐妹,而关于谁是姐姐,谁是妹妹的问题,她们曾争论过很多年。

  第一次争论发生在二人五岁那年。两人头一次为谁是姐姐而争得面红耳赤。母亲赶来拉架,询问清楚争吵的原因后,母亲哭笑不得地告诉她们:“率先出生的是简弥,一分钟后简生才出生。”

  于是简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姐姐,简生虽不服气,但也只能接受身为妹妹的事实。这样的姐妹身份一直持续了八年之久,在二人十三岁那年,事情出现了转机。

  她们无意间在生物课上得知,顺产的双胞胎中,先出生的是姐姐,后出生的是妹妹。而如果是剖腹产则刚好相反,先取出来的是妹妹,后取出来的才是姐姐。

  简生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她跑到母亲面前,问她和简弥究竟是顺产还是剖腹产。

  母亲答道:“是剖腹产。”说罢,母亲还将衣服拉起来,给二人看肚皮上的那道手术刀疤。

  “当时你们妈妈差点为此丢掉性命呢。”父亲在一旁说。

  “还说我呢,你不也是吓得抱着医生的腿大哭?”母亲怪笑着调侃父亲。

  “喂!我才没那么没用呢!”父亲叫嚷着,不想在女儿面前丢掉形象。

  但母亲毫不理会。“就是有!”

  姐妹俩完全没有在意父亲脸颊绯红的狡辩。她们更关注一件事——既然母亲是剖腹产,那么先被抱出来的简弥当然就是妹妹,随后出生的简生才是姐姐。

  像五岁那年一样,姐妹身份再次反转。

  那时候,简生和简弥是学校仅有的一对双胞胎。作为“稀有物种”,姐妹两人自然成为了学校的知名人物。无论二人走到哪里,都会引得议论纷纷。如果二人站在一起时,甚至会有人忽然跳到他们面前,紧盯着她们的脸寻找不同之处。

  “鼻子的长度不一样哎,嘴巴那里简生似乎更薄一点。”

  “有么?我怎么看她们都一模一样?”

  “我也这么认为。”

  简弥那时候总是怀疑,大家或许很快就会在手里拿着刻度尺来测量两人五官的差别了。

  像这样被众人议论的日子,一两次还可以当做是成长中的趣事,但如果每天都会遭遇,那就完全算得上是一种折磨了。简生因为早对此习以为常,并没有表现得太过厌烦。但简弥不同,她越来越无法忍受这样的讨论。像“你是那位双胞胎的姐姐还是妹妹”和“有双胞胎姐妹生活一定很有趣”这样的问题,也总是便让她头痛欲裂。

  特别是被别人知晓姐妹两人曾针对“谁才是姐姐”的事情争论过的事情后,这样的折磨更是让简弥度日如年。因为在大家看来,简生的确更适合做姐姐。

  相比于简弥,简生的确更有做姐姐的资格。倒不是说简生如何气势凌人,有身为姐姐的威严。相反的是,简生十分乖巧懂事,自小便是周围人眼中的才女,舞蹈,古琴,和念书,都过人一等,她的性格平易近人,很受大家欢迎。相比之下,简弥则更像是在姐姐圣洁的光环下,只知道惹事生乱,任何事都需要姐姐照顾的调皮妹妹。

  这一点,倒是连简弥也不得不承认。即使是在十三岁之前,简弥还是姐姐的时候,她便时常被简生照顾。除了偷偷让简生帮她洗衣服,替她出门帮父母买东西,在学校也是如此,十三岁之前的每一次考试,如果没有简生,简弥恐怕每次考试后都会被父母训斥一番,因为自二年级起的每一次期末考试,二人的试卷都是由简生一人完成的。

  简生头脑伶俐,努力,成绩总在班级前列。从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的简弥,成绩要差很多。考试当天,二人会身着一模一样的衣服,就连穿的鞋子,袜子,发型甚至绑头发的头绳也会一模一样。考试时,简生会尽快完成自己的试卷,然后借故去洗手间,与早早躲在那里的简弥“调换身份”,简生去隔壁简弥的考桌上完成她的试卷,而简弥则装成简生,坐在她的位置上等待考试结束。

  十三岁二人姐妹地位转变之后,像考试“调换身份”这种事,她们依旧做过许多次,并且很幸运地从未被人发觉。而另一方面,成为妹妹的简弥也并非总是担任被照顾的角色;有些时候她也会帮简生解围。

  简生乖巧,性格优柔寡断有有些软弱,在学校时常会被男孩子欺负。被欺负后也只能躲在厕所隔间里掉眼泪而不敢反抗。而简弥便会在这时候站出来替简生讨回公道,虽然身体也像简生一样瘦弱,但她的性格却并不像姐姐那样软弱。简生被欺负后,总是由她跑去找那些男孩子算账。以至于后来那些打算欺负简生的男孩子们,总会事先确定简生真的是简生后才敢行动。

  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姐妹两人以这样互相帮助的方式相处地还算融洽。除了偶尔拌嘴,并无太多矛盾。但这种融洽终于在简弥和简生二人进入青春期后,一去不返。

  随着简生在学校的表现得越来越出色,她日渐成为了整个学校瞩目的焦点。她的衣服每天都干干净净,不像简弥总是将衣服弄得乱七八糟。成绩又出色,言谈举止也有礼貌,不会像简弥那样喜欢大喊大叫,大家便逐渐将简生和简弥区别了开来。诸如“姐妹两人真的很像”这种话,也越来越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大家越来越多的惊讶。

  “明明是双胞胎姐妹,差别竟然这样大啊。”这是简弥常常听到的议论声。

  简弥越来越无法忍受这些议论。她讨厌自己无论做何事,都会被别人拿来与简生比较。她知道自己与简生之间存在差距,但却并不打算缩小这差距。她从未想过要改变自己,久而久之,她甚至在心里默默决定,既然所有人都很在意她和简生的不同,那她不如就彻底成为和简生截然不同的人。

  简生喜欢的事情,她必须去讨厌,简生讨厌的,她要喜欢。简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她就要成为完全相反的人。自懂事以来,简弥从未有过这样坚定的信念。抱着这样的信念,简弥开始付诸行动。女生一旦下定决心,执行力总会比同龄的男生要强很多倍。恐怖电影里活到最后的总是女人,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她细心地观察着简生的习惯和喜好,随后强迫自己去喜欢完全不同的东西。简生总是戴着耳机听钢琴曲背单词,她便将音响调到最高的音量听迈克尔杰克逊。简生周末会躲在家里读书,简弥便骑单车满城市地乱逛。发型和穿衣风格方面,她更是与简生截然不同。借着天生的执拗性格,简弥几乎将背道而驰这个词发挥到了极致。而在学校,她更是避免和简生一起出现在大家面前,她不想再听到任何关于双胞胎姐妹的讨论。

  而简生也逐渐发现了简弥的想法,但她从没有对此发表过意见。她一向如此,从不过问别人的选择,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妹妹。简弥有时甚至觉得,她努力与简生背道而驰的做法也是简生希望看到的。简生虽然一直没有说出口,但或许对总被人议论也早已心生厌烦。

  因为简弥渐渐发现,简生也像她一样,默默做着让二人有所区别的事情,只不过没有她那样张扬而已。而读大学那年,简生更是主动向父母提出她要去外地念大学。

  父母并不反对,简弥也非常高兴。她本来就打算留在家乡念大学,但如果简生也打算留在这里,她一定会舍弃这个想法,断然选择去外地读书。

  读大学期间,两人从不联系,只有在回家过寒暑假时才会见面。假期里,二人也很少会坐在一起,交流彼此学校的近况。除了三餐时间,其余时间她们皆各忙各的。大学毕业后,简生留在了学校当地工作,一年后又与大学时的恋爱对象结婚,长久地在那座城市定居了下来。

  简弥也因此得到了解脱,她不必再生活在简生的阴影里,也不必再担心会被人议论关于“双胞胎”的话题。毕业之后,她像在大学时那样,从不会告诉外人自己有一位双胞胎姐姐的事。

  她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有一个崭新的开端。

  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两人二十六岁这一年,冥冥中却有一只手将简生重新拉回了简弥的世界。

  二十六岁生日刚过,简弥便突感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后,她被告知已罹患血癌。噩耗迅速传播,在外地生活多年的简生也赶了回来,与家人一同面对这场浩劫。

  初期检查过后,简弥便被折磨地不成样子。而医生随后告知他们,简弥获救的唯一办法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父母和简生先后走进了化验室。而最后的化验结果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身为双胞胎姐姐的简生配型成功——她能够让简弥活下去。

  听闻此结果,简弥有些不知所错。自己的生命能够延续当然值得庆祝,但能够拯救自己的,竟是自己多年来一直躲避的双胞胎姐姐。

  得知自己配型成功后,简生立刻同意做移植手术。而在手术之前的身体例行检查时,简生却又得知,她已有了近三个月的身孕。而医生接下来的话让简弥一家人再次站在了悬崖边上。

  “简生已经怀孕的话,她是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如果非要移植,只有一个办法——先做人工流产,打掉孩子。”

  “不能等到孩子生下来再做移植手术么?”简生问。

  医生摇摇头。“不可能,简弥的身体状况根本不可能支撑到那个时候。以她目前的状况来看,最多能撑四个月。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我必须对你讲明白。”

  “什么事?”简生问。

  “你的体质很特殊,一般是很难受孕的。这次怀孕可以说是难得一遇的恩赐。如果这次做了人流手术,那么以后你很可能再也无法怀孕。并且你现在怀孕已两个月,一旦孕期到四个月,那时候想要做人流手术也是不可能的了,否则你也会有生命危险。”

  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简生明白,她将面临两个选择:打掉孩子,救病危的妹妹;或者放弃妹妹,留下孩子,保留自己此生唯一一次做母亲的机会。

  而且,简生必须在两个月内作出最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