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大亨 第九十三章 箴言
作者:初夏迷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护城河畔,卢县区公安局。

  审讯室里,谈话在烟雾缭绕中继续。林峰虽说一时也插不上话,但端茶送水的活干的还是不错的,收藏了多年的极品铁观音都拿了出来,让审讯室里稍显违和的两人好好品尝了一下香茗。

  “之前听过一种说法,说是要想从官场里混出头,一本《厚黑学》是少不了的,我看都是在扯淡!”王重规也有些奇怪,自己对面前这个年轻人的态度总是比其他人更加亲近,像是子侄辈,又像是老朋友,有些在旁人面前很难说出来的心里话,在这个年轻人面前便很自然的说出来了。

  苏卿愣了一愣,王重规这一句话在这里稍显突兀了,像是抱着试探地意味,苏卿也没多想,说道,“之前与一位长辈聊天的时候,也有过对这方面的探讨,有一句话我感觉很对——一个官员,想要做事,就不要怕得罪人!”

  王重规刚端起茶杯来想要喝一口,听到这一句话却愣住了。堂哥王重宝在上任之前也说过类似的话语,只是比起这一句话来要直白许多。

  放下茶杯,王重规摸着自己的下巴笑了笑,说道:“没错,做事的官员太少了,大多数都是为了做官而做官。”

  “那王大叔你是要做事还是做官?”苏卿微笑着问道。

  王重规想了许久,才有些艰难的说道:“来济北市之前,我一直认为我自己是那种既能做事又能做官的官员,但来到济北市之后我发现我这两件事都没有做好,给我碌碌无为的评判不冤。”

  苏卿看着王重规闪着精光的眼睛,心中莫名闪过一丝难过。说实话无论是前生今世,苏卿对这个济北市的父母官的了解都不够深,只是重生之后才从蛛丝马迹的记忆里推断出这个看起来极有抱负的中年官员是死于黑恶势力团伙的报复。

  对于王重规在担任济北市市长之前的履历,苏卿并不清楚,甚至正常历史轨迹中王重规在济北市市长任上的两年时间,也没能在苏卿的记忆里留下一丝一毫的印象。除了盛泰集团的覆灭之外,苏卿想不出这个中年官员给济北市留下了什么,甚至王重规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掌控济北市都不得而知。

  在苏卿心里衡量一个官员是否称职的标准并不是是否廉洁奉公,而是这个官员的能力是否能满足管理一方土地的要求。清廉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道德标准,若是只是有德无才的官员,难免会令一方百姓的生活水平更加差劲。

  可惜苏卿并没有制定官员选拔标准的那个人,对于官员的选拔晋升没有丁点儿话语权,苏卿不过是个稍有影像力的商人。但苏卿也很清楚,无论是什么政体,什么社会制度,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都是相当密切的,当然,北朝鲜那个撮尔小国是个特例,不算在内。

  苏卿拥有足够多的资本,在这个经济挂帅的时代,对于王重规这样的副部级官员的仕途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政绩,苏卿可以给。只是这个政绩给予的目标,却值得商榷了。其实现在苏卿的背景很复杂,宋民泽的未来孙女婿,贺老爷子的长孙又在倾城集团高层任职,再加上与朱副相交情甚笃,这样错综复杂的背景对一个商人来说算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官员来说却无异于泼天大祸。

  官场最忌墙头草,站队模糊的官员往往很难有什么好处。像是做到了副部级位置上的王重规,背后的派系基本上已经定性了,很难做出太大的改变。

  不过苏卿对于官场上的派系斗争并不是太敏感。以苏卿2016年的眼光来看现在的九七年,错综复杂的派系纠葛很容易捋清,改革的东风永远不会被保守派压倒,只是较为激进的改革思路在后世已经证明了它的不正确。

  苏卿很容易便能选择正确的站队思路。虽然宋民泽所代表的保守派还能把持最高权柄六年左右,但是随着朱副相的扶正,改革派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包括学院派在内的其他派系都将是改革派的助力。也就是说,苏卿只要向贺老爷子和朱副相的阵营靠拢,至少二十年内,倾城集团在华夏不会受到太大的政治波及,当然,王重规和王重宝的温和改革派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只是政治派系不过是投资需要考虑的一个小方面罢了,若是要苏卿全力支持王重规,单是王系的影响力还不够。济北市若想承接苏卿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卓越能力的领导者,和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而现在的王重规和济北市还看不出来这方面的潜力。

  “王市长,倾城集团需要一个优越的投资环境。”苏卿想了半晌,还是说出这样一句带有极强暗示性的话来。

  小狐狸,王重规腹诽。刚才明明在谈为官之道的事情,现在却又抛出这样一句值得思量的话,这简直是一种要挟。王重规可不知道苏卿在这一会儿时间里脑子里就想了这么多事情,不过王重规也听得出来这句话是对自己的一次考校。事关可能几十上百亿的投资,就算王重规心里面有很大的不满,也要提起足够的重视来。私企的投资与国家的拨款可不一样,这是当地政府官员能力的体现,作为政府的一把手来说,就是实打实的政绩,是这笔投资的第一受益者。

  “济北市的治安的确需要改善,卢县区公安局局长张德忠工作时间擅离职守,算的上是渎职行为,稍后济北市纪检部门会介入调查。”王重规说完顿了一下,却看到苏卿表情依然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样子,暗骂一声,继续说道。

  “至于倾城集团在卢县的拿地要求,济南市市政府会再次考虑一下,酌情减免部分费用,并且责令卢县区政府协助倾城集团工厂用地的建设。”王重规终于抛出了一个大大蛋糕。

  苏卿笑了笑,还是没作声,端起茶杯来美美的喝了一口。对于倾城集团来说,地方政府的所谓的政策扶持并不重要,甚至在苏卿眼里对于这样的政策扶持应该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现在囿于时代的局限性和官员急于谋求政绩的急迫性,对企业的政策扶植看起来的确很好,但保不齐哪一天这个城市的新一代领导者会秋后算账。

  倾城集团的根终究还是在华夏的,离开了华夏这片孕育了五千年历史和无数人才的土地,倾城集团就像是一支无根浮萍,就算有再多的财富,也很难长久地发展下去。

  “王大叔,我之前说过的,这样的政策扶持倾城集团不想要也不敢要,只需要卢县区政府和济北市政府能够配合倾城电子生产厂的建设,为倾城集团在济北市的投资保驾护航。”苏卿很明白自己的让步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商人与官员之间的博弈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像是苏卿与王重规之间更像是合作伙伴,互惠互利。只是是否要彻底绑在一条船上,就值得苏卿好好思量一下了。

  “可以,不过卢县的局面还是需要苏总的助力的。”王重规爽快地答应道。

  “合作愉快!”苏卿伸出手来,王重规也是一怔,与苏卿握了握手。

  “盛泰集团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建设银行,鲁东省建行行长是我的老同学。”王重规笑了笑,淡淡地说道。

  “看来我需要在济北市加大投资力度了。倾城集团九七年的发展规划着重于济北市的房地产方面,希望王大叔能给予些许的配合。”这两个人的对话看似一点都不沾边,但这两句简简单单的话语注定会给盛泰集团带来前所未有的大麻烦。

  “请茶!”极品铁观音的清香在嘴边散开,稍显简陋的审讯室里莫名多出了文雅的气氛。

  “砰砰~”敲门声,推门而入的是王重规的秘书。

  秘书谨慎地走进来,冲苏卿点了点头,凑到王重规的耳边说了几句话,王重规皱了皱眉头,大笑道:“苏总也不是外人,直接说吧!”

  “是。”秘书很是恭敬,“刘舒金书记已经联系上了,据刘书记说他在下乡,现在正往回赶,预计半小时后到公安局!”

  说罢,秘书便退了出去。

  王重规轻笑一声,拿起暖瓶给苏卿的茶杯里添上水,说道:“有些人不动一动,永远不会知道为官的准则。”

  苏卿也呵呵一笑,端起发烫的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说道:“我那个长辈姓朱。”

  王重规没有太惊讶,面色依旧和善,只是苏卿还是看出了些许的不自然。王重规似乎是在平复心情,又点了一颗烟,吸了几口才悠悠地说道:“厚黑学只是外人对官场上的猜度,我看为官只要四个字,正大光明。”

  苏卿看着王重规和善的笑容,看了许久,才微笑的说道:“王大叔的箴言让人受用终生啊!哈哈。”

  审讯室里的氛围越发和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