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女皇 第二十八章 焚书!
作者:信威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时至天已入秋,咸阳内外有了一丝凉爽,但夏日余威犹在。秋,是收获之季,亦是啸杀之季,万物衰败之始。

  咸阳王宫始皇帝内殿,此刻坐满了人,帝国的重臣皆在此列。

  始皇帝威坐上首,看着济济一堂的帝国大臣,心中不禁豪情万丈,正是有此些人杰大秦才能一并天下,结束了周室几百年来的王侯列国混战,废诸侯制行郡县制,天下大治。

  但时至今日居然还士子鼓吹周室古礼,妄图复辟分封诸侯,尤其是山东老世族六国的余孽更是与百家暗中勾联。难道是朕太仁慈了,给了老世族富足尊贵生活尤嫌不够,还再想称孤道寡不成!

  见帝国重臣俱已到来,扫视一周在座的大臣淡淡的开口:“为修明文治,朕特召孔子九代孙孔鲋入朝,封爵文通君,官拜少傅,领天下文学重任。然文通君在主持学宫期间却多与山东六国老世族勾联,并在多次与六国世族公子宴会论学,遍邀士子公开谈论诸侯分封制,非议郡县制,大发复辟言论,更有博士淳于公然于朝堂上叫嚣效仿商周三代王道,力荐分封制,为诸侯制张目,说说你等的看法吧。”

  诸人相互对望,听闻皇帝言语,都已明了于胸,皇帝这是要对山东六国世族动手了!但一时间宽大的书房却陷入沉寂。

  “陛下,淳于越之言,乃陈词滥调也!”廷尉姚贾率先朗声说到:“自我大秦废分封行郡县制,复辟言论屡禁不止,自春秋以至战国,再到大秦,数百年惶惶若丧家之犬,天下谁人不知?追究其根源多是分封制宗室子弟同室操戈,致使华夏战火弥漫,动荡不安,淳于越文通君之流实是祸我大秦,儒家博士妄想以夏商周三代王道攻讦大秦新制,实乃一言以蔽之,是掩耳盗铃之举,其心可诛。”

  御史大夫冯劫出言相附:“廷尉所言甚是,我大秦所创新制废除分封制,断绝周以来地方权利大于中央,除去天下动荡之根源,避免了同室操戈的悲剧,儒家纯属居心叵测,韩非子说过,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儒家实乃五毒之虫也!祸害天下,不堪重用!”

  始皇额首。

  在座的的大臣纷纷附议。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这时坐于首席的李斯站起身来对着始皇一拱手。

  “丞相有话尽说无妨”嬴政皇帝依旧口气平淡淡。

  “陛下,复辟言论多在百家,不在一家之学说,今天下士子修学皆从私门,然传授私学之士学,多以秉持异端之说为特立独行,鼓噪群下,张扬诽谤,宣扬自家学派以博取名声,不以事实为据妄议政事,但有朝廷政令颁行,则人各以其学非议,人则心非,出则巷议,古时天下散乱,无法一治天下,诸侯林立,皆是议论之士崇古害今,大张虚言以乱事实,六国贵族于失国之后依然能兴风作浪,赖此流风也,此等恶习如若不禁,私人朋党集结,则国家威权弥散,是故,老臣恳请请陛下:禁民私学,肚防私相议政,去庙堂下议之制,使国家事权一统。有鉴于此”臣相李斯略微停顿一下。

  书房内喘息闻,大臣屏住呼吸,始皇亦是好奇臣相李斯能说什么。

  “老臣请力行商君焚书令!”

  如同一声惊雷,大臣刷地站了起来,倒吸一口凉气,惊愕万分地盯着这位枯瘦冷峻的大秦的臣相。语不惊人死不休。

  李斯不以为意继续说到:“凡复辟者皆是好古非今者,尽以史书为据。为此,老臣奏请:凡史书,非秦记者皆烧之;除博士宫国家藏书之外,其余任何人不得私藏诗、书及百家论政典籍,悉交郡县官署一体烧之。敢有以诗、书攻讦新政者,皆斩首弃市;敢有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闻而不举,连坐同罪;令下三十日内有藏书不交者,黥刑苦役。凡书只要不涉政事,皆可保留。民人欲学法令,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这番话如秋风过林,书房大升寒气,帝国老臣们也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却没有声音,遍体升寒。

  谁都知道,自商君秦法以来便有焚烧诗书令,然商君之世及其之后,秦国事实上并没有延续这一法令。也就是说,始皇帝之前五代秦王,只有过那一次焚书令,而且远远没有今日李斯所请的这般铺天盖地。毕竟,秦国以敬贤敬士而崛起,老秦人对书,对读书士子,还是从心底里敬重的。

  此等焚书之举则多少使帝国老臣们觉得过火了。

  听完始皇嬴政拍案而起高声道“好胆!”

  李斯与帝国的大臣不明所以,始皇是在苛责臣相李斯?还是夸赞李斯?

  “好个焚书以尽私学,复辟者不是好古非今吗?那朕就灭古,看其还有何话可说,这家也好那家也罢,只要谈谈古非今,妄论复辟者,皆是对朕的挑衅,对大秦的挑衅!朕今特诏:丞相李斯所奏,照准实施。这,是朕对复辟者的一道战书!李斯!”

  李斯:“臣在”

  嬴政:“限你三日之内拿出章程,可否?”

  “诺!”大秦臣相李斯领诺。

  小朝会在帝国的大臣山呼万声中结束。

  对于始皇帝来说李斯的话是个意外惊喜。但对于帝国大臣来说却是惊世骇俗。

  下朝后,一时间臣相李斯府门前人满为患。

  小朝会次日,咸阳王宫议政殿门前跪满得知消息,前来请命的学宫博士与帝国大小官员,高呼始皇收回成命。

  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如此大事。做为天下文事之首文通君孔鲋,听闻此事不住高呼‘灭绝文明,灭绝天理’吐血晕厥。第二日清醒不顾身体虚弱领学宫大小博士帝国官员议政殿门前,就有了请命之事。

  从朝阳东升直至黄昏时金乌西坠亦不见始皇身影,经秋日烈阳照射,一日未进米水的文弱博士早已抗不住饥饿侵袭昏倒数十人,但依然坚持,倔犟的文通君孔鲋这位老人此时却显得常人没有的毅力!

  端坐在议政殿帝坐上的始皇帝嬴政亦是滴水为沾,此时心情万分恼怒,对于殿外跪请官员,居然有些束手无策,对于这些人打骂不得,但不可能就此服软。

  大殿之上以李斯为首的帝国大臣依次而坐,弥漫着压抑的气氛,空气粘稠的让喘不过气来。

  “走!出去看”始皇嬴政率先打破平静,起身走下王座,来到殿外,李斯等大臣紧随其后。

  殿外跪请官员见始皇帝出现齐声山呼:“请陛下三思!,收回焚书诏令!”声音响彻广场,直穿云霄,声声恳切!嬴政于殿门前台阶之上,居高临下望着乌压压跪请群臣,心中怒火滔天:“尔等为大秦朝臣不思为国分忧,却与此率众而来,荒废政事,岂是人臣所谓,当真是其心可诛。”

  “陛下,焚书一事此乃灭绝文明,灭绝天理,不可啊……!”此时文通君孔鲋早已是两眼昏花,面如枯槁,但依然是嘶力竭:“如若不肯,我等就此长跪不起,万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收回诏令”

  “你等是在胁迫与朕吗?”嬴政高声怒吼。

  “请陛下三思而行,收回诏令”又是一阵山呼,回答始皇。

  始皇:“好一个‘三思而后行’那你等就跪死在这,永远都不要回去!”吼完一甩长袖进了大殿。