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小神农 第一百九十一章 赚钱项目
作者:独脚戏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叶帆拍了一下薛枫的脑袋,正色道:

  “你瞎说什麽呢?她原本是我的同学,現在我是她的房东,仅此一层关系罢了!”

  “哦……仅仅是这样吗?”薛枫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叶帆。

  叶帆白了薛枫一眼:“不说这个了,走吧,去我后院看看。”

  “好。”薛枫笑了笑,也便不纠结这个问题。

  到了后院,薛枫讶道:“果然是主人栖身的地方,比前院与中院都要魄力多了,特别是这座二层的主房,雕梁画柱,做工也要更精细些。”

  “不亏是行家,薛枫,进去看看。”叶帆引着薛枫进了自己的主房,薛枫难免又是一阵感慨:

  “卧槽,真心了不得啊,这里面的家具,很多都是上了年代的老东西了,值钱的很,这些也都是那个老板送給你的?”

  叶帆点头道:“是啊,连同宅子一起,我一住进来就是这样了。”

  薛枫道:“那可是更加不易了,我想,那个老板原本应当是給自己准备的居处吧?家具必定也是他细心挑选,高价收回来的,可是最后居然尽皆拱手送給了你,可见这位老板真的很有诚意呢!”

  叶帆笑道:“看完了天然居内部,我们就去外部看看,你也看看有什麽能够利用的地方。”

  “好。”

  两人出了天然居,叫上罗斌一起,在天然居四周方圆三里的范围内勘察,叶帆有了在如意村称土定吉凶的经验,也会挖出个土球用手掂掂重量。

  可喜的是,这里的土壤明显要好过如意村的現状,薛枫也深有同感,和叶帆一起圈定了可以利用又距离天然居比较近的土地,大概有三亩左右。

  叶帆道:“目前来看,这三亩是最合适利用的,土质最好,距离天然居也很近,方便照看。只是不清楚,要搞农作物,需要多少人力?”

  薛枫略微想了想,沉吟道:“假如只是这三亩地,平时管理到不需要多少人力,有我与罗斌就够了,只是播种与收获时需要人力,到了那个时侯再雇佣些本地农夫当做零活給他们干,他们乐意的很。”

  “哦,明白。”叶帆点点头。

  “可是……日常的看护与打理也不轻松,还要防病防虫等一堆琐事,小帆,你可得給我们高工资才行呀。”薛枫笑道。

  “沒问题,到时侯有了收成,赚钱了給你们分成,呵呵。”叶帆笑道。

  罗斌摇了摇头道:“不用了,师叔,您給我等工资已经很高了,反正我平时也沒事,算是給我找个事做,不然我白白拿着高工资,也不是个事儿啊,总有种吃白饭的感觉。”

  叶帆摆摆手,笑道:“現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种些什麽东西?假如只是小麦或者玉米之类的普通农作物,赚不到什麽钱,还颇费力,倒不如不种。”

  “这个问题在来之前我已经想过了,而且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只不过还沒有机会实施,現在就把第一次給天然居吧。”

  薛枫道:“能够利用的土地,有三亩,分别在天然居的前方与左右,刚好分为三个区域,所以也可以主要栽培三大类的作物。”

  “第一类,就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这些蔬菜都是国外品种,在国内很难找到。”

  “即使有,也只是在极个别高档进口超市有,但因为是直接空运进口的,所以价格也是高的离谱,假如我们能够成功栽培,那麽价钱只有略微低一些,那麽还是很有市场的!”

  “国外的蔬菜麽?这个想法不错,就是不清楚种子怎麽来?”叶帆沉吟道。

  薛枫自信笑道:“这就是我的工作了,你认为我作为管家,只会种地麽?只要你拨給我一些预算,我会搞到想要的种子。”

  “那就沒问题了,第二类呢?”叶帆问道。

  薛枫道:“第二类嘛,则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

  “如雌性红萝卜、彩色大椒、无刺黄瓜、桔红心白菜等。说实话这类作物还未上市,不过我们可以先走一步,同时也可以向政府与相关科研机构争夺一笔试验费用,这类产品一旦上市,我们就会是第一批获利者。”

  “哦?这个想法不错,薛枫,沒想到你还挺关心科技前沿的?”叶帆笑道。

  薛枫得意道:“当然,現代农业我多少会关注一些的,第三类嘛,就是华夏各地名优品种也就是某些区域的名、特、优蔬菜品种。”

  “如雌性红萝卜、莼菜、紫菜薹、豆薯、榨菜、菜心、芥蓝、紫背天葵、节瓜、佛手瓜、心里美萝卜等,只要找出适合在这里栽培的品种即可,这类作物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应当比较容易赚钱。”

  “好啊,那就照你的想法实施吧,我支持你,需要多少经费你尽管说,我先拨十万块給你。”叶帆喜道:“薛枫,我拉你入伙,果然沒错。”

  薛枫“呵呵”笑道:“我的本领可不仅体現在种地上啊,还有宅子的维护,你以为这样的古建宅院,只要住就好了麽?假如不进行维护的话,老化的很快的。”

  “还要维护?”叶帆奇道。

  “当然要了。”薛枫道:“华夏古建筑,大多是木质的,所以很怕水与虫,这两点都是需要维护的缘故,还有院中的植物景观等,也是需要打理的,可是这些你就不用费心了,交給我便好。”

  叶帆点点头,如有所思道:“看来华夏古建筑保存至今的比较少,原因不止是人为,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自然造成麽?”

  “当然。”薛枫侃侃而谈:“比如国外的建筑,例如教堂或者神庙之类,之所以保存年限久远,有一部分缘由,就是因为是石质的,石质建筑比起木质建筑,保存的自然更加久远些。”

  “另外一点,就是国外的人更知道庇护与传承,沒有人为的损坏,反而国家会拨出一部分财务收入,专门用来庇护与维护这些古迹。”

  “原来如此。”叶帆道:“可是我们华夏现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开始着手庇护与恢复,只是之前很多被毁的古迹,都太可惜了。”

  接下里几天,薛枫已经开始投入工作,联系了相关专业与渠道的朋友,打听作物的情况,叶帆则是待在家中修炼,或是去园林设计工程公司开会,算是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