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NPC 第三十八章 理论往往不等同于实践,死板地遵守一种规则,会糊里糊涂地死得
作者:暗颜.CS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且不说那赌约是什么,就说醉香舫这边,上船来的五人,除于谦与周八皮外,其他三人,各代表了一方。

  除那身份不清的少年外,其他两人,一人姓哈,是很少见的小姓,却是能一手控制整个南方王国盐业的大族;另外一人姓汪,他那一族控制了整个王国的铁业。他们都是中等年纪,大腹便便,显然不是家族中的顶梁柱的人物,而就是蛀虫之类的了。

  四方,五人,随侍女长往船中阁楼去,他们身后,斜梯撤去,伴随着的,还有那些在底下没有机会上来的人们,他们的一声声叹息。

  “唉~今天又白跑了一趟。也不知道再到什么时候,才会有这等机会。”

  “本想着这醉香舫停于这偏僻之地,这江湖路远,京中或府会里那些大权大势之人难以赶到,这才带了大半家产前来,没想到这江湖不仅路远,而且水也深,如今我却是连一睹佳人容颜的资格都没有啊!”

  有屈居四、五位的人,此时懊悔起来。

  “早知要价这么低,我就应该再一咬牙,把价抬上去,现在上船的人,就是我了!”

  不再提下面的人心里想的是艳羡还是懊恼,只说船上,上楼的一路,六人间的气氛很是古怪。

  于谦一脸平静和周八皮左看看,右瞧瞧,不时问来几句,于谦回答不谈,而说另外几人。

  那背景深厚的少年,只是与众人客气地交谈几句,便自顾着行路了。而其余两人倒像是早就熟识的样子,一路走,一路便在评头论足,不时有流言风语从他俩嘴里透露出,让周八皮又好奇一阵。

  不觉得,六人已经沿着螺旋阶梯拾阶而上,到顶端的时候有个一丈宽的平台,一座金光闪闪的红漆大门便矗立在前方,微闭,露出一条小缝,可见这顶楼内部里也透出金光,显然装修华贵。

  侍女长走在前,她在这平台上停留了一步,便走上前去,双手分别撑住门的左右两扇,微一用力,便将门缓慢而平均地推开了。

  霎那间,金光大现!

  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眼前一炫,一阵白茫起来。

  于谦在那一刻便下意识地闭了眼去,所以此时最先恢复过来,扫去内里,见是一座大厅。

  大厅却没有想象之中那般大,约莫着也只有能坐下百来个人。

  进门直走是一条平坦大道,到达前方不远便往两侧展开,整体看来就像是“T”字一般,而这“T”字的左右两侧,是成仙圆弧状对称的座椅区。在此之前,地面陡然抬升,到达与“T”字同一水平上,是左右两边各两个大靠椅。靠椅底部有圆盘,好像可以转动的样子。

  六人中,有四人对这里的布置早有准备,而脸上不禁露出惊骇之色的,就是那少年和周八皮。

  于谦来过这醉香舫一次,虽说上次,他跟着那人,坐在下面的观众区,不像是如今这般被尊为上宾,但心里对即将开始的活动,还是有几分知根知底的,所以此时也不惊讶。哈姓富商和汪姓富商,像是这里的常客,所以脸上除了蠢蠢欲动也没表现出什么。

  还有一人,就是比这三个家伙还要知根知底的侍女长了。

  她转过身来,对五人解释道,自然这话里是分了先后主次的:

  “各位先生。哈先生,汪先生都是我醉香舫的常客,两人再有一次消费记录,就可以拿到白银VIP卡了。而周先生与这位白银VIP卡持有者以及他的伙伴,相信是第一次来这里吧?所以根据舫规,我需要声明一下舫中的规矩和即将发生的事。”

  好歹是在这舫上担任了多年侍女长的人物,不仅对竞价的组织,还是对察言观色,都有她精妙的考量。

  这个怎么说呢?

  要说,按照一般的逻辑,尊先卑后,那普通人在客气地都知会了后,先问候于谦两人、再到那两个富商,最后才是那名少年。是这样的没错。但是,理论往往不等同于实践,死板地遵守一种规则,会糊里糊涂地死得很惨。

  比如说就在这里。

  站在侍女长的角度上,她有三个理由,破了这个顺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她对于谦的了解。她自问对她对于谦并不甚了解,甚至都没有留下印象。以前,于谦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跟班,跟随着某个家伙来到这里浪了一次,而她那时根本就不注意这家伙,就像是现在根本就不注意于谦身边的周八皮一样,但是,偏偏于谦手持VIP银卡,在众人中显然地位最高。

  二、她对哈姓富商和周姓富商很熟络,这几年来,多是这两人在照顾生意。

  三、那少年则是综合了于谦的短处与两位富商的短处,但偏偏是那种看起来好惹,实际上很棘手的角色。

  在这种时候上,便是对她担任侍女长的本事的一种考量了,稍有不慎,便会惹得其中一人不爽,而这个的后果,是远远不能承受的。

  所以,她说话听来简单,实际上大有深意,安排上面也是非常巧妙。

  一、是问候她最熟悉的两位富商在前,并特意点出即将达到白银卡的级别,以达到后面问候于谦时有一种“欲扬先抑”的效果,即便后者听来,也不会恼怒。

  二、是将于谦与那少年并列开来,以“第一次来船上吧?”的这种问题询问,就把刚刚构建到一半的“尊先卑后”的系统给冲乱了,使得整句话看起来就像是按照各人来醉香舫的次数来排列的。而且问少年在前,而问于谦在后,便把更重要的地方给了于谦。达成类似“213”的效果。这一招看似是打乱了顺序,实际上却是在暗中契合了顺序和人一般听觉的习惯,既是重前后而轻中。

  三、真正起到画龙点睛之笔是末了的话,“根据舫规”,这便把最后一个隐患——客人中某因不满而暴起,她也能将这言语不当的锅,统统甩给醉香舫。因舫势大,大到不可想象,所以没人会因此而得罪这个庞然大物。

  这话里说了这么多,这个时候,侍女长再看向众人,却不料,见到一人耻笑了起来。

  这人,不是别的,就是于谦。

  他笑问:

  “小姐,招呼客人而不介绍自己,似乎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呢!我们见面了这么久的,都不知道你姓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