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科学的科学战争 第五十三章 一切“顺利”?
作者:非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世人究竟是怎么看待唯心主义的呢?

  我认为存在的,那就是存在的,比如我相信这个世界有神存在,那个世界就是有神存在。

  我认为不存在的,那就不存在的,即使在我面前确实有一堵墙,我如果认为这堵墙不存在,那它就不存在。

  这是大部分人对于唯心主义的理解,也的确可以用来反应唯心主义的部分思想,但也很容易招致常人对于唯心主义的误解。

  这里牵涉到了一个客观事实的概念,什么是客观事实呢?人观察到的事实,就是客观事实了吗?这样想显然是不对的。

  就如同牛郎星和织女星一样,在我们的眼中,这两颗被人类赋予了浪漫色彩的星星,每年都会在七夕,跨越银河的阻隔,在夜空中相遇,在我们的肉眼中,这两颗星星是在七夕的那一天是极为接近的。

  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其实隔了有16光年的距离,即使在七夕那天,他们之间的距离,也没因我们的主观认知,在物理距离上,缩短多少的距离。

  客观事实,无分对错,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客观事实存在吗?即使客观事实存在,它对于人类来说,又是种什么样的东西呢?

  这世界上所有的信息,包括所谓客观事实的存在,在进入我们认知的那瞬间,都会受到我们大脑的影响,从这层角度上来说,或许我们人类永远都无法认知到所谓的客观事实,所谓距离和空间的那些概念,也只是在经过了人类大脑加工后,认知到的信息而已。

  许星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力量,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挥出能力的,那是一种足以干涉人类主观意识的力量,和心理学的能力有些相似,却又和他们有着细微的不同。

  拥有康德智慧的许星,可以切入他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使他们获得许星想让他们知道的信息,以许星的视角来观察事物。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随着许星的话音落下,整个天幕似乎都在那一瞬间陷入了黑暗,旋即又恢复了光明。

  那无边的黑夜,在消失的霎那,织就了一件黑色的风衣,罩在了许星的身上。

  闪耀着的群星争相点缀在这件黑色的风衣上,与他手中的火焰激光剑交相辉映,展现出了许星不同的一面。

  参加过这场战争的人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康德哲学武装,演星天衣,这件凝聚了康德所有的哲学智慧和信念的武装,即将进行殊死一搏。

  看着好友动用了哲学武装,在爱丽丝身后的约书亚却始终一无所动,但在他身旁的伽利略却像受到了某种刺激一样,在手中凝聚出了一把白色的长枪,进入了备战状态。

  约书亚和许星一样,也拥有着哲学武装的力量,美好的羽翼,这一在战争中留下了偌大名号的哲学武装,已经逐渐开始变得和达·芬奇的名字一样有名。

  但约书亚此刻却丝毫没有要使用哲学武装的意思,美好的羽翼,象征着自由之翼,唯有在这个时候,约书亚不希望自己的这双羽翼,出现在这片战场之上。

  这双背弃了友情的羽翼,是否真的能代表自由呢?

  先不管敌人究竟是何反应,身着演星天衣,手执牛顿火焰激光剑的许星,谨慎地看着眼前的三位对手,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先不提自己的好友约书亚和为自己带来恐怖压力的爱丽丝,光是力学骑士伽利略的逻辑系哲学武器,两点之间的长枪,就足以让康德感到忌惮了。

  许星没有打算同时和对面的这三位正面开战,他想要达成的战略目的十分简单,他需要的是一场有序的撤退。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许星将纯粹理性批判的力量从身上扩展了出去,覆盖了爱丽丝、伽利略、约书亚等人的感知,将除了自己以外的哲学家,带离了他们三人的感知范围,并发出暗号,示意所有哲学家撤退。

  在确认了己方的哲学家全部撤退了以后,许星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不解的神色。

  虽然自己使用了纯粹理性批判的力量,扭曲了爱丽丝等人接受到的信息,但就以往的交战情况来看,自己的这一能力,也并非完全无敌的存在,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发现吗?

  “真是无趣。”爱丽丝把嘴一抿,脸上显出一种美妙中带着嗔怪的笑容,“本来我还觉得你会是个稍微有趣些的哲学家呢。“

  ”无趣吗?那样就可以了。“虽然不知道爱丽丝究竟在做着什么打算,但已经成功争取到撤退时间的许星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在和她们纠缠下去了。

  牛顿火焰激光剑的最强能力,是能在空间中短时间的展开一种名为科学理论气化立场的能力,这是否定系能力最终极的体现,能够将这片空间的所有的科学定律力量暂时排斥出去,将科学力引导出的那些能力全部被封锁在使用者体内。

  通过这种能力,许星曾经带领过他的哲学家团队完成过多次奇袭和撤退作战,在历次战役中都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许星知道敌人肯定会提防他的这一能力,但是在他启动气化立场的那个瞬间,一切就已经无法被阻止了。

  在爱丽丝倦怠目光的注视下,康德就此脱离了战场。

  其过程之顺利,就连本来准备殊死一搏的许星本人也难以相信。

  “爱丽丝大人,真的不用去追击他们吗?”站在爱丽丝身边寸步不离的伽利略谨慎地请示道。

  “他们?已经没有他们了。”俄国的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映射在了爱丽丝的脸上,为她那绝美的容颜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泽,“哲学家的话,应该只剩下了他而已,而且他也会自己回来的,应该不会让我等多久吧。至于现在嘛,达·芬奇,我突然有些想喝茶了。”

  “如您所愿。”从发丝间抽出达·芬奇羽毛笔的约书亚,在这白雪皑皑的雪原中,描绘着爱丽丝期望的光景,这里,也终将成为哲学失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