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传说之诛天九诀 第十五章 仙门一呼四海动
作者:情满重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在天都城的北面,绵延着一座座较低的小山峰,此处已属天都山脉的延伸段,因为山势较为险峻,平时少有人来,也无甚人家在此居住。为了避免引人注意和受人打扰,云风特意选此作为修习“忍心诀”之地,而且,“靠山吃山”,作为从小在山边长大的云风来说,在此解决温饱问题也是不在话下的。

  “阿碧,你还好吗?多想回去和你相见!然而,却不能够……”

  “我已在天都峰下,差不多就能进入天都学习仙术了,我会尽快学会,尽快赶回,等我!”

  在山上一个天然的岩洞里,一少年正望着手中的手帕喃喃自语,神色极其凄苦,这人当然是云风。每当晨曦刚露和夜幕降临时,云风都会在此修习那道人传下的“忍心诀”。

  人生在世,多少恩怨情仇,多少苦痛坎坷,是难以忘怀、难以从心头抹去的,长期郁结在心中,自然愤恨难平,心生戾气,更有甚者,还会使人发狂、萌生杀戮之意,遁入心魔之障。何况云风心中还有着一心想毁天灭地的“魔兄”注入的百倍戾气。“忍心诀”顾名思义,就在于一“忍”字,“心字头上一把刀”,每当心头愤恨难平、戾气横生时,心就会撞在“刀口”上,鲜血淋漓。“魔兄”传他“忍心诀”,就是希望云风能把心中的戾气强制压住,让他去习惯、去遗忘过去的种种,不要轻易爆发于人前,然后得入仙门,修习仙术。

  然而,这十几年的经历又怎么能那么轻易地被遗忘呢,最初云风修习时,那被人欺负的场面、母亲那临死时的眼神、同阿碧分开时那伤痛欲绝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由此产生的愤恨不平的戾气在心中激荡不已,在“忍心诀”的压制下,一颗心早已是伤痕累累,每次修习完,云风都会大汗淋漓,痛苦不堪。每当这时,云风总会拿出阿碧给的那绣有“白首同心,永不相负”的手帕,擦去头上的汗水。这手帕就宛如阿碧那温柔的手,抚摸着云风的脸颊,给他抚平伤痛。

  正如那道人所言,如此修习了三个月,或许是习惯了那不堪的回忆和苦痛,心中那桀骜不驯的戾气仿佛温顺了许多,睡梦之中那杀戮的场景也慢慢消失了,云风也能心平气和地去思考着如何进入仙门了,想起那道人所说:半年后天都要招收新弟子一事,云风决定白天再入天都城去打探一下消息。

  果然,一入天都城,就听人在纷纷议论天都招收新弟子的事。果然是近水楼台,作为离天都派最近的聚集地,消息传得如此迅速。在城门不远处,簇拥着许多人,云风走近一看,原来此处立着一告示牌,天都招收新弟子的消息赫然在占据了半个牌面。只见上面写道:世事惟艰,妖魔肆掠,怪兽横行。敝派秉天心法旨,志于持剑卫道,诛除妖邪,解救万民。为壮大本派之力量,特招收有志于降妖伏魔,修行卫道之士进入本派。凡武学根基、内力修为上佳者,可于三月后至天都主峰参与入门选拔。某年某月某日。

  云风心下欢喜,心想道长之言果然准确,看来离入仙门又近了一步。

  “兄台可是想入天都派?”旁边一华服少年,见云风正喜形于色,故向他问道。

  云风扭头一看,只见那少年身着一丝质锦袍,头戴一玉冠,手持一把精美的长剑。长得可是明眸皓齿、鼻如悬胆、脸似敷玉,只是身形稍显瘦削,看上去竟比女子还美。

  “是啊,我千里迢迢,从元国赶来,就是为了入天都修习道术的。”云风正高兴着,不假思索,随口答道。

  “哦,兄台年纪轻轻,为啥有此出世修行的念头呢?”那华服少年似有不解,问道。

  “在下并非为了出世修行,只是因为家乡常有妖怪作祟,听闻天都道术高明,能降妖伏魔,故想拜入门下,修习道术,以求日后能保护一方乡邻。”面对陌生人,云风也开始警觉起来,找了个借口回答道。

  “原来如此。兄台是元国人?观兄台的眼神气质,似有点不像啊。”那华服少年似对云风起了兴趣,继续问道。

  云风吃了一惊,心道差点露馅,如果此处有元国国教的人,恐怕又麻烦了。又觉得这少年真是多事,问这么多干嘛,但不回答好像又显得心虚,恐惹人怀疑。心念一转,回答道:“在下母亲是元国人,父亲是乌兹国人,故神情气质与一般元国人有点不一样。不过在下从小在元国长大。”

  “哦,原来如此,我说兄台怎么跟我认识的几个元国人有所不一样呢?”那少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云风心里一动,生怕有元国国教的人在此,于是试探地问道:“兄台哪里人呢?怎么会认识元国人?”

  “在下乃天都本地人,因家父常常出外跑生意,故认识几个元国人。”华服少年回答道。

  云风听了,稍稍放下心来,又问道:“兄台在此观看,难道也想入天都吗?”

  “是啊,常年生活在天都峰下,听说修习道术能御剑飞行,能以凡人之躯,掌握强横力量,从而降妖伏魔,解救世人,所以在下一直心向往之。”华服少年回答道。

  云风心想多个伴一起入天都可能更方便,有事也可以相互照应,于是说道:“既然如此,观兄台也是习武之人,不如一起去参与选拔吧,在修行路上也可以相互照应。只不知兄台家人是何态度?”

  “在下正有此意,家父正是仰慕天都,所以才搬来天都国的,谅不会加以反对。”华服少年想了想,又道:“不过还是得回去请示一下家父!”

  “如此甚好,那咱两就是同伴了。在下云风,还不知兄台高姓大名?”云风听了,很是高兴,那种对陌生人的提防抛到了九霄云外,很大方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呃,在下复姓令狐,单名一个悦字,悦耳的悦。”华服少年微一迟疑,似乎在考虑了一下什么,但最终还是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兄台好名字,名如其人,悦己悦人。”眼见入天都指日可待,云风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要落地了,加上又交到一个朋友,心情也变开朗了起来,于是打趣道。如果是面对一女生的话,这话颇有点油嘴滑舌的味道。

  “兄台说笑了。”华服少年突然脸上泛起一阵红晕,似乎有点害羞。云风心里直呼奇怪: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喜欢脸红?不过没去多想,又看了下告示,不禁感叹道:“天都果然是仙门,招收弟子都是为了持剑卫道,解救世人!”

  “哼,恐怕也是为了收买人心,壮大力量,企图雄霸一方吧。都是为了追名逐利,即使号称仙门也不例外。”令狐悦在旁听了,冷不妨冒充这样一句话来。

  云风一怔,不知他为何为这样说,转过头来,一脸不解地望着令狐悦。

  令狐悦情知失言,忙向云风一抱拳,说道:“云兄,时候不早了,今天就此别过,三月后天都峰再见,到时一块参加选拔。”说完匆匆而去,留下一个满脸不解的云风,望着他背影怔怔出神,似乎在揣摩他最后那句话的深意。

  天都峰上,则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天都大会上宣布的三件大事。

  岳凌风最是高兴,在焚香沐浴一番后,服下“洗髓丹”,然后拜别七位首座,怀着成为一代剑仙的梦想,踏着天都上人当年的征途,开始进入天都绝地修习石刻绝学。

  朱颦儿也很是高兴,在映月师太的指导下,服下“大还丹”,功力大增。更重要的是,能让她下山除魔卫道,可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以她的性子,在天都峰顶一待就是十六年,也确实难为她了。尽管觉得宝贝徒弟本领不错,但要放她下山除妖,映月师太可实在不放心,特意求道乙真人给她请了一位老成持重的二代弟子,方才放下心来。

  最忙碌的可是胜英了,被封为掌门执事,虽然地位提高不少,可没得到什么实际利益,反而一堆事找上门来。

  最开始当然是朱颦儿下山之事。自年前有人前来天都峰朝拜求助,反映苗疆一带有巫妖作怪后,此事就成了天都峰的一块心病,屡次想派人前去除妖,均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今朱颦儿在天都大会上大出风头,展示精妙道法后,众首座均觉得朱颦儿是一极好人选。

  尽管映月师太十分不情愿,但朱颦儿本人极想下山历练一番,映月师太也只好同意。为了消除映月师太的担心,道乙真人还亲自说服了一位正在清修的二代弟子,陪她一块下山,并要胜英再挑选几个修为不错的年轻弟子,组成了一个实力不俗的“降妖团”。这也忙坏了胜英,对于映月师太的心头肉,他可不敢怠慢,要给几人联系好前来报信的人、安排好几人的行程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然后当然是天都峰要招收新弟子一事。这事可是全权给胜英负责了。从发布消息、安排选拔以及选拔后新弟子的修行安排等,都是胜英要仔细考虑的事情。不过好在胜英就是胜英,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终于到了选拔那一天,云风特意赶了个大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朝天都峰顶进发了。果然是神仙眷顾之所,不是仙境,胜似仙境。只见这些山峰,险峻异常,到处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山上云雾缭绕,高不见顶,竟似与天相通。此时已是冬季,整个山峰被冰雪覆盖,一些峭壁上结满了长长的冰柱,整个山峰看上去就像冰雕玉砌一般。

  云风可没心思欣赏这景色,他放开脚步,顺着蜿蜒曲折的古道往上攀登,经过大半日的攀爬,终于在云雾之上,看到一个偌大的神殿矗立在眼前。神殿高达十数丈,雄伟的殿宇用数十根数丈大小的红色柱子支撑着,神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人站下下面,顿生渺小之感。神殿前面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其他山峰顶上都是积雪覆盖,而广场上竟然没有一处积雪,露出亮光闪闪的汉白玉地板,广场北面,矗立着一个数米高的高台,也是用汉白玉砌成;高台的前面,立着九个巨大的鼎,每个鼎约要数人才能合抱过来,鼎中不时有轻烟飘起,弥漫开来,整个广场上都是烟雾袅袅,人在其中,真好似入得仙境一般。

  “仙门之名,可真名不虚传啊!如此高山绝顶,如此浩大的神殿,可真是鬼斧神工!今日可真大开眼界了。”

  云风正在感叹,早有天都弟子迎了过来,询问是否是来参与选拔。云风曰然,然后便被带到广场旁边偏殿的一处拱门下。拱门上书一对联,上联是:降妖魔仙人共济,下联是:纳贤士四海同归。横批:仙门纳士。

  走近一看,拱门下早已人山人海,看来前来参与选拔的人还不少,天南地北的人都有,可真是“四海同归”了,要想通过恐怕还得费一番周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