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科学的科学战争 第四十七章 那个始于哲学家的故事
作者:非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有的时候,一场战争的导火索,往往只是由一件小事儿所引发的。

  这些小事儿往往和战争本身没有多大的关联,要将引发战争的责任完全归咎到这些小事儿上,往往也不太合理。

  一场战争的导线之所以会被这些小事儿所点燃,完全是因为在那之前,那些足以去引发一场战争的种子,就已经被埋下,且逐渐茁壮成长,破开泥土,长出幼苗,并不断生长,最后成为了一棵参天大树。

  就和所有战争一样,这场战争的导火线也只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儿,普通到现今的这些科学家,甚至时常记不起那两个引发这场战争的年轻人究竟叫什么名字。

  事到如今,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能够被大家回忆起的,只有零星的些许碎片,对于一场在四年前才刚刚结束的战争来说,这是一件很不科学的事情,但在这个奇妙的科学界中,却也说不上是什么十分特别的现象。

  毕竟,仅仅只是因为两个年轻人之间的一场辩论,就能引起战争,这种事儿,也就只有在科学界中才会发生吧。

  继承了先人智慧的科学家们不是政客,他们大部分都比普通人拥有着更高的智慧,却也要比普通人更为单纯,这也和科学力本身的性质有一些关系,它会将其的拥有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更为纯粹的人。

  科学家没有敌人,但这并不代表每位科学家都是圣人,是不会树敌的存在,真正的事实恰好与之完全相反,因为他们独特的个性,在科学界内部所引起的种种争斗,从未有过停息的一刻,但这往往只是仅限于个人局面的。

  这群自视甚高的家伙,从未想过这个世界上会有与他们对等的存在,就算是科学结社的前身,在维护着科学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基本平衡时,也从未想象过这个世界上有能威胁到他们的存在。

  至于发明家?如果光靠那群家伙就能威胁到科学家们的地位,他们现今也就不会依然蛰伏于科学家的麾下了,更别提很多科学家本身就掌握了许多发明方面的成就,单纯的发明家在对战科学家的时候几乎是毫无优势的。

  但这也并非绝对,在那些继承了智慧的科学家中,也有着一部分人,并未能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数学家,和大部分其他的科学能力不同,很多单纯的数学家,往往无法拥有直接干涉现实现实的能力,而数字矩阵在战斗方面的运用,在大部分时候往往也是十分具有局限性的。

  这一点,从魔都战争时,唐璃所面临的局面中,其实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无法直接干涉现实世界的微积分能力,使唐璃在对战万有引力、力学第二定律和力学第三定律的时候,吃尽了苦头。

  大部分数学家本来就不喜欢争斗,比起使用能力去掀起毫无意义的争斗,他们更喜欢埋头于探索无垠的数学世界。

  但与世无争,潜心钻研学术,并不代表就不会惹上麻烦,两位年轻哲学家的一场辩论所引起的风波,使哲学家这个神秘的群体,第一次正式走入了科学家的世界中。

  头脑风暴,原来最早只是精神病理学的一种用语,但在之后却不断地被世人给引申为了另一种含义,泛指无限制的自由联想与讨论,是智慧与智慧之间的碰撞。

  这种激发性思维的创新模式,原本只是为了解决组织在群体决策中,容易屈服于权威意见和大部分意见的现象而诞生的。为了避免损害决策质量,头脑风暴这种经典的模式,往往可以显著地解决部分问题。

  不过,这些都只是世俗世界对于头脑风暴的定义,在科学界中,头脑风暴这个名词还被赋予另外一层含义,当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智慧继承者,秉持着自己的观点,争论不下的时候,根据科学力的性质,和话题的不同,会一定概率形成一种由科学力组成的风暴,对现实世界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对于这种现象,有一部分科学家曾经抽出过一部分精力去研究“头脑风暴”的成因,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以后,虽然直到最终都没能搞清楚“头脑风暴”的形成原理,但有关头脑风暴的部分性质,却已经有了有一定的成果。

  “头脑风暴”形成的现场必须有两位或两位以上的科学家存在,在同个现场的科学家越多,出现“头脑风暴”的概率也就越大,威力也会越强。

  如果仅仅只是两名科学家之间的争论,形成“头脑风暴”的概率不仅极其低下,就连“头脑风暴”的威力也极其弱小,很容易就能现场直接解决。

  这世界上大部分由科学家无意间引起的“头脑风暴”,往往在其萌芽的那一刻起,就会被现场的科学家直接掐死在萌芽阶段,那些足以对现实世界产生灾难性影响的风暴,根本没有足以施展其手脚的余地。

  但哲学家并不知道这些,他们是独立于科学家和发明家以外的存在,在第一份智慧得到传承的之后,就诞生在了地球的土地上。

  在发现这场由哲学家所引起的“头脑风暴”之前,大部分科学家一直将属于哲学的力量,当作成自己的一种附属品,这些哲学属性,没有什么实际的力量,也不太受大部分科学家们重视,大部分十分知名的科学家本身也是一名出色的哲学家,年轻的东方科学家许星,就是其中的一名佼佼者。

  他所继承的智慧,来源于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科学家,伊曼努尔·康德。众所周知,康德除了他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以外,更令人瞩目的一直是他在哲学上所取得到的那些耀眼成绩。

  虽然是这样,继承了康德智慧的许星还是一直将自己当作一名科学家来看待,直到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哲学导师——苏格拉底。

  这或许就是既定的命运,当康德遇到苏格拉底的时候,这场开始于科学家与哲学家之间的战争,或许已经写好了某些既定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