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大亨 第二十六章 介入房地产
作者:初夏迷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这话一出,王重规和苏臣都愣住了。以倾城科技超过百亿人民币的估值来说,就算是再不盈利,三免五减的政策所减免的个人所得税也不是个小数目,比起苏卿所提的随意拿地这个条件来说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更何况买地还要花钱,这样一算,在他们看来苏卿简直是个傻子。

  苏卿没有让二人想太多,再一次丢下了一个重磅炸弹:“我拿的地不需要任何优惠,而且是用作商业用地。”

  这就是先知先觉所带来的的优势。此时的人们谁能想到,2016年的一亩地甚至能拍卖到几千万的价格,还是在二线城市排名末尾的济北市,更不要是说首都魔都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亩地上亿都不是个例。然而二十年前的现在呢,一亩地仅仅几万人民币,就算是最好的地段,能卖上几十万已经不错了,至少百倍的利润,何止是暴利二字可以形容的?

  比起这超过百倍的利润,这样有些擦边球嫌疑的三免五减政策根本算不得什么,而且保不准以后有人会因为这个政策来找倾城科技的麻烦。华夏毕竟还是官本位社会,苏卿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本,但是他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自己企业绝对不会涉有任何一点灰色地带,这样就算高层对自己下手,也有足够的自保之力。

  “苏卿,你确定?”王重规的声音有些颤抖。

  “很确定,倾城地产已经成立了,如果王大叔你同意,我明天就让人过来签合同。”苏卿怎么能不确定,倾城地产不仅要在济北市拿地,也要在首都拿地,在魔都拿地,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都要拿地。以后提起华夏第一地产,不会是万达地产,而是倾城地产。

  苏卿还有一个梦想,也是后世苏卿的一个怨念。在魔都奋斗十余年的苏卿,也只能在魔都市区月供一套不足百平的三居,苏卿不想以后的华夏也会是这样。

  一个白领一年的工资连市区房子的一个卫生间都买不到,一间房要用一个家庭的一辈子来偿还。多少男子因为房子早早愁白了头,多少女子因为房子投入她不爱的人的怀抱。又有多少在一线城市打拼多年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却租住在一间不过几平米的陋室里,又有多少年轻人,因为房子黯然放弃自己的梦想,回到家乡过起自己以前从未想过的平淡生活。

  苏卿知道,房价的不断增长代表着什么,拉动内需,推动经济,提高国际地位。但是苏卿不知道,就算华夏冲出宇宙,但是老百姓连房子都买不起有什么意义。

  苏卿之所以会要介入房地产市场,赚钱倒是其次。后世的房价之所以会一路飙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房价被既得利益者绑架。地方财政紧张,于是很多地方都以卖出卖出土地获得大笔资金,作为地方财政的补充,这样一来,房价会在最开始阶段便不断飙升。

  依照后世的经验来看,确实国家体会到了地方财政的难处,一开始是放开了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却没想到,这一放开之后,房地产就成了脱缰的野马,迅速的发展壮大不说,还反过来绑架了地方和中央的财政,使得最后国家不得不用最严厉的手段,接连打压房地产,这才勉强拴住了这匹野马。

  就像九十年代初期的东瀛房地产经济泡沫一样,华夏的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也有热钱涌入的原因。华夏的热钱,国际炒家免不了,银行的贷款也少不了,但偏偏比东瀛还多了一项。那就是华夏经济的基础,中小企业家们,在房地产火爆的时候,将自己用来生产、买设备、买原料的钱都拿出来投入房地产。这样不务正业之下,带来的将是华夏大量的工业基础企业倒闭,从而彻底引起华国经济的空心化,为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后世有人夸大金融业的作用,认为只要金融业做好了,那么经济发展不成问题。但是在金融行业打拼多年的苏卿并不这么认为,无论是美利坚,还是欧洲,金融业都足够发达,但是支撑金融业发展的是什么,就是那些不起眼的基础工业。没有基础工业支持的金融业,也只是空中楼阁,只要有一丁点儿的波动,这些建在泡沫之上的高楼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如果华夏没有了多如牛毛的中小企业,就算是华夏的房地产行业总值超过了美利坚的GDP,那么只要一点波动,那么华夏就会走向万劫不复。

  前世的华夏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是收效甚微。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大量国企央企也介入了房地产市场,既得利益者的势力太强,只能一点一点地修补。

  苏卿知道虽然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火起来,但是荣总理的分税制改革已经完成,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了预热。等到2000年之后大批央企国企介入房地产市场后,那么就很难挽回了,房价将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路狂奔。

  如果苏卿想要凭一己之力抑制住房价,就要在这个房地产市场最开始升温的时候狠狠的打疼这些正打算进入房地产市场捞一笔的试水者,让他们要跟着倾城地产的步伐走,让倾城地产成为华夏房地产市场的规则制定者。

  苏卿知道,如果自己真的这样做,那么将会得罪多少人,这么大的蛋糕,无论是谁,都会垂涎。但是苏卿不怕,一个重生者,一个立志要把华夏带向巅峰的重生者,又怕过谁?不就是想要在房地产市场捞钱的投机商吗?苏卿有什么可怕的?

  你们想捞钱,可以,我已经给你们留出路来了。想捞钱,想赚钱,去做商业地产,万达不是你们最好的例子?

  至于住宅地产,想要做这块大蛋糕,也可以,但是有一点,必须按着倾城地产的步子来。想要越过倾城地产?拼尽全力也要打你一个满面桃花开!

  一屋子人看着苏卿面色阴晴不定,没有敢开口说话。

  “吧唧~”苏卿拿起桌上的打火机,点燃一颗烟,继续思考,依然没有人打扰。

  苏卿虽然已经做好了规划,但是他也不是傻子。如果说要介入房地产市场的私企他完全有能力彻底打压他们,但是如果是央企这种级别的苏卿就力有不逮了。

  虽然苏卿有信心凭借自己的能力击败央企,而且苏卿也会有足够的资本。但是苏卿只是一个生意人,如果贸贸然掺和进这样的大事之中,就算他的企业资本再大,在央企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几万亿资产的庞然大物,挥挥手就能硬生生把苏卿的一切都碾碎,更何况他们身后还站着华夏官方。的确,苏卿如果提出这些意见,相信华夏官方这么多高瞻远瞩的领路者,不会看不到这些意见的正确性。但是就算是那些理事会的七位大佬,要动房地产这块大蛋糕,也要掂量掂量,更何况苏卿也没有渠道让那七位大佬了解到这些意见。

  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局限性,这个时代的人,就算是再高瞻远瞩,在没有苏卿这个过来人的提醒下,也看不到后世房地产过热的后果。

  很难,很难。这条路走上去很难,前路全是荆棘。

  苏卿微微一笑,现在不是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吗。眼前的王重规,虽然只是一个副省级城市的市长,但是王重规年轻啊,最多也就是四十多岁,他如果没有后台就有鬼了。

  这么年轻的副部级干部,没有中央层面的背景是基本不现实的。通过王重规可以影响到他的背景人物,那么离苏卿的目标便更近一部。

  想到这里,苏卿开口说道:“王大叔,我拿地是做住宅地产的。是做连锁性质的住宅地产。”

  “哦,你继续说。”王重规的性质显然很高。

  “房地产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想必王大叔你也知道。一方面地方政府出售地皮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房地产的发展可以拉动大量的相关行业的发展。”

  王重规赞许地点了点头。

  “但是,我做的住宅地产不打算赚钱。”苏卿的话掷地有声。

  “古人有言:衣食住行。集资房的思路已经过时了,以后将会是商品房的时代。但是如果任由房地产市场发展,想必价格会一路上扬。”

  王重规面色逐渐凝重起来。

  “首都的房价现在已经超过2000一平米,也就是说,普通工人三、四个月的工资,才只能买一平米的房子。济北市还好,房价没有这么离谱,但是相信用不了几年,房价也会高到一定的水平。”苏卿顿了顿,继续说道:“那么王大叔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房价一直这么发展,而工资水平跟不上房价发展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那么,住房问题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滋生,人民的不满会不断出现。”王重规和苏臣对视了一眼,眼神里充满了惊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