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传奇梁红玉 第四十七章
作者:老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剿灭苗刘

  不出韩世忠所料。苗傅刘正彦等果然进入福建,掠夺浦城。

  当晚,在浦城以北十里的渔梁驿,韩世忠与苗刘相遇。刘正彦屯兵在溪北,苗傅屯兵在溪南,隔着水溪,占领险要地方,设下伏兵,互相声援。

  此时,苗傅的部下朝散郎刘晏见韩世忠追击过来,便对部下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背叛朝廷,只是没有办法。如今韩将军一来,我大事成矣。

  他派人联络韩世忠,韩世忠大喜,命他立即带人投诚。

  韩世忠又命刘晏带一百骑兵,布置在浦山之南。苗刘的队伍一见刘晏树帜反正,非常恐惧。

  战斗打响后,刘晏拼死打击苗刘的叛军,并且高喊投降韩将军,才是出路!

  部分叛军的斗志被瓦解。有人投诚,有人干脆悄悄开小差了。

  刘晏战绩斐然。后被韩世忠上报朝廷,升官一级。

  韩世忠旗开得胜,便率军奋力进攻。

  部将李忠信与赵竭节凭借勇气孤军深入,陷入叛军重围。右军统制官马彦溥骑马挺进,想将他们救出来。结果在混战中都被杀死。叛军一时得势,乘胜而战,一直杀到韩世忠的中军。

  韩世忠怒目横眉,大声呼叫,大胆逆贼,还不快快投降?

  韩世忠率领部下前来迎战。

  刘正彦突然看见韩世忠,大吃一惊,失声说:我以为是王德,原来是韩将军!他心中不由多了几分胆怯,命令属下立即退却。

  韩世忠挥兵向前,穷追不舍。将刘正彦之兵杀得丢盔卸甲。

  刘正彦惊慌失措中,所乘之马突然受惊,马头高高扬起,并且高声嘶叫。刘正彦从马上掉了下来,被韩军活捉。

  苗傅另一弟弟苗翊成了降虏。叛军的辎重被全数缴获。

  苗傅也从马上坠下,徒步弃军逃遁而去。

  苗瑀带领一些残兵逃到虔州,被王德杀死。

  苗傅逃难之中被捉,送到韩世忠处。

  韩世忠凯旋而归,苗傅、刘正彦、苗翊等人被关押在囚车内。

  韩世忠将苗傅等人送到都堂,审讯后,押至建康市上,验明正身后斩杀,并枭首示众。

  韩世忠军进驻蒋山,高宗派人赏赐给他金盒茶药,又亲书“忠勇”二字,绣在韩世忠的军旗上,加以表彰。

  高宗还下诏说:这次苗刘的叛乱被平定、皇上能够复辟,全靠韩世忠的忠勇奋战,立下首功。由此加任韩世忠昭庆军节度使。

  因韩世忠一身两任节度使,因而全称为武胜昭庆军节度使。

  朝廷还封梁红玉为护国夫人。在封爵的制文中赞扬梁红玉为:智略之优,无愧前史。

  岳飞上谏

  一一二九年秋天,金兵由元帅左监军完颜昌领军进攻淮南,而由兀术领军直接进攻江南。

  兀术本名为完颜兀术,亦称完颜宗弼。为金太祖之第四子,亦被称作金国四太子。他本不姓金,只因宋时民间大多简称其金兀术而得此名。

  金兀术兵分两路,西路由完颜拔离速、完颜彀英、耶律马五率领,十月由黄州渡江屠洪州,劫掠长江中游的湖北、江西一带;东路则由他亲自率领,直捣建康。

  宋高宗一味求和,将开封守军杜充所部撤至江南。

  金军进展顺利,迅速进入山东,接连攻下潍州、莱州,并挥鞭向南。

  闰八月十一日,高宗召集诸将,商讨朝廷去向。其实他内心已经决定逃离建康,继续向南,或许这是最为安全的策略。于是便决定由尚书右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杜充兼江淮宣抚使,以十万之众守卫建康。韩世忠镇守京口。御营副使刘光世镇守太平州和池州一带。韩世忠与刘光世都受杜充节制。赵构则又开始实践他的逃跑生涯。先是从建康到达平江,考虑到不够安全,撤至杭州,觉得还是不十分稳妥,十月十五日到达越州。

  因赵构的不抵抗策略,金兵南下迅速,金兵统帅金兀朮连克数州,几乎未受到像样的抵抗。

  建康守将杜充严厉少恩,动不动杀戳将士,缺乏控制局面的能力与制敌的方法。而在面对强敌时,更是毫无章法。

  金兀朮先后攻陷真州、溧水、太平州。

  杜充深居简出,仍不做出战的准备。

  统制官岳飞哭着上谏:金兵近在淮南,睥睨长江,包藏不浅。危急之形势,没有超过此时的,然而相公却终日宴居,不理会兵事。万一敌人窥见我军的松懈,乘机举兵攻打,相公再不亲自作战,能保证到时诸将舍命作战吗?诸将既不用命,金陵一旦失守,相公还能在这里高枕无忧吗?

  杜充感觉这些话非常刺耳,便让部下将岳飞推出门外。

  岳飞欲再进中军大帐,以期说服杜充,杜充让部下将门关闭,拒岳飞于门外。

  岳飞跪在外面,泪流满面,内心悲愤,他怎么能眼看着十万之众的宋军不予抵抗,任由金兵步步进逼?

  然而,杜充在帐内理也不理。

  金兀朮见宋军守备空虚,根本没有迎战的样子,便乘势进攻,率大队人马从马家渡过江。

  听到金兵渡江的消息后,杜充只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又派王燮的一万三千人策应。

  陈淬率军力战。岳飞则率右军和金兵对阵,但王燮临阵逃跑。陈淬战死,诸将皆溃。

  只有岳飞力战不敌,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

  杜充接到马家渡的败报后,率亲兵三千弃城逃到江北的真州,住在真州长芦寺。真州守将向子忞劝杜充由通州、泰州一起去浙江和宋高宗的随从会合,但杜充已经有二心,拒绝了向子忞的建议。他思前想后,大宋皇帝这些年只顾东躲西藏,没有还手之功,就算是再打下去,也未必能赢,不如投降金人,也求个好前程。

  金兀术听闻杜充躲在真州之事,旋即让已降金的唐佐写信劝降,唐佐是杜充的友人,并派人许诺杜充,如果投降,就把中原封给他。

  杜充遂降金。

  宋高宗赵构得知杜充投敌,多日寝食难安。

  宋高宗说:朕对待杜充,让他从庶人到官拜宰相,可以称得上厚恩了,因何缘故反叛?

  赵构下诏削去杜充爵位,将其子杜嵩、杜岩、杜崐、女婿韩汝流放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