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大亨 第五十四章 经济基础与电商
作者:初夏迷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在整个经济架构中,像是互联网这种站在金字塔上层的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刚起步的时候,盈利点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虽然被评论和股市捧得很高,市值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说到底这个行业的商业价值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互联网行业的盈利点主要还是靠着流量,无论是广告,还是付费的增值服务,都需要足够的流量作支撑,而流量,自然需要大量的互联网用户。而个人电脑的普及还远远不够这么多的互联网公司所需要的流量,而且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也是在摸索阶段,还不够成熟,包括管理团队和技术层面,都不足以真正支撑起互联网经济。

  而美利坚的互联网热潮,以及后来发展到华夏的互联网热潮,就是基于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经济基础不够稳固,那么上层建筑会怎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新生的互联网企业在热钱的冲击之下逐渐在金钱的诱惑之下迷失了双眼,不顾现在的形式,用从股市里融资得来的大笔美金盲目地加大投入,开发根本用不到的市场,甚至出现了AOL1200亿美金收购时代华纳反被收购的事情,这样的大笔资金并购在成熟的传统领域都不怎么多见,更不必说是在这种新兴的产业里出现了,所以2001年互联网泡沫果然爆发了。

  无论是华夏还是美利坚,在这次的互联网泡沫之下生存下来的企业,都远比之前的企业要成熟务实很多,像是后来的华夏四大门户网站,都是从这些在互联网泡沫里存活下来的企业,美利坚的AOL,MSN,雅虎,也是仅存的三个存活下来的门户网站。

  不过就算是后世已经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企业,其实真正算起他们的利润和盈利能力,也远远比不上像是衣食住行之类的传统行业,这些行业事关人民的命脉,虽说不起眼,但是也远远不可小觑。

  像是简简单单的食品企业,仅仅在华夏一国,就催生出了上百个大型企业,像是康师傅集团,蒙牛乳业这种的超大型食品企业,资产总值就能高达数百亿,而它们在整个食品企业里,连九牛一毛中的那个一毛都算不上。整个华夏食品方面的一年的销售量几万亿人民币都是少说了,毕竟华夏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偏高不下,华夏人好吃的文化也是一直源远流长。

  所以苏卿想要进入这种的基础行业,为他的商业蓝图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也是为了后来的电子商务提前做好铺垫。

  说起电子商务,还有一件事情要提上日程的,那就是提前铺设华夏的物流网络。在苏卿的印象里,华夏的电子商务的代表企业,也就是马芸的阿里巴巴,最开始是一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

  而真正针对每一个用户来的淘宝,是2003年才成立的,所针对的用户群也就是非典期间被困在家里的白领人士。而非典过后,淘宝一直不温不火,完全没有后世双十一成交额破千亿人民币的淘宝的风采。

  而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华夏的物流网络还没有完善,连大中型城市的物流网络都不够完备,更不要说是小城市或者是乡镇的物流网络了。所以说提前做物流网络的布局,不单单能够让华夏的电子商务条件提前成熟,而且现在着手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拿地,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几年后。

  苏卿打算在全国各地的大型城市的市郊都拿下一片交通相对便利的荒地,作为整个大型物流网络的仓储所在地。没错,苏卿想要做的并不是淘宝这样作为中小商家与用户之间的交易平台,而是亚马逊商场或是京东商城这样的包括物流,商品采购,商品出售在内的一站式电商。

  苏卿并不是不知道华夏的国情,像是淘宝这样的以中小商家为主的交易平台正是针对着华夏存在的大量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群体,以低价为噱头,通过减少流通环节以获取远比在商场里便宜的价格,自然能够吸引很多的顾客。加上华夏的人口密度大,快递员的送货成本也远比欧美地区低很多,所以才通过包邮等优惠政策来吸引顾客。

  不过在低价的同时,由于淘宝官方的监管不严,大批量假货盗版也充斥了整个淘宝,以至于后来的阿里巴巴被迫又建了一个以正版商家为主体的天猫商城,才勉强遏制住了淘宝都是假货的说法。其实这个假货盗版充斥的局面,在最开始的时候也离不开淘宝官方的推波助澜,若不是对假货的进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淘宝有这么难听的声誉。

  不过有坏的一面自然也有好的一面,正是有了这些假货盗版商家,才让淘宝在前期积累的足够的资本。后来的双十一购物节的主体商家,也就是这些洗白之后的假货商家。

  淘宝的成功可以说是不可复制的,甚至整个电商行业在华夏的成功也都是不可复制的,2015年华夏电商的全年营业额高达5600亿美金,而美利坚却只有3490亿美金,华夏比美利坚多60%,可这一年的GDP对比是美利坚比华夏多60%,华夏电商的发达程度可想而知。

  这是整个世界电商排名的前两位,而剩下的三到十名加起来还不到4000亿美金,可想而知在电商领域华夏的地位有多高。只要苏卿能够抓住华夏的电子商务市场,就是又一个千亿美金级别的企业诞生。

  淘宝,作为后世华夏最大的电商平台,苏卿自然也不会因为自己不想做就把它放过。现在马芸还在外经贸部带着他的团队做网站,也就是说阿里巴巴还根本没有创立,那么苏卿的机会就来了。

  不管是通过自己与贺老爷子之间的关系直接把马芸要过来,还是等到1998年阿里巴巴创立用资本进行收购,都是可行的。但是怎么做,值得好好地斟酌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