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传奇梁红玉 第四十四章
作者:老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觐见小皇上

  秀州军营内。

  韩世忠见梁红玉带着儿子等人前来,很是高兴,立即抱过儿子亲了起来。

  梁红玉说相公,这么一大帮人,都忘了打招呼,只顾儿子了?

  韩世忠连忙跟各位打过招呼。

  梁红玉将太后懿旨交与韩世忠.

  韩世忠说这个极其重要。有了它,出兵杭州讨伐逆贼,就名正言顺了。

  韩世忠与梁红玉商议如何奔赴杭州勤王。梁红玉建议智取为妙,若强攻则会引起诸多死伤,且百姓遭殃。韩世忠便与梁红玉制定一些细节,感觉方案可行,且成功率极高。

  韩世忠将自己的想法说与张俊,张俊亦赞同智取的方式。

  韩世忠派出先遣队敢勇二百人,化妆成平民潜入杭州城内。然后与梁红玉带领四千人马开赴杭州。张俊的军队则后续悄悄赶往杭州与韩世忠的人马会合。

  梁红玉又安排可欣等人先行进城,让韩府人作好准备。

  一切就绪后,梁红玉与韩世忠大清早带兵离开秀州,次日赶到杭州城门。

  看守城门的兵士不予放行。说得请示上司。

  苗傅闻听韩世忠与梁红玉带兵赶到,心中忐忑,未知韩世忠究竟是何意图。他与刘正彦商议半晌,也无法得到准确判断,便亲自来到城门口。

  苗傅质问韩世忠说,韩将军,太后懿旨是让你不必前来杭州,只需继续抵御金兵即可,你为何偏偏要带兵前来?

  韩世忠答道,苗将军,难道你尚且不知,那张俊与刘光世等均已起兵,正在向杭州进发。我若不带兵来,如何护驾小皇帝?

  苗傅想了想,仍然难免疑惑,说不如这样吧,现在城内驻军已经足够,你的兵暂且驻守城外吧。

  韩世忠说当然可以,来到京城,韩某自然听从苗将军的安排。不过我得和夫人同去拜见太后和皇上,略表寸心。

  苗傅答应,只让他夫妇俩带着青梅、大囡、二囡及几名侍卫进城。并说,晚上将举办盛宴,为韩将军夫妇接风。

  韩世忠与梁红玉走入后殿,觐见隆佑太后及小皇帝。

  说起隆佑太后,还有一段传奇,在此一叙。

  隆佑太后原本姓孟,是宋哲宗之皇后。但因为她是高太皇太后挑选的,年少叛逆的宋哲宗内心对孟氏并无好感。宋哲宗乃神宗之子,神宗病逝时年仅九岁。赵宋王朝有立长君传统,神宗死后,皇子年幼,神宗的两个弟弟便被大臣提出,继承神宗之位,而那两位亲王自己也有意皇位。这里高太后出面,命人关闭宫门,禁止两位亲王进入,私下叫人制作儿童穿的皇袍。在召见大臣时夸讲皇子聪明孝顺,并当众拿出神宗诏书,宣布由年幼的皇子继承皇位。这样,年仅九岁的皇子赵煦就成为大宋第七位皇帝。但随着哲宗年纪越来越大,高太皇太后却始终不放朝政。他这个皇帝就像摆设一样,加上高太皇太后平时对他管教甚严,所以哲宗内心对自己的祖母越来越厌恶。很自然的,这种内心不满也转到了由祖母给他挑选的皇后身上。高太皇太后去世,哲宗皇帝亲政。绍圣三年,孟皇后为哲宗所生之女病重,孟皇后的姐姐用道家治病的符水进宫给侄女治病,用符水犯了宫中大忌,孟皇后大为惊恐,将符水藏起,等皇帝来时,向皇帝说明原委。当时哲宗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并未怪罪。公主去世后,孟皇后的家人又为皇后和公主祈福,这两件事被正受皇帝宠幸的刘婕妤抓住,添油加醋传到皇帝耳里,哲宗便派人查。皇城司得了刘婕妤的好处,对皇后身边的宫女太监刑讯逼供,硬生生的编造了皇后的罪名。于是哲宗下旨,废除皇后,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

  元符三年,年仅二十四岁的皇帝宋哲宗病逝,无子。由他的弟弟端王赵佶继位,便是宋徽宗。宋徽宗之所以能继承大统,得多谢向太后,哲宗死后无子,向老太后选择当时十八岁的端王赵佶继位。赵佶登基后,为了表示对向太后的感谢,请向太后执政。向太后对朝政没什么兴趣,执几天政就还政给赵佶,自己养老去了。但是向太后一直对孟氏被陷害废掉后位耿耿于怀,于是在宋徽宗继位后,向太后就让徽宗下旨将孟氏接进皇宫,因为孟氏被立为皇后是在宋哲宗元佑年间,所以孟氏被重新接进宫后就被尊为“元佑皇后”。向太后对这位儿媳确实是疼爱有加,可是这次依旧好景不长,一年之后,疼爱孟氏的向太后去世,大宋朝堂中的新党势力再度抬头。失去保护自己的向太后,孟氏再度被废,在皇宫呆了一年后,孟氏又被贬回瑶华宫继续当道姑。这一次,她在瑶华宫一呆就是二十年。

  宋徽宗宣和年间,金人的铁骑踏开了大宋的国门,长驱直入,竟然直逼宋都东京。惊恐的宋徽宗慌忙传位太子赵恒,便是宋钦宗。宋钦宗继位后改元靖康。也就是在靖康元年,瑶华宫失火,孟氏只得去延宁宫继续修行,但是不久延宁宫也失火了,孟氏竟然无处可住,没办法,只得步行去弟弟家住了。

  靖康元年,金人包围东京,在李纲的指挥下,宋军保卫首都成功。金人被迫撤兵。靖康二年,宋钦宗想到被废黜多年的孟氏,想把孟氏接到皇宫来,但是宋钦宗的诏书还没有得来得及下达,金人又第二次包围宋都东京。东京城破,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俘虏,金人将东京城内赵宋的皇子皇孙皇女们和朝中大员,一起押往金国。孟氏因为被废多年,得以逃过一劫,没有被金人抓走。金人撤兵前,立张邦昌为帝。金人撤兵后,张邦昌将孟氏请入延福宫,尊称孟氏为“宋太后”,恢复孟氏“元佑皇后”的尊号,并请其垂帘听政。宋高宗继位之后,孟太后下旨撤帘。高宗尊孟太后为“元佑太后”,后因为元佑犯了太后先祖孟元的名讳,于是改为“隆佑太后”。

  韩世忠与梁红玉走进后殿,只见隆佑太后抱着三岁的小皇帝赵旉坐在龙床上。韩世忠与梁红玉施过大礼后,太后赐坐。二人坐下,梁红玉见那个叫喜凤的丫头还站在一旁,并且目光毫无收敛之意,便知许多话是不能说的,便给韩世忠使了眼色。

  因事先有约定,韩世忠深解其意,便说请太后放心,我一定遵照太后懿旨,待杭州平安之后,便奔赴抗金前线。

  正说着,小皇帝突然尿了床,还哇哇的哭泣起来。

  弄得太后很是尴尬。连忙叫宫女为小皇帝收拾。太后似乎还想说点什么,可是那个喜凤一直眼睁睁的瞅着她,她也就无话可说了。

  韩世忠与梁红玉只好告退。

  刀剑之宴

  苗傅与刘正彦二人心里没有底数,便分析韩世忠到底为什么来杭州?难道真的是为了护驾小皇帝吗?或者说是真的不再想让赵构复辟?他们猜测半晌也没弄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然而他们一致认为机会与危机并存,机会是说如果如韩世忠所言,护驾小皇帝,那张俊等人便不敢轻举妄动;如果韩世忠另有图谋,则形势危急。因此,加十倍的小心还是没有错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俩决定再给韩世忠黄金一千两,反正国库在他俩的掌握之中,不信他在金钱上能不动心。

  傍晚,苗傅和刘正彦举行宴会,招待韩世忠和梁红玉夫妇。

  韩世忠与梁红玉带着青梅及大囡二囡来到宴会厅,苗傅及刘正彦毕恭毕敬,将他们迎到正面座位。

  苗傅扫视一下韩世忠所带之人,见尽是些女性,且还有二个小孩子,便没有过多疑虑。他与刘正彦对了一下目光,刘正彦点头示意。二人均放松了许多。然后苗傅宣布,刚刚得到皇上和太后的旨意,因韩世忠抗金有功,赏给韩世忠黄金一千两。

  有兵士抬来大红描金的箱子,打开,露出黄澄澄的金元宝来。

  韩世忠说自己战功尚不足以承受如此厚重的奖赏,可否收回国库,待以后立下大功再议?

  苗傅说韩将军不必推辞,你一直以来为大宋社稷鞠躬尽瘁。街谈巷议中,哪个不知韩将军功勋卓著?只望韩将军再接再厉更上层楼才是。

  韩世忠不再推辞,朗声大笑说,既然如此,我就收下了。我韩某必定要为国尽忠,不遗余力。

  宴会开始,双方各怀心事,却频频举杯同欢。

  酒宴至中途,苗傅提议说听闻梁红玉剑术乃大宋一绝,不如让我等领教一番。

  梁红玉推辞,说不如让我的家人青梅来舞,她比我剑法高出不知多少。

  苗刘等人还从未听过青梅的名字,既然为梁红玉所荐,必定非同凡俗。

  于是青梅提剑上场。青梅剑光如电,姿态柔中带刚,尽显一个女人对于剑类武器之精粹的把握。

  众人看得格外入神。待舞至刘正彦与苗傅近处时,苗傅似有所察觉,头略略偏离青梅。

  此时在梁红玉身后站立的二囡,突然将早已拿在手里的一只盘子抛向苗傅。苗傅只顾盯着青梅了,直到盘子逼近面门,他才确认韩世忠是有备而来。他这人非常狡猾,不再左右躲闪,而是一头钻进桌子底下,以求保住性命。

  青梅的剑只好转向,蓦然对准了刘正彦的咽喉。同时,韩世忠与梁红玉也抽出佩剑,试图擒拿苗傅。只因苗傅有精神准备,在桌下爬出几步远,猛地跳起,逃向庭外。刘正彦也欲反抗,却被青梅一剑刺中,身负重伤。一侍卫扑向青梅,刘正彦才没有一命呜呼。

  大囡二囡仍然站在那里,此时,桌面上的杯盘都成了她们的飞镖。大囡一个盘子飞向那个扑向青梅的侍卫,他只顾招架青梅的剑,未意料到还有如此暗器,被击中额头,当时变成了血葫芦。二囡的盘子则飞向与梁红玉搏斗的一个侍卫,他发现得晚了些,面门躲了过去,耳朵却被削出血来。

  苗刘大势已去

  韩府内的人,在可欣及张清凤的带领下,早已分别走出府门,埋伏在宴会厅之外,听见里面有了动静,便冲杀过去,与苗刘的守卫拼杀。

  最为英勇的莫过于韩世忠和梁红玉,他俩左右拼杀,韩世忠边杀边喊,让苗刘的人放下武器。许多守卫见韩世忠无人能敌,便扔下兵器,投降了。

  城门内,韩成及解元带领提早混入城内的敢勇,突然出现在守门卫士面前,各路兵器尽显威力,守卫们措手不及,反抗者被尽数杀死,其余皆缴械投降。

  敢勇们打开城门。韩家军浩浩荡荡进城,见到士兵,先喊是勤王的韩家军,如若投降便予以放过,如遇抵抗便尽性杀掉。

  张俊、刘光世的军队也冲进城内。

  苗傅之弟苗瑀有些武艺,素来不服别人。早前听说韩世忠武艺高超,他就憋着一口气,如今听人说韩世忠在宴会厅上闹了起来,便带着人马冲过来。别人是知道韩世忠厉害,便躲开他,而苗瑀则是就想与韩世忠厮杀,也好分个高下。

  韩世忠一把大刀,轮将起来密不透风,不下十个回合,苗瑀便没有了还手之力。韩世忠趁势一个鲤鱼打挺,刀锋直奔苗瑀的面门。苗瑀情知这一招的厉害,试图躲过,又知韩世忠不会没有后手,可又不得不躲。苗瑀躲闪之际,韩世忠果然中途变向,这一回目标是他的脖颈。幸而他有些准备,再是一躲,肩膀上挨了一刀。他暗叹自己果然不是韩世忠的对手,若是再逞能下去,非得做了刀下之鬼不可,只好逃命。

  苗傅见大势已去,与其弟苗瑀会合,带领重伤的刘正彦及几千残兵逃走。韩世忠一直追打到北关门。苗傅无落脚之地,只好出了城门逃往浙南福建一带。

  韩世忠、张俊和刘光世的军队在城内搜捕苗傅和刘正彦军之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