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传奇梁红玉 第十五章
作者:老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拦路喊冤

  青梅为了能够见到知府,整日在街上逛,常常是在府衙周边的路上徘徊。她心想,反正知府大人总不可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吧,这样她就有机会为梁红玉鸣冤。

  一日,她偶然与袁东河相遇。袁东河问她为何在这里走来走去?青梅只是笑,说我还要问你,为何在这里走来走去?袁东河说我与你一定是殊途同归。青梅说你就不要添乱了。袁东河极为不满,说添乱?你才是添乱呢。我可是在做一件天大的事呢。青梅说我与你相反,是在做一件地大的事。

  袁东河说,你地再大,也大不过天。

  青梅说那你怎么不上天上去,何必还在地上住着呢?

  袁东河张口结舌,说你……你这个丫头……

  青梅说我不跟你吵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咱俩井水不犯河水。

  袁东河说凭什么不犯,没准儿你与我合作,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呢。

  青梅说我只跟我要见的那个人合作。

  袁东河说你不就是要见……

  话刚刚说了一半,就听得鸣锣的声音。远处传来回避的喊声。

  就见前面有衙役鸣锣开路,后面是八抬大轿。青梅心想,这一定是知府大人了。她看了一眼袁东河,他也在观望慢腾腾而来的八抬大轿。在开路的衙役刚刚走过去后,青梅忽然从人群的空隙中钻过去,并且迎在知府的大轿前,双膝跪下,从衣服内掏出一个牌子,双手高高托举起来,上书一个大大的冤字。

  袁东河亦想挤过去,可是却被衙役拦住。

  抬轿者见无法前行,便停住脚步。有二名衙役急忙跑过来拉扯青梅,让她躲开。青梅哪里肯听,执拗着不肯离开。

  这时只听得轿里面传出声音:何人大胆,敢拦本官的轿啊?

  衙役说是一位姑娘,还高举个书写冤字的牌子。

  知府说让她走近前来。

  衙役带着青梅走近轿子。

  知府问,你有什么冤情,来此拦路?

  青梅说知府大人,我家小姐在水梦坊,本是优等艺伎,却被歹人陷害,关进大牢。请知府大人明鉴,为我家小姐申冤啊!

  知府问,你家小姐姓氏名谁呀?

  我家小姐名叫梁红玉,以反弹琵琶闻名京口。

  啊,是她呀,我听说过,此案不是在丹徒县衙审理过了吗?

  老爷,丹徒县衙之审并未有真赃实据。还请知府大人为我家小姐昭雪呀!

  知府沉吟一下说,你若有真赃实据为何不去丹徒县衙申明?

  青梅说知府大人,在民女看来,丹徒县衙即已审过,又怎能否定自己呢?

  既如此,你就到府衙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

  青梅一听连连磕头,说民女谢谢知府大人。

  青梅尝毒

  知府升堂后,便要青梅将证据呈上前来。

  青梅说假若死者是被我家小姐毒死的,必须得有确凿证据,而此案最为关键的证据便是那杯毒药,如若知府大人叫办案的丹徒县衙将毒药呈上,一试便知真假。

  知府并不糊涂,便问你如何知道这毒药真假?

  青梅哪里敢坦诚自己进入了停尸房验尸的事,她只能撒谎,说当天事发时,水梦坊非常混乱,我正巧有事去找小姐商量,便见到了死者,死者的情状绝非中毒身亡的。由此,我断定现场缴获的毒药连鉴定都没能做过。

  知府连连摇头说,这个嘛,不可能,不可能。你虽是个丫头,却也是个大胆狂徒,说话实在过分。丹徒县令乃是朝廷命官,怎能连这等常识尚且不知?

  袁东河混在看热闹的人群里,高声喊道,是啊,老爷,梁小姐是冤枉的。

  知府向门口张望,低声说,呵,看来喊冤的不止你一人啊?

  青梅说但愿知府大人为我家小姐辩明真伪,以正视听。

  知府说难道仅凭你一句猜测之言,便可辩明真伪,以正视听了?

  青梅说,知府大人,你若命丹徒县令将那毒药带来,当场进行鉴定,岂不真相大白了?

  知府一听,觉得青梅的话在理,便叫衙役传丹徒县令速来府衙并将毒药带来。

  丹徒县令快步走进大堂,拜见知府。

  他手下的衙役拿着那只青梅见过的茶杯。

  知府问丹徒县令,你是否对毒药进行了检测鉴定?

  丹徒县令说死者死于水梦坊玉竹筠梁红玉身边。且面皮略有青色,足以证明系中毒身亡。

  知府再次问他是否做过鉴定?

  县令说在下以为如上证据已经足够为梁红玉定罪。

  知府转问青梅,你有何想法?

  青梅说知府大人,我可否看一看茶杯内的毒药啊?

  当然可以。知府答道。

  衙役将茶杯端来青梅身边。

  青梅再次嗅了嗅,感觉和在停尸房嗅到的味道一样,便说,知府大人,不知可否让我亲口尝一尝,若是毒药,我亦死而无憾,若非毒药,则应立即释放我家小姐。

  这……这……知府不知所以。他显然害怕再出人命。

  青梅说知府大人,我父亲活着时当过仵作,我亦对毒药等有一些了解,因此大人尽管放心,我不会拿生命当儿戏。

  知府问丹徒县令作何看法?

  丹徒县令一直吃惊的望着青梅,收回目光说,大人,她若真的不怕死,当可尝试。不过应后果自负。

  知府又问青梅,后果自负,你还尝吗?

  青梅点头说,当然要尝。我心里有底数。

  知府说你真的不怕死?

  青梅说,我家小姐乃是天下对我最好之人,即便是我品尝毒药而死,亦无憾矣。

  知府沉吟半晌方说,那好,你之忠义令我感佩非常。这等行为乃人间真情。如此,我亦不想让你白白死去。来人哪,先将解毒之药备好。

  衙役将解毒汤兑好,端到案前。

  知府又吩咐衙役,把那只盛有毒药之茶杯递与她。

  青梅接过茶杯,众人都惊诧地将目光聚焦在她这里。青梅将茶杯稍举,然后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众人都目瞪口呆,等待着奇迹发生。

  只见青梅渐渐目光迷离,跪着的身子渐渐难以支撑,慢慢俯倒在地上。

  完了,完了。知府高声叫着。仵作,快快去检验一番,如若不行,快快将解药为她灌下。

  丹徒县令却不得不掩饰满脸喜色。

  仵作走过去,用手在青梅鼻口处一试。

  知府问,她是否中毒身亡了?

  仵作说,大人,她呼吸正常,且无中毒症状。

  知府迷惘,问,那她为何倒在地上?

  仵作说又拉过青梅的胳膊,诊过脉后说,看上去仿似喝下迷药的症状。

  众人啧啧惊奇间,青梅则渐渐清醒,缓缓从地上起身。大人,我说得没错吧,这仅仅是迷药,绝非毒药。这岂元初心怀叵测,妄图用迷药整治我家小姐,不料想被我家小姐发现,调包后,岂元初误服迷药。然而,据小人观察,岂元初系服药后心脏骤停而死亡,绝非中毒身亡。虽然他脸色略微发青,但他身上并无大面积青色。这就可以断定,我家小姐是清白的。

  知府又让府衙的仵作去停尸房检验一番。认定青梅所说无误。

  知府的怒气便升了上来。他冲着丹徒县令大声质问,如此人命关天的大案,竟然如此轻率即作判断,你作何解释?

  丹徒县令扑通跪地,嗫嚅着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实在是小人一时疏忽。

  知府当即宣布免去县令职务,并让衙役将梁红玉从大牢中带来大堂。

  梁红玉见青梅跪在知府面前,不知何事。青梅却面露笑容,欣喜的望着她。她更是摸不着头脑。

  知府宣布梁红玉无罪释放。梁红玉才知事情原委。

  青梅搀着梁红玉走出府衙,但见苋兰和可欣在门前迎候。几个姐妹拥抱一起,均热泪盈眶。

  袁东河在远处站立,观望着这令人激动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