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路大亨 第七十二章 不一样的成雯雯(三更!)
作者:初夏迷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成雯雯看着苏卿变得有些严肃的脸,心里突然平静了下来。彭城陈家的案子过后,成雯雯也搜集不少关于面前这个小男人的资料,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心凉。

  成雯雯对于自己的智商很有自信,以女儿身能在资本市场里以小博大,两年时间就把一万美金翻了五百倍,她自认不输那些像是比尔·盖茨一样“美利坚梦”的代表者,但是看着苏卿的发家史,却总是感觉莫名的心悸。

  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创出这样巨大的家业,而且还独立掌控着倾城集团这艘巨舰披荆斩棘的向前发展,用天才这个词甚至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若是苏卿只是因为编写出一款软件赚了钱,倒也还可以用天才来解释,但远远不止如此。无论是从公司的管理,还是人际关系网的编织,从成雯雯所了解到的资料来看,苏卿都老练地不像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人。尤其是这短短一会儿与苏卿的接触,成雯雯似乎感觉面前坐着的是一个经历风雨的老狐狸,奸猾而老辣。

  不过苏卿的脸色变化,却是真正让成雯雯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面前的这个少年人还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人,而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

  “苏先生,我想陈国泉这种人活着,就是一条蛀虫罢!且不说他之前犯下了多少滔天大罪,就说他的儿子陈晓峰。据我所知单单是这两年,死在陈晓峰手底下的女孩子就不下数十人,想必苏先生这样的惜花之人也不乐意让陈家再度翻身把!”

  苏卿深深的看了成雯雯一眼,说道:“看来成小姐在见我之前也是做了不少功课啊!不知道成小姐这样美貌的女子,有没有被陈晓峰亵渎过呢?”1996年的小姐这个称呼还不算让人生厌,至少在济北市,小姐的其他含义还少有人知道,不过相对较开放的彭城这个称呼已经流传开了。

  成雯雯面色一红,倒不是因为小姐这个略带轻佻的称呼,只是出于少女的天性,对于苏卿这样露骨的话语还是有些难为情。

  定了定神,成雯雯有些羞涩的说道:“陈晓峰是我的未婚夫,但是我一直打扮地很丑陋,他没有心思碰我。”成雯雯突然感觉自己向苏卿这个刚认识没多久的陌生人说这样的话似乎有些不合适,连忙掩饰道:“苏先生肯定对这些事情不会有什么兴趣。”

  “呵呵。”苏卿一笑,没说什么,只是盯着成雯雯姣好的面容看。

  成雯雯强忍着自己心中想要把面前这个可恶的小男人打成猪头的冲动,继续说道:“陈国泉虽说要被判无期徒刑,但是他在省里的靠山还在,整个彭城官场里陈家派系的人也不可能完全被清除。苏先生可能以为二十二年后的陈国泉已经老了,不足为惧,可是您也保不准那天陈国泉来个保外就医就出来了。”

  “哦?这我是真的疏忽了,继续说。”苏卿的确也没有想这么多,像是陈家这种在一个城市经营了几十年的官僚集团,还真保不准会有什么其他的影响力。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苏先生这样家大业大之人,想必也不想出什么事情吧。据我所知陈国泉只有陈晓峰一个独子,一个经受了丧子之痛的男人,会做出什么事情大概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吧!”

  苏卿一笑,果然还是成雯雯啊,就算现在的成雯雯是在求人,强势的性子也不容她低三下四,甚至还对苏卿说出这样近乎威胁的话语。

  说实话苏卿是有心帮这个忙了,不说别的,就是成雯雯日后的能力,也值得苏卿现在做一下投资,不过苏卿还是有心逗她一下,不知道一向强势的成雯雯委屈求全的样子会是怎样。

  “可以,但是还不够,若是加上你,我便可以答应帮你!”苏卿调笑道,却浑然不知这句话让多智近妖的成雯雯看出了一丝破绽。

  成雯雯笑了笑,没做声,目光却看向了茶几上摊开的一个笔记本。

  字迹很清秀,有些像是女孩子的字迹,仔细看,却是能看出骨子里的坚韧,成雯雯深知字如其人这句话在某些时候还是能有些用处的,不过也没来得及多想,便被内容吸引住了。

  “《东南亚经济分析》?”成雯雯不知不觉地读了出来,“东南亚经济繁荣的表象之下却是隐含着很多制度方面的缺陷,尤其是以货币方面为最。”

  “苏先生你对经济大势有研究?”成雯雯有些惊讶道。

  “恩,随便看看,怎么了?成小姐你对这方面也有看法?”苏卿不经意地说道。

  “看法倒是不敢说,但是金融方面我还是了解一些的。”成雯雯虽说语气很谦逊,但是苏卿能够感受到成雯雯的强烈的自信。

  “哦?还请成小姐赐教。”苏卿也有心了解一下这个后世在资本领域呼风唤雨的女人真正的能力。

  “苏先生的观点和保罗·克鲁格曼的看法有些类似,都是唱衰东南亚的经济,说实话在华夏这个观点很难被认同。”成雯雯一说到金融领域的事情,眸子便亮了起来,语速极快,甚至没有苏卿插嘴的机会,“现在华夏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东南亚甚至是整个亚洲的经济都没有可能在最近今年内出现什么大问题,说实话这些人只不过是为了国内的一些企业的利益鼓吹。”成雯雯语气里明显带着轻蔑。

  “没错,只要有利益,让这些人开口不难。”其实九十年代还好,华夏的经济学家好歹还有几分真才实学,不至于连基本的经济知识都不清楚。不像是苏卿在后世见到的几个“经济学家”,只是一个服务于金钱的喉舌,连基本的立场都不存在。

  像是某位叶姓女经济学家,在互联网上的名气极大,甚至被称作华夏第一女经济学家。只是她的“喜”与“忧”是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随机切换的,她似乎忘了,网络时代尽管言论自由,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数据保存也比之前要更好了。这位叶姓女经济学家的文章,经常是写到后面,就忘掉前面的了,随便找两篇文章就看得出来。

  2010年的12月,这位叶姓女经济学家发表了一篇文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利好市场,文章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只不过才过了一个月,准确的说应该是28天,也就是2011年的一月份,又一篇文章在这位笔下又出炉了—2011年央行上调存准率将重挫市场。说实话苏卿当时拜读了这两篇大作之后并没有笑,哪敢笑?经济学家的大作不赶紧学习学习?

  “苏先生看来很了解这些人的情况啊,那我就不多说了。之前我在美利坚的时候也曾与一些金融行业的从业者聊过,如果东南亚经济出问题,那么只要华夏能够挺住,受波及的程度降到最小,那么最终受益的还是华夏。”成雯雯说道。

  “成小姐的观点很新颖啊,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啊?”苏卿来了精神,有心与成雯雯畅谈下去。

  “亚洲有两条巨龙和四条小龙,也许还有半条巨龙。若想在这场迟早要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存活下去,四条小龙要割的肉必然是少不了的,甚至两条巨龙一个处理不当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苏卿点了点头,成雯雯的观点在97年的金融危机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亚洲四小龙几乎都受到了重创,只有香港在华夏的帮助下还算好一些,不过恒生指数也被打压到了低位。其余的三条小龙,甚至惨到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介入,说是破产也不为过。

  而两条巨龙,也正是华夏和东瀛,华夏因为外债较少逃过一劫,而东瀛却在广场协议之后又受到了一次重创。只是成雯雯所说的半条巨龙,着实让苏卿有些不解。

  “成小姐所说的半条巨龙是指?”

  “印度,是美利坚的朋友说的,我不太认同这个说法。虽然印度和华夏一样都少有外债,在这场危机中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冲击,不过凭着印度的经济发展形势,或许再过二十年才能真正被称作是一条巨龙吧!”

  苏卿赞赏的点了点头,没错,印度就算是二十年后也没有与华夏和东瀛比肩的资格。公知口中印度的皿煮政治,不过是个笑话。只要种姓制度还存在一天,印度就不要想有经济发展起来的一天。

  “那成小姐认为这场金融风暴的爆发是开始于哪里?”苏卿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泰铢!泰国!”成雯雯的语气很坚定。

  苏卿笑了,“很好,成小姐,我现在正式邀请你加入倾城集团,担任集团金融顾问。”

  这样的人才,苏卿既然遇到了,又怎么能不收入囊中?比起后来担任央行行长的刘丹萍来说,成雯雯在金融方面的能力更加全面一些。经济分析师没有哪个公司会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