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传奇梁红玉 第三十九章
作者:老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漫天要价

  赵构骑马跑出南门,直奔瓜洲渡口。

  途中,有一跟随的护卫气不过大声骂起来,说重用黄潜善与汪伯彦是自讨苦吃,是活该!

  赵构问你说谁自讨苦吃,谁活该?

  护卫知道皇上生气了,便压低了语气,说圣上,我说的可是真话,重用他们的下场就是东躲西藏。

  赵构自当上皇帝起,没有过上安定日子,基本上是东躲西藏。在扬州因为有敬竹姗处可以销魂,更可以疏解压力。谁知好景不常,刚刚放松几个时日,又要逃离,关键是不知逃向何方,究竟到了哪里,才不必再东躲西藏,过上安定日子呢?

  一想到这些,他不由怒从心起,挥剑刺向这个多嘴的说了实话的护卫,令他当场毙命。

  另几个护卫刚才也是满腹牢骚,此刻吓得再不敢多言半句。

  御营参赞张浚赶到瓜洲渡口。苗傅与刘正彦则来到渡口接应御驾。这倒让赵构松了一口气。

  然而糟糕的是,仅有的几只小船都在忙碌的送人过江。越来越多逃难的人涌到渡口来。

  有一只船划过来,王渊离船老远时就高喊,快点过来,送皇上过江。那船夫一听是皇上,立即就将船慢了下来,并且有意的拐向另一处高叫要上船的人群处。显然,这船夫是怕皇上不给银子,岂不是白忙活了?

  船夫们也是坐地涨价。渡江费用从每人一两银子,涨至二十两,不到一顿饭功夫,就涨到了五十两银子。

  而且这些船都是对这一伙穿着官服的人避而远之。

  康履看出了门道,对王渊说你到那里去,给个高价,不然等到明天晚上也乘不上船。

  王渊走到一只刚刚划过来的船处,拿出重金交与船夫,才包租了一条船。

  临行前,赵构安排苗傅与刘正彦二人要千方百计将太后及太子护送过江,二人满口应承,他便上了船。

  船行在江中,赵构依然胆颤心惊。望着从扬州方向汹涌抵达渡口的人流,他思绪迷茫,不知何以为终。

  船到达对岸,众护卫簇拥着赵构,与同船到达的王渊、张浚等步行一段路,抵达京口的水帝庙。

  这个水帝庙较小,没有主持,甚至连个管事的都没有。平常年头,百姓在长江发洪水时,才来此供奉水神,让其令洪峰莫侵扰百姓,并早日流泄而去。若是不发洪水,几乎没有人来光顾水帝庙。

  此刻,赵构坐在康履找来的一把破椅子上,他的心情像这座荒凉的水帝庙一样孤寂无依。

  王渊见皇上已经安置下来,便说他要回到扬州去,想办法把国库金帛及御用器物运出来。赵构这才想起还有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呢,另外还有太庙中的祖宗灵牌,便说快去快去,可别忘记将太庙中的祖宗灵牌运过江来。

  王渊回到扬州,首先抢运的是自家的财物,共运出十几大船。待他想运国库的财物时,有报金兵已经进了扬州,保命要紧,他立即乘船离开了扬州,那些国库中的财物都成了金兵的战利品。至于太庙皇家祖宗的灵牌,更是鞭长莫及顾不得了。是啊,活人的命不是比死人的灵牌重要吗?王渊心里是这么想的,当然这话他不敢说出来。

  倒霉黄姓

  扬州城内。

  宰相黄潜善和汪伯彦正在相府请高僧讲法,高僧讲得头头是道,听者也聚精会神。

  法会结束后,立即摆席饮宴,黄潜善和汪伯彦与众僧均兴致勃勃,山珍海味逐一品尝。

  突然传来极不和谐的声音,有人大声喊叫:大事不好,金兵来了!

  黄潜善很是气愤,这种场合怎么可以高声吼叫?太没有教养了。他冲着那人也高声叫道,你给我住嘴!

  他的手仍在加菜,嘴仍在咀嚼,因为美味佳肴的吸引力实在无法抵挡,而且他此刻真的是饿了,很需要填补腹部的空虚。

  那人是宫中侍卫,他很执著,再次高喊:皇上已经出城了。

  两位宰相这才相信他说的是真话了。皇上都跑了,局势一定是非常不利的。再若延迟,可能有掉脑袋之忧。他们俩立即丢下筷子就跑,他们的动作极其连贯,出了相府,跳上马背,脚后跟一磕马腹,朝着瓜洲渡口逃去。

  路上塞满了逃难的人,简直是寸步难行。宫人、军队、官吏、百姓都拥挤在街道上。

  黄潜善和汪伯彦二人双双感觉幸运的是,事前已经将家人和财产都移居杭州了,现在只顾自己逃命就万事大吉。可自己逃命也不容易,这路被堵得无法前行。黄潜善便命令护卫开路,挡路者,立斩。护卫得了命令,就算是为了自己活命,也愿意畅行无阻啊。于是对于挡路者,便大刀一挥,人头落地。从扬州城里到瓜洲渡口,被斩者有上百人。这一招果然奏效,前面的人一见护卫刀上见红,便拼命躲闪,来不及躲的或被杀头,或被马蹄踩踏而死。这一路上血流成河,亦是冤魂无数。

  瓜洲渡口更是拥挤不堪,且民怨沸腾。

  朝廷命官司农卿黄锷也来到渡口,准备逃往京口。他的下属有事要请示于他,便叫了声黄大人。因人声嘈杂,他没有听见,那下属便放开音量大声喊,黄大人!

  这一个他听见了,旁边无数人都听见了。

  他便回应问道,何事如此大喊?

  还没等下属答话,却有数名愤怒的士兵围了上来,他们误以为这个黄大人就是黄潜善。他们蜂拥而上,不由分说,个个挥动大刀,径直砍向黄锷的脑袋。黄锷躲得了这个,躲不了那个。终于血洒堤岸,化做一缕冤魂驾鹤西去。

  给事中兼侍讲黄哲、谏议大夫李处遁心知乱兵一定是想杀黄潜善,便高叫他不是黄宰相,别杀他!

  愤怒的乱军哪里还管这些,说情者得到同样下场。杀死黄锷后,便轮到他们俩,乱刀之下,生命呜呼。

  江边渡口处,因拥挤混乱而淹死和失踪的人不计其数。

  船价继续飞速上涨。每人一锭黄金才可乘渡。

  急切切赶到渡口的黄潜善与汪伯彦见这里如此混乱,如何渡江确是难题。他俩商议一下,说这船家实在可恨,满天下哪里有如此金贵的船价?更何况他们无视当朝宰相,是可忍,孰不可忍。

  二位宰相下令护卫上前,将一正在讲价的船家抓住。刀逼在他脖子上,问他是要命还是要钱?

  船家知道碰上比涨价更蛮横的了,便连连点头说要命,要命。

  护卫说要命就快快运送宰相过江。

  船家指着船上已坐满的人说,可已经上不去了。

  护卫说你只要点头就行。

  说完,护卫挤上船去,将船上人向下赶。

  船上人不服气,说我们都是交了一锭金子的。你凭什么赶我下去?

  护卫哪里让他辩解,一刀下去,人头落地,又是一脚,将人头踢进了江里。然后高喊,哪个还不下船?

  船上人吓得抱头鼠窜,前拥后挤下船逃命。有人则被挤入江中。

  金兵逞恶

  镇江知府得知消息,立即赶到水帝庙,跪拜赵构,并将他迎进府衙。

  不久,百官纷纷赶来,众口一辞的说必须前往杭州。这一说辞正合朕意。赵构说既然众位爱卿都同意前往杭州,那朕就决定立即奔赴杭州。

  知府说今日已晚,明日一早就走如何?

  赵构说不可,既然行程已定,晚一日不如早一日。立即起程!

  于是,高宗赵构率领众臣,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赴杭州。

  扬州城内几乎变成了空城。百姓一见皇上逃了,百官逃了,原本应该守城的官军也逃了,自己不逃还能保住性命吗?只有一个字,逃!

  金兵先锋仅五百骑如入无人之地般进入扬州,而宋军仅仅御林军就有一万人,却毫无抵抗,只顾逃命。金兵见扬州已经变成空城,很是气愤,便追向江边。

  由于情况紧急,朝中仪物均未带出,太常少卿季陵命人将供奉在太庙中的皇家灵牌等物速运往江边。因而耽误了许多时间。等到得江边,远远的已见金人骑兵逼近,无奈,只好丢弃所带皇家灵牌于路边,上船匆匆逃命。

  偏偏此时下起了瓢泼大雨。江边一片汪洋,江上的船也都躲了起来。

  近万未能渡江的宋军士兵竟然失去指挥,任金兵宰割。几千匹战马被金兵缴获。

  金兵又将拥挤江边准备逃离的百姓赶入江中淹死,再乱骂一通了事。

  几天后,金兵放火烧了扬州城,押着掠获的国库财物,和未来得及拿走的民间贵重财宝,回军北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