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迷踪 第三十三章 宫廷战火
作者:草海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董重是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的侄儿。因董太后抚养小皇子刘协,日久情深,看见刘协聪明可爱,智识胜过刘辨十倍,就多次劝儿子汉灵帝立刘协为皇太子,刘宏也动了立刘协为太子的废立之心。

  为此,董重甚至赤裸裸地说:“圣上如果害怕立小皇子刘协为太子会惹恼何进兄妹二人,他们会做出于圣上不利的举动的话,末将愿率领部队进宫保护您。况且,我们地方军阀中还有一支武装力量可以成为奥援,圣上别忘了在北方的并州刺史董卓。”

  这姑侄二人的话,自然通过赵忠的嘴巴传到了何进兄妹耳中。兄妹二人记恨在心,总想杀此姑侄二人而后快。其后借黄巾叛乱的机会,将董重引以为奥援的董卓归辖皇甫嵩,想借皇甫嵩的力量消灭董卓。

  何进策立刘辨登基后,何皇后临朝听政,兄长何进把持朝政,自然把以前不时临朝听政的董太后晾在了一边。

  董太后失势,她的儿媳妇何芷在婆婆面前也不再一副是谦恭温顺的样子了,每次见到婆婆,何芷的眼睛里都闪现出仇视老母猪一样急于要杀猪的眼色,这让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家婆婆心中大为不满。

  一天,老太婆对强势的媳妇说气话:“你一个杀猪匠的女儿如此强横跋扈,还不是依靠你的兄长何进那小子,老娘总有一天要命令骠骑将军董重砍掉何进的脑袋。”

  这本来是处于更年期的董老太婆说的一句不知好歹的话,分明就是气话,没想到何进兄妹当了真,决定先下手为强,一举歼灭董氏姑侄二人。

  何皇后当即以皇帝的语气填写诏书,剥夺董重骠骑将军的职务。

  准备好了诏书,杀猪匠的儿子要哄骗一条凶悍的公猪,有的是办法——何进选了一位和董重的姨太太关系很好的闺蜜,带着大量钱财去游说姨太太。

  姨太太得了钱财,不晓得“钱”这东西烫手。女人本来眼窝子就浅,见钱眼开,又听闺蜜说:“你们家董大将军英武果敢,年轻漂亮,他在外面好久没回来就寝了吧,你也不怕他在外面包二奶,养小蜜,只怕哪天给你送回来一个小董重,我看不把你气个半死!”

  姨太太本来就恨自己的肚皮不争气,没为董重生个一男半女,又一想,董大将军果然是好久没回来和自己亲近了。送走了闺蜜,姨太太当天就在家装肚皮痛,要老公回来为自己揉肚子。

  董重莫名其妙地回到家里为姨太太揉肚子,这一揉自然就揉到半夜才就寝。

  一切准备就绪,何进听说姨太太已按照设计的方案,把董重骗回家中,身边只有几个警卫员,立即指挥行动。

  当天半夜,何进率领收编的卫戍部队,以袁绍的侠士门客领队,一举包围了董府,将睡卧在床的董重抓了起来,勒令他交出骠骑将军印绶。董重见势不好,叹息一声,拔剑自杀。车骑将军何苗顺势收编了他的部队。

  杀了董重,何太后高兴得犹如第二次解放,她手拿一包毒药,带领几名凶悍的太监,去到董太后居住的永乐宫。

  董太后见儿媳妇气势汹汹地到来,茫然不解地讽刺她说:“你这么一大早到来,该不是来请安的吧。不知道今天是怎么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何皇后柳眉倒竖,怒骂道:“老不死的母猪,你不是要让董重杀我们兄妹俩吗,实话告诉你,老东西!你那不争气的侄儿已被我兄长请上西天去了。”

  董太后听说侄子被杀,险些昏厥。何太后把毒药放在董太后面前:“老不死的,你在这永乐宫活得好自在呀,这包东西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你吃了它会永远安乐,快安乐死吧。”

  董太后听了何芷的话,老泪纵横,换了一件整洁的皇后朝服,就在儿媳妇何芷的面前,服毒自杀。

  何进兄妹除掉蹇硕,害死董氏姑侄,这才向外界举报发丧,宣布汉灵帝驾崩,少帝临朝,改元光熹。这时已是汉灵帝宴驾两个月之后的事了,同时,将渤海王刘协徙封陈留王。

  在这两次对宦官的斗争中,袁绍兄弟及手下的门客侠士功不可没。

  袁绍帮助何进对宦官的斗争,是真心想剿灭左右朝政的宦官集团,并不满足于只是诛杀掌握武装力量的宦官,这和何氏兄妹抢夺兵权的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此时,袁绍认为:新皇拥立,宦官集团失去了靠山,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一举全歼覆灭整个阉宦集团,给全国人民一个交待。

  好比大树砍掉,尚留其根,以后必发新芽,事实确实如此。而今十常侍只去掉了一个,也就是十根指头只去掉了一截,九常侍还在(确切地说,应是十二常侍去其一,尚存十一常侍)。还不是睡大觉、喝美酒、开庆功会的时候。应该提防九只疯狗装死躺下,在主人不备的时候突然扑上来咬噬主人。

  宦官是大臣们最危险的敌人,袁绍对政治*斗争的看法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何进对外发丧,朝廷准备国葬的当天即对何进说:

  “先前,大将军窦武想诛杀宦官而反被他们杀害。”袁绍为向何进陈述厉害关系,翻开了历史陈迹。这是历史上戚宦斗争很有名的一次事件——

  汉灵帝12岁即位时,改元建宁(公元168年),因汉灵帝太小,窦太后临朝,其父窦武为大将军,以“不扫一室”著称的陈蕃为太傅,共同辅政。他们起用一些先前被“禁锢”的“党人”李膺、杜密等人,共谋诛除宦官势力。

  由于事泄,宦官曹节、王甫等率领宫廷禁军,围攻逮捕有关人员,双方陈兵对阵,窦武兵败自杀,陈蕃也被杀害,宦官们把窦太后赶出后宫,迁南宫云台。

  尽管这事发生于建宁元年,而今是光熹元年。汉灵帝已死,如今是汉少帝执政,历史却是何等的相似。所以,袁绍举这件事为例,继续说:

  “窦武失败的原因是处事不秘,言语漏泄,而且五校营尉的百官服畏宦官的威势,不敢支持窦武等人,导致失败。现在,将军你既有国舅的威重身分,而且您兄弟二人都统领着精兵,手下的部曲将吏都是些英武豪杰,愿意为您尽心竭力,大事尽在您的掌握之中,这是上天对您的赞助呵,将军您应当一举为天下除掉这些祸害。如是,大将军将名垂后世!”

  何进听了袁绍的话,认为很有道理,为了进一步与袁绍密谋后续方案,称病在家,不再入朝处理丧事,更没有护送灵帝灵柩到陵墓,其目的是要告诉妹妹,自己对诛杀宦官集团还有工作要做,还有事情未了。

  何进身为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不为灵帝送丧扶棺,却称病不朝,没有让何芷弄懂讯号,倒是让赵忠,张让他们读出了其中的潜台词,何进这是装病,这是示威。

  赵忠明白何进是装死躺下,他急忙找宦官们商量,应对与己不利的突发事件。

  何进见自己称病不朝一事并没引起妹妹的注意,不得已,只能“带病入宫”,找妹妹商量翦除阉宦的剿杀方案。

  何太后一生得势,无不是依靠宦官扶持的结果。此时听哥哥说要全部剿杀宦官,当即表示反对,说:

  “宦官统领王宫禁地,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而且这是汉家旧例,不能废弃。况且先帝刚弃天下而去,难道就要我穿着太后的服装和长着男*根的‘太监’共处后宫,这成何体统?”

  “我说不过你!”何进很为自己的口拙而内疚,在妹妹面前发脾气,离开了后宫。

  以何进提出的方案,这后宫没有一个男人,本来就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自封建分封诸侯王一千多年来,后宫嫔妃和皇帝起居就靠的是宦官阉人,如果让嫔妃皇后和青春男儿共处一室,皇室纯正的血统如何保证呢。正因为此事的不可操作性,被何皇后抓住了漏洞,当场予以否定。

  实际上,何太后是拒绝了袁绍所提出的彻底清除宦官的做法。宦官和阉人是两个概念,何进自己也没弄懂这两者的差别,让何太后故意偷换概念,混为一谈。否定了这个不能拖延的行动。

  何进被何太后驳回后,又找袁绍商量,何进不愿违背身为太后的妹妹的意见,就说:

  “你看这样行不行,诛杀一两个首恶宦官,杀一儆百,给其他宦官一个震慑,他们必然再不敢作恶了。”

  “那怎么行?”袁绍的意图是将“十常侍”全部诛杀,一个不留,当然不同意何进的提议:“宦官处在皇帝和太后周围,与之朝夕相处,具有传达皇帝最高命令的权力。有的诏令,只需改动一个字,就会有千百万的人头落地,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并非鲜见。如果现在不全部清除,只杀首恶者,其他有问题的宦官,仍然保留在皇宫内,几个首恶者留下的权力真空若由后来者承担,必然会造成一些宦官的‘带病提拔’,造成严重后患,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必须全部除去宦官,更换新鲜血液,才能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