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寒暑 第二章 诗情画意
作者:尹一水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酒足饭饱后,天已是全黑了。

  灯火万家城四畔,这应天府虽无星河一道水中央,却也是人头攒动,这人潮的河流想必与当年杭州城外钱塘江上的盛景所差无几吧。姜玦还未感叹完便被一阵锣鼓声惊回了现实,原来是比赛开始了,于是急急忙忙的拉着姐姐冲向人潮中。

  只见采薇轩门口早已是门庭若市,济济一堂。这比赛虽说是灯谜,可这参赛的要求却是琴棋书画。

  姜玦想这阁主必然是清高而自负的,明明眼高于顶,却将姿态放的极为谦逊,摆出了一副亲民的样子来。就好像今天吧,明明是说灯明,真正到赛前才将琴棋书画的题目告知,让好多人望而却步,好不扫兴。

  一个穿着似掌柜的人介绍道,比赛共分为四轮,参加者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由多人组成,题目由阁主出,再由阁主来决定是否有资格参加后续的比赛。

  语罢,下头便有人开始叫嚣道:“人数上没有规定,这规矩不公平!”

  “是呀,是呀,这样不公平!”底下附和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

  掌柜的见大家群情激昂一时没了主意,也不知说什么好。回头像二层阁楼上望了望,似乎是在等什么人给他解围似的。可等了半晌也没有回音,只好双手向人群挥了挥,尴尬的笑了笑道:“人数多少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此刻借万寿佳节之际,以文会友才是目的。更何况,若是人多的队伍胜了,也只得挑一个物件。”说罢笑了笑又道:“更何况我们生意人本就讲究风险与收益并存嘛。”

  听完这一席话,大家这才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此刻,阁主轻轻的开口了,“既然大家都无异议,这第一轮便是书,此次以文会友,大家随性随缘,任何主题皆可,只不过,”他顿了一顿,感觉口气中似乎带了笑意,“只有一刻钟的时间,前面有漏壶,那么,大家开始吧。”

  说来倒也奇怪,采薇轩的文墨天下闻名,名下更是有各色商铺酒肆,可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阁主的样貌,只知道此人极有势力。就好像今天,阁主也是身坐高阁,面前一副云锦织就的屏风上绣着水墨山水,让人屏息仰止。

  姜玦想,此人身处高阁,声音自上而下传来,既没有中气不足,也没有虚无缥缈,声音轻柔,让人心驰神醉,想必也是内功深厚吧。

  姜环也不知姜玦在想些什么,急忙拉了一下出神的妹妹,道:“只一刻钟的时间,你可有办法?”

  姜玦忙道:“姐姐莫要着急,看我的。”

  姜玦定了定神,只见采薇选准备的竟然是绢,也不知这是高雅呢?还是财大气粗。绢料甚是金贵,做衣裳都是奢侈,更何况是纸呢?但来不及多想说时迟那时快,姜玦已然在绢纸上运笔挥毫,一气呵成。

  苏幕遮

  独醉酒,风前柳,寂寥秋江,悠悠水自流。冷清清兮暮色羞,酣墨淋漓,夜色凉如梭。

  画不成,色苍苍,好梦良多,回时枕湿透。琴弦干戈萧瑟处,十指连心,眉语琵琶重。

  一刻钟转瞬即逝,在此期间完成诗作的仅仅只有十几个人罢了。管家收了大家的诗作词作,便命下人呈至楼上,供阁主阅览。

  很快,阁主依次选出自己中意的作品。其中他道:“柔水似月约如水,碧潭独忧犹亭伤。水溅落花轻唱谈,花诉污泥仍清白。倒是好句,只可惜,绢字晕染模糊,字还有待磨练。因此我不能选你。”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姜玦这才醒悟,原来选择用绢代替宣纸的原因竟然是为了考察竞选人的书写功底,绢比纸更容易晕染,因此,笔触要更加细腻,用墨量也要更为谨慎,而这些都是考量一个人书法造诣的基本功,没想到,这阁主的心思竟然如此细腻。

  又过了半晌,阁主道:“这苏幕遮是谁作的?”。

  一下被问及,姜玦一慌说:“是我。”声音有些颤抖。

  “哦?你一个小姑娘?”阁主略带笑意的继续问到。

  姜玦不知道阁主问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惊诧一个小姑娘能写出如此词作?还是笑一个小姑娘竟也懂得寂寥秋江,世事萧瑟?她一下子怔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可又不敢拖太久不回答,刚提气。阁主却接着说:“字还算娟秀。你们可以进入下一轮了。“

  姜玦姜环相视一笑,松了一口气。第一轮结束后,便只剩七八队人了。

  -------------------------

  第二轮的题目是“白画“。

  此题目一出,场上一片唏嘘,不知所以。姜玦也是愕然,她猜不透,这题目看似容易,实则包罗万象,谁能说的准阁主心目中的白画呢?她正在思量,姐姐姜环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附耳过来。两姐妹一阵耳语,结束后,姜环面色如常,多了几分胸有成竹。

  只见她走向掌柜,向掌柜低语了几句,掌柜随即叫小厮来又吩咐了下去。

  作画原与诗词歌赋不同,怕几对竞争者互相借鉴,于是各队由小厮领入雅阁。当然这次也不例外,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作画。为了不使外面围观的观众无聊,采薇轩特意安排了花灯与灯谜,供大家娱乐。

  雅阁内布置清新淡雅,木制的家具好似还活着一般,透着一股自然地味道。姜环在作画的同时,姜玦便在这雅阁内暗自踱步,看着这屋内的陈设。不似其他应天府内的华丽奢侈,这样的房间更能使人心安。不能说是世外桃源,却也是别有洞天,让人一入了进来,便不想再走了。

  想着想着,姐姐已然画完了。然后,又有小厮恭敬的将画作取走。

  这次,阁主将选中的画作悬挂于台上屏风,再由丝绸覆盖,说是想与大家一同分享这四幅“白画”。此时,台下已是屏息凝视,目不转睛。

  这第一幅嘛是一幅工笔花鸟,只见茶色的宣纸上一簇簇月白色的牡丹盛开,雍容华贵而又清新脱俗,丛中更是有两只蓝色的翠鸟点缀其中,它们白色的肚皮更是与那月色牡丹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像极了宋徽宗时期宣和画院的鼎盛之作。

  第二幅是也是一幅淡雅的国画,淡粉色的荷花在花卷一角独自绽放,上方一片藏清色覆盖而来,更添其幽微之意,最妙的却是侧面的晕染开得墨色,将这深邃的藏青与淡粉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结合,浑然天成。让人联想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气节。

  第三幅是水墨山水,画卷的最开始是由弯弯曲曲的走廊引出,细细长长的。目光的尽头是一个八角望风亭,虽无雕梁画柱,却也是烟波浩渺,尤其是与之相配的壮丽山河,磅礴之气自是不可言说的。真是暮霭沉沉楚天阔啊。

  这前面的画作都是叹为观止,让看客们心服口服,终于到了最后一幅。姜玦的心早已悬在嗓子眼了。终于掌柜的慢慢掀开了最后一幅画。只见一根干枯的竹节在那里独自嶙峋,什么都没有。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这阁主是何用意。前三幅各有千秋,不失名家风范。可这最后一幅就。。。。。。

  再看看姜玦姜环两姐妹已经是喜上眉梢了。只见掌柜的亲自捧了一碗桂花酒到姜环姜玦面前,道:“二位小姐请吧,阁主也等着一起欣赏呢。”

  只见姜玦接过那碗桂花酒,大步走向姐姐的画作,哗的一声,全部泼向了那嶙峋的竹节。只见随着桂花酒的氤氲,渐渐地竹节开始有了颜色,竹叶也一片片的开了出来,地上的青色石头上长出了绿色的苔藓,真是妙笔生花,一幅栩栩如生的墨竹图跃然纸上。在场的人更是拍手称赞。这时,阁主开口了:“桂花酒飘香,这幅墨竹图真是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是君子之风啊。不过最妙的便是这心思了,当你们两姐妹要米汤的时候,我便知道了。只可惜酒干后又只剩枯竹了。不过这从无到有,有又归于无,只留这桂花飘香,真真是一幅白画呀”

  就这样,两姐妹又顺利的进入了第三轮。姜玦想,这阁主定然不是泛泛之辈,尽然连自己的这等小把戏也知道。最让人难以捉摸的还不是他的渊博学识,而是他的想法。姐姐的绘画功底她是知道的,可是阁主如何知晓,这万一桂花飘香后的画作难看不堪,岂不是要贻笑大方了。这难道是信任?还是这仅仅是他的一次心血来潮?

  姜玦越来越感兴趣了,带着这样的小心思,第三轮的比赛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